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是存在遗传可能性的。
这里我们也要强调,并不是说家族中有相应病史,孩子就一定会被遗传,只是在公式中的「继承」这一项数字变大了——患病的概率变高了。
所以有家族心理疾病史的孩子,应该格外注意后天成长过程中塑造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心理、行为模式。
研究表明,这种“继承”不仅仅是遗传,也有非遗传的方式——孕期心理影响。
一是子女由于精子及卵母细胞的发育受到影响而出现心理问题,这与妈妈在孕产期的心理状态有关。
所以母亲在孕产期的情绪稳定也十分重要,这需要家人的共同努力。
二是父母如果曾经受过严重创伤,也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发展。
有研究证明大屠杀幸存者的成年子女及孙辈的心理应激易感性会增强。如果父母的心理状态一直很「紧张」,子女也从生理上「继承」这种焦虑感。
人格是由性格、气质、品德、品质、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严、魅力等共同组成的总和。
人格是高度遗传的,养育也会影响人格的发展,拥有某些人格特点会使心理疾病高发。
父母人格的遗传,养育过程中的负面人格塑造,都会促成心理问题。
但是,人格有没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主观的努力得到改变和提升?
我们的人格会自然而然的「成熟」起来:一个70岁的老人,大概率会比一个17岁的青少年更有包容心和同理心,情绪更为稳定和乐观。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正是在说明这个道理。
同时,进入一段美好的稳定的感情关系(包括恋爱、婚姻、成为父母)、拥有一份感兴趣的、有成就感的、可以尽责的事业(包括一份工作、一个岗位、一个项目),都可以成为我们主动完善或被动完善自己人格的契机。
当然,如果寻求心理咨询师、治疗师或医生的专业引导,人格的完善之路可能走得更为顺利。
应激,可以理解成心理压力,分为急性和慢性,在家庭、学校、社会中都有可能会发生。
对成年人而言,急性应激可能是:失恋、失业、亲人逝世等等,但对情绪处理能力不成熟的未成年人而言,很小的事情都可能是严重的急性应激。
有的人成年之后还是能记得曾经玩具被扔掉的悲伤,被妈妈打过的一巴掌的惊恐或者是某一次拿着低分试卷的慌张。
这些急性应激造成的创伤,可能会像一颗种子一样潜伏在潜意识的土壤里,等待合适的时机,成长为遮盖阳光的「心理问题大树」。
比如说长期的学习压力(高中期间尤其是高三的一年),持久的困难任务(高强度的工作和KPI),长期承受暴力威胁等。
如上文所说,我们认可原生家庭中父母的人格、养育方式甚至家庭经济环境、生活方式、情感亲密状态都会对个人造成影响,但绝对否定「原生家庭宿命论」。
-
即便是原生家庭「不健康」,也未必出现心理疾病。
-
原生家庭的问题,未必是导致心理疾病的直接因素。
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必须要正视,但不能因此产生「宿命感」,认为自己的一切问题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而且因为「已经发生了」,所以是无法改变的。
孩提时期,在父母、师长、伙伴的帮助下,我们通过学习一步步的认识和接受了这个世界,并且把社会认可的思维和形式模式,内化成为自己人格的组成部分,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每一个人格发展期,都有对应的的危机,积极的应对,就可以把它们变成人格完善的机会。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认为「原生家庭」理论对我们的影响如此之大?
但我们要看到,独立自主的人生是从我们成年期真正开始的。
一方面,离开「原生家庭」的成年中期和成年后期(从25岁开始以后的人生),给了我们充足的机会去完善我们的满足感与幸福感,修炼自己对世界的认知。
另一方面,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应对刺激的心理模式,它与人格和心理健康水平高度相关,将这些外在刺激不断内化成成熟的自己,是我们完全可以后天「修炼」的。
随着心身医学的发展,我们也逐渐发现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比如我们熟知有氧运动对于抑郁情绪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所以,从身体素质,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三个方面去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对与成年人而言,是完全可行的。
当我们通过运动、健康饮食来改变自己的身体,就会很快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善意变得更多,更喜欢去帮助别人,从而也得到了世界温柔的反馈。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最惹人讨厌的心态
社交中的不良心理状态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也就是心理医生所谈到的社交病态心理。 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应努力避免: 1 自卑心理: 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