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抑郁症,应该如何走出来?

作者|金土

来源|粥左罗(ID:fangdushe520)

大家好,我是金土,一个9年的患者,想跟你聊聊抑郁症这个话题。

不要以为抑郁症跟你无关:

全球超过3亿人正在被抑郁症折磨,每年超过100万人因为抑郁症自杀,在中国,抑郁症患者人数已达5400万。
73.6%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16.1%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心理健康的人数比例,仅为10.3%。

最近我在几个大号里看到几篇抑郁症相关的科普文章,这是个好事,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这个问题。

但作为一个抑郁症患者,我看到很多文章中不痛不痒的文字时是困惑的,它们既不能让大家知道「患有抑郁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也不能给抑郁症患者任何帮助。

所以我就动了一个念头,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一方面可以让大家知道真实的抑郁症是什么样的,一方面说不定可以给正在遭受抑郁症折磨的朋友一些帮助。

抑郁症在今天到底有多普遍呢?

分享个真实的案例:

生活艰难,总要在艰难的生活里找一些乐子。于是我做了一个微信群,叫「好笑群」,专门让大家在群里互相分享自己看到的好笑的东西,其他人看到了如果觉得好笑可以回一句「哈哈哈哈哈」。

这个群非常受欢迎,很多人拉了自己「想让她一起哈哈哈」的朋友进群,所以队伍越来越壮大,后来15个群都满了,大家每天在群里发「好笑的东西」和「哈哈哈」。

有不少人跟我讲,好笑群成为了他每天生活里唯一的快乐源泉,群里甚至有个身价20亿的投资大佬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要刷一下好笑群才能睡着。

15个好笑群,加起来接近7500人,有一天我禁不住好奇,在里面做了个关于抑郁症的匿名调查。

结果让我震惊,在这些每天充斥着哈哈哈哈的群里,藏着大约15%的「抑郁症患者本人」,还有45%的人有抑郁可能。

一、患有抑郁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本人,一个9年的抑郁症患者。

我试着跟你描述一下那种感觉:

它来之前毫无预兆,来的时候悄无声息,来了之后人瞬间就会被难过的情绪淹没,对任何事的冲动和兴趣都突然消失殆尽。

你随时随地都可能会情绪崩溃,完全不需要任何理由。你会开始对自己的人生产生质疑,反反复复地问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忍受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

你可能会瘫在床上,一整夜一整夜的不睡觉,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等天亮,感觉自己是一滩泥,闭上眼睛就可以在床上彻底腐烂。

强烈的负面情绪让人失眠,缺少睡眠会带给人更多的负面情绪,如此就走进了一个死循环。

这个循环还会附送许多生理问题:有的人嗜烟酗酒,有的人消极厌世,有的人茶饭不思,有的人暴饮暴食…它开始从一个心理问题变成无数个生理问题,从方方面面影响你的生活。

如此以往,直到万劫不复。

当人开始质疑自己活下去的意义时,可能就迎来了一位更恐怖的恶魔:「自杀倾向」。

很多时候它是抑郁症的并发症,并且一旦出现了一次自杀的念头,在今后的人生里、任何一个沮丧的日子里它都可能陪在你身边。

我曾经计划用6个月的时间喝酒喝死我自己,参考了尼古拉斯凯奇演的一部电影叫《两颗绝望的心》。

那段时间,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拼命酗酒,喝多了就开始嚎啕大哭,哭累了就睡,睡醒了接着喝。好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甚至不知道房间外面到底是白天还是黑夜。

或许是因为有了一个Deadline,我内心隐藏的求生欲出现了。

上班的时候不能喝酒,我闲着没事儿只能逛知乎,顺手写点故事玩儿。没过多久,我写的一些答案火了,有好多人主动加我好友说想认识我。

那个时候知乎上的氛围很好,大家学习工作生活都比较积极。有几个小伙伴觉得我精神状态不太对劲,试图开导我、陪伴我。

在他们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去医院做了检查,并且遵医嘱吃了药。下班之后不去喝酒了,改成了健身。

吃药让我情绪稳定,健身让我精疲力竭,意外地让我解决了情绪问题。至少生活不再是死循环,一定程度上恢复正常人的生活了。

后来有人问我这么能写要不要到北京来做新媒体,我通过电话面试拿到两个offer就来了。到北京以后写了一些勉强称得上有趣的文章,也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我现在有一万个微信好友,几十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社群;职业生涯里我写过几篇百万加的文章,得到了行业的认可。

我开始觉得自己是有存在的意义的、是有价值的。

我的状态开始变好,于是我有更多情绪和精力去积极改善我的生活。我开始积极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线上的微信群线下的狼人杀局等。

