给力心理
十年口碑经营
下载APP
匿名
2022-06-02 19:57:54
抱抱TA
接上篇——《禅与心理分析》书摘—— 不论对任何题目我们做任何陈述,只要它仍旧诉诸逻辑性的处理方式,它就无可避免地停留在意识层面。 智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为我们提供许许多多用途,甚至于到达毁灭个体或整个人类的地步。 无疑,它是一种最有用的东西,但它却无法解决我们每个人在生命过程中必定要遇到的最终问题。这个问题即是生与死的问题,而这关乎着生命的意义。 当我们面对这个问题,智力必然得承认它无能为力;因为它必然会碰到死巷或不能越过的墙,这是它本性所无可避免的。 为此,禅宗常在背后刺激我们,让我们继续合理化思考的习惯,以便让我们自己去看清楚,用这种荒瘠的方式可以行走多远。 禅清楚知道这种思考的界限何在。但是,一般而言,除非我们发现自己身处这个死巷,我们是不知这个事实的。 为了唤起我们整个生命,这种亲身经验是必要的,因为我们平常太易于满足于我们的智力成就,而这些成就,终归说来,只是关乎于我们表面生活的。 使佛陀最终觉悟的,既不是他的哲学训练,也不是他的禁欲或德性上的严格奉行,佛陀是在放弃了所有这些围绕在我们生活外围的表面实践时,他才达到了觉悟。 智性作用、德性作用,或概念化作用,只是为了让我们去知道它们的界限。公案的训练是意在使我们深切地痛感这个道理。
7
20
200
阳光姐姐
阳光姐姐送了一个拥抱
张志强
张志强送了一个拥抱
心俞悦❤
心俞悦❤送了一个拥抱
虹姐懂你
虹姐懂你送了一个拥抱
倾听心灵
倾听心灵送了一个拥抱
王薇
你好
王薇
您想问的问题是什么呢
灵巧
灵巧送了一个拥抱
大森心理
大森心理送了一个拥抱
安安老师
安安老师送了一个拥抱
可心聆听
可心聆听送了一个拥抱
天心【倾听】
天心【倾听】送了一个拥抱
天心【倾听】
[太阳]天心倾听:在这里为您解忧、一对一保密服务、倾听您的心事,给您传达爱的温暖、呵护您的心灵。可以和我聊聊,愿我成为您信赖的倾听者。[爱心]
雷老师
雷老师送了一个拥抱
春润❤心灵驿站
很好的文章
秋语
秋语送了一个拥抱
听闻尔语
听闻尔语送了一个拥抱
听闻尔语
晚上好!感谢科普[咖啡],大道至简[可爱]
海宁陪伴
海宁陪伴送了一个拥抱
董懂
董懂送了一个拥抱
坦途(倾听心声)
坦途(倾听心声)送了一个拥抱
王宇
你好
送了一个拥抱
陪我去看海
陪我去看海送了一个拥抱
匿名
.送了一个拥抱
明烛导师
明烛导师送了一个拥抱
情感修复/大米老师
嗨,你好! 我是平台的优选咨询师,有什么困惑我可以帮到你,陪伴你度过低谷期。情感修复,亲子关系…… 没有太多时间打字呢!方便就打语音过来具体聊!
更多内容 APP查看
在经历了艰难的复杂的深入的痛苦的自我探索后,我无比深切的明白了自我的局限和心理学的局限,我开始学会放弃解决和“自我”有关的问题。 没想到正在看的这本书又契合了我的想法。 我在用我自己的方式跳出自我框架,和禅类似,但不相同。在尝试中。 —————— 以下为《禅与心理分析》书摘 据记载,另一位伟大的禅师临济,在被人家问到问题时,常发出令人莫解的喝声;又另一位大师,德山,甚至在发问者还没有开口时,就挥起他的棒子。 事实上,德山的名言乃是“有东西说也三十棒,没东西说也三十棒”(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 只要我们仍旧留在相对的或智力的层面上,我们就永远不能从禅师们的行为中见出什么意义;我们永远看不出在所问的问题与禅师们似乎易怒的行为间有任何关联,更不必说这些行为在发问者身上所产生的影响。整个的转机的不相关,的确不可解,至少说来也是令人困惑的。 实情是,含藏着人类生存整体的东西,不是一件属于智性的事,而是就最初始的字义来说,属于意志的事。 智力可以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它这样做,是完全正确的——但要期望从智力获得任何最终的回答,这确实是对它要求过高了,因为这不是在智力本性之内的。答案是深深埋在我们生命的床岩之下的。 要把这床岩打开,需要意志受到最基本的震撼。当一个人感受到这种震撼,知觉的诸门扉就会打开,而此前所未曾梦见的一个新界域呈现出来。 智力提出问题,但处置问题的却不是提议者自身。智力——不论我们怎么说它——终究是表面的,是漂浮在意识层面上的一种东西。为达到无意义,这个表面必须打破。 但是,这个无意识若还留在心理学领域,就不可能产生禅宗意义的悟。心理学必须被超越,并且必须叩及我们可以称之为的“本体无意识”。 宋代的禅师们,在长久的体验与对弟子的教育中,必然是发现了这个事实。他们要用“无”来把智力的障碍打破——在这个“无”中,没有一丝智力作用,而只有那越过了智力的意志。 但是我要提醒我的读者,不要把我认作是彻头彻尾的反智性主义者。我所反对的是把智性认作最终的实体本身。 实体在何处,这确实是必须用智性来决定的,不论它何等模糊。但是要抓握到实体,却只有在智性弃权之后才可能。 禅宗知道这个道理,并因此把看似有几分智性成分的话提出来,作为公案,这种话在表面上看来似乎要求着逻辑性的处理,或者,更正确些说,看来似乎有着这类处理的可能性。
(匿名)
佛教讲的苦也许就是真相,因不可接受而生出妄心妄念妄为,远离实相,无中生有,犹如火烤求清凉,因不妄动而斩断,因觉察而觉,心定而生慧。人性本自足,红尘即道场,恰如本性,不偏不倚。连花而笑,本无需解脱之事。
(匿名)