我通过给其他人创造连接创造了价值,开始了正向循环,于是,我逐渐走出来了。

二、当我们抵抗抑郁时,我们在抵抗什么

这个部分我并不专业,但是这些年下来我也跟许多病友有过足够深入的交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故事的开头总能追溯到孩童时期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幸福童年的故事大多比较相似,不幸的童年千差万别。

如果你有个脾气暴躁的父亲,你很有可能会成长为一个内向懦弱少言寡语的人;如果你有个非常强势的母亲,你大概率会成长为一个依赖型人格,无法独处,时常觉得自己孤独…

你可能不记得你爸如何用言语羞辱贬低你,可能也不记得你妈是如何逼迫你做你不想做的事儿,但这些行为都在你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最明显的一个差别,童年生活相对幸福的人,心里永远觉得家是最后的港湾。

在生活中遇到再大的困难和挫折,至少有一个地方是温暖的,是包容的,以至于他们可以拥有抵御负面情绪的「铠甲」。

而童年生活不幸福的人,是缺少这个「港湾」的。

在独立人格形成之前,心理健康并没有受到良好的保护,因此成为了没有「铠甲」的人。

他们可能无法良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无法处理好一段亲密关系,甚至可能无法在朋友、同事这样的社会关系中与他人正常相处。

糟糕的应对能力、混乱的情绪、不健康的人际关系组成了糟糕的人生,从自卑到自我怀疑,再到自我否定,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抑郁似乎成为了必然的结果。

这里还做一个小科普,除了童年的影响之外,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女性大脑合成抗抑郁血清素的速度,天然只有男性的一半,再加上生理期、怀孕等时期激素分泌水平的变化,直接能够导致情绪上产生巨大幅度的变动。

以及,或多或少可能会经历一些「父权」下传统价值观的压迫,患上抑郁症的几率也就大的多了。

三、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拯救你

很多人的抑郁症是从自卑开始的。

童年时期得不到父母认可,甚至得到许多侮辱和贬低,是自卑形成的主要原因。自卑逐渐转化成自我怀疑,自我怀疑久了就腐化成自我否定,自我否定久了会开始悲观厌世,最终沉浸在自己创造的牢笼里无法自拔。

很多抑郁症患者会不停地问自己这些问题:

——「我是不是个废物?」

——「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忍受这一切到底为了什么?」

——「这个世界会好吗?」


想要打破「抑郁」这个牢笼,从这个牢笼里逃出去,给这些问题找到答案是第一步。

而在开始抵抗之前你必须明白一个道理:除了你自己,谁也无法拯救你。

作为一个已经从抑郁状态里走出来的人,回过头去看的时候我发现,那种「沉浸」的状态更多时候是一种逃避,是自己让自己沉浸在那样的状态里不愿意出来。

之前有一句丧文化里恶搞的句子:「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躺下睡一觉」。

是的,跌倒之后躺下才是最舒服的。因此,你跌得越痛,爬起来越需要更多勇气,沉浸在抑郁状态里越久,走出来越需要更多努力。

当你处在这样的牢笼里的时候,医生可以给你治疗方案给你提供药品,朋友亲人可以给你陪伴爱护和关心,但是都无法替你吃药、替你振作起来。

你必须有一个坚定的求生欲,你必须牢记没有其他人可以拯救你,想要「打起精神来」,想要从牢笼里走出去,你只能依靠自己。

四、活下去的理由

你一定要给自己找到一条「活下去的理由」。

不用太多,一条就够了。

之前有一期奇葩说,柏邦妮说:「心里那么苦的人,要多少甜才能填满啊」。

马东回了一句:「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需要一丝甜就能填满」。


我有个从微博上「捡来」的病友,我俩认识的时候,都是重度抑郁重度焦虑的情况。除了感同身受之外,我俩每天讨论的最多的,是怎么死会比较有意思,怎么死会不那么痛苦。

有一天她突然说,她不能再自私下去了,她要为了她身体里的细胞们振作起来。

我当时就是黑人问号脸:这又抽哪门子的风?

然后她很认真地跟我讲:

人的身体里有好多个部件,还有数以万计的细胞,不同的部件和细胞做不同的工作——嘴负责吃,胃负责消化,肺负责呼吸,红细胞运送氧气,肌肉细胞支撑走路呼吸,等等等等。

也许大脑是个胆小鬼,躲在抑郁的情绪里不出来。但它也一直在努力工作,它也会告诉你多喝两瓶肥宅快乐水,多吃点糖能让自己开心一点。

身上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细胞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已经是个奇迹了不是吗?

就凭这个就不应该再放任自己在抑郁的情绪里,自杀的念头更是可笑!

你想想,那么多的细胞,都在支持着你,为了你能活的更好而努力着,你要是自己不开心就去死了,它们的努力就都白费了,那它们得有多失望啊。

哪怕是为了自己身体里的这些细胞,我们也要好好活下去。

文章来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