男 我已经解决了很多哲学问题。当然这些问题是针对我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我把自己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第1个阶段对这个世界的各种事物确信无疑。第2个阶段,对这个世界各种文化思想充满了怀疑。第3个阶段,重新确信了这个世界。很多人处在第一阶段,对这个世界的一切文化思想确信无疑。他们是天真的。我对他们报以同情。而有少部分人开始怀疑各种文化思想。他们到达了第2个阶段。可是在怀疑的世界里,如何找到确信的东西。这是一个问题。我很幸运,我找到了确信无疑的东西。不是上帝,也不是信仰。而是深沉的痛苦。只有痛苦是可以确信无疑的。然而很多吃饱喝足的人却忘记了痛苦。有一天他们一定会想起原来还有痛苦这种东西。一个在和平年代吃穿不愁忘记痛苦的人必将导致堕落与无知迷茫。因为这些人他们不知道生活是为了什么。随着潮流的文化,以追求幸福为目的,以追求快乐为目的。结果发现一无所有。只有正确认识到人一生的追求,就是在减少痛苦。他才能真正的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越行越远。而那些把成功,幸福,快乐作为目的来追求的人,必将像一辆只装了一半油的车子,走到一半就没有了动力。失败必将成为常态,成功或许只是幸运。只有那些真正认识生活本质的人,真正认识痛苦的人。他们毕生都不会失去对生活的动力,因为他们知道这就是生活真正的意义。人类生活300多万年。一直在围绕着一个主题,解决痛苦。不断向前发展到今天。可笑的是几十年的和平,就把几百万年解决痛苦的主题忘得差不多了。只有那些体验过深刻痛苦的人才会真正的明白,我们不是为了追求幸福快乐和成功。那只不过是一群愚蠢的人说的愚蠢的话,用来迷惑那些愚蠢的人。
男 证道的目的并非一厢情愿,或自以为是地参透一切,而是更清醒的看清自己的愚昧,得知自己真正的份量与水平! 一切哲学的最终意义都是为了让人看清自己,而不是自我膨胀,自作聪明 无论如果,我要挺下去!为了父母,亲人,以及为社会做点小事情!
男 人生而有知,奈何苦于心。一百余天前,心中思考些哲学问题,如人为什么存在语言,对事件为什么你能思绪混乱,能描述,其三如何走出来的?私需要大而有效法
女 想问一个问题,我在大学时曾想学心理学,但没有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接触心理学后却发现,很多研究心理学的人或心理咨询师不仅不会被病人的各种问题困扰,反而比大多数人生活的睿智幸福,这是为什么?
(匿名)
男,29岁,一位青年夜访禅师,青年道:我有很多事情想不通,想跟你说说!禅师答:想已是多余,说更是啰嗦。青年问:那我该怎么办?禅师笑道:这个太简单了,睡觉去!——烦恼无来处,无去处,纠缠无益。只有此时此刻,回归一念清净,守住每一个当下,自会念念清净。
女,16岁,想问一下去医院要怎么找医生,是什么样的一个流程,从来都没去过大医院。
(匿名)
我想死,被爸爸的脾气压的喘不过气来,为什么爸爸要怎么对我,为什么他拥有了孙子孙女,对我的态度变化很大,什么都是我的错,成绩不好也是我的错,可我真的有在好好学啊,爸爸什么都不问清楚,就对我开骂,“什么生了个报应”我真的好累啊,这个世界上没有我是不是他会高兴起来,我存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就是个错误吗?
(匿名)
首页
心理咨询
倾诉热线
论坛
心理测试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问题索引
|
文章索引
|
微博索引
|
资讯文章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问题列表
/
2022
/
0602
问
接上篇——《禅与心理分析》书摘—— 不论对任何题目我们做任何陈述,只要它仍旧诉诸逻辑性的处理方式,它就无可避免地停留在意识层面。 智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为我们提供许许多多用途,甚至于到达毁灭个体或整个人类的地步。 无疑,它是一种最有用的东西,但它却无法解决我们每个人在生命过程中必定要遇到的最终问题。这个问题即是生与死的问题,而这关乎着生命的意义。 当我们面对这个问题,智力必然得承认它无能为力;因为它必然会碰到死巷或不能越过的墙,这是它本性所无可避免的。 为此,禅宗常在背后刺激我们,让我们继续合理化思考的习惯,以便让我们自己去看清楚,用这种荒瘠的方式可以行走多远。 禅清楚知道这种思考的界限何在。但是,一般而言,除非我们发现自己身处这个死巷,我们是不知这个事实的。 为了唤起我们整个生命,这种亲身经验是必要的,因为我们平常太易于满足于我们的智力成就,而这些成就,终归说来,只是关乎于我们表面生活的。 使佛陀最终觉悟的,既不是他的哲学训练,也不是他的禁欲或德性上的严格奉行,佛陀是在放弃了所有这些围绕在我们生活外围的表面实践时,他才达到了觉悟。 智性作用、德性作用,或概念化作用,只是为了让我们去知道它们的界限。公案的训练是意在使我们深切地痛感这个道理。
给力心理APP
免费公益心理咨询平台
长沙给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4006375号-3
×
举报
涉黄举报
涉政举报
涉恐举报
扫码下载APP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