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2/23/2021

有心理疾病的人该如何拯救自己?

心理疾病,求医是最好的自救。

从事精神科医疗服务已经三十多年,我遇到过非常多的心理疾病患者,有一些感悟想分享给大家。

这些患者虽然患有不同的疾病,但有几个共同点:

1.疾病都发展到了影响日常生活的程度 2.疾病都已经表现出了躯体症状 3.疾病都已经呈现出复杂性,部分呈现难治状态

这都提示我们:心理疾病患者,一般都发病很久之后才会就医。这是为什么?我来谈几点我的看法。

一.心理疾病患者为什么都晚就医?

我们很难说出:心理疾病认知度不够。

因为通过一些行业数据,包括目前互联网上呈现出的信息,大部分人对于常见的心理疾病,例如“抑郁症”,“焦虑症”还是比较了解的。

大家的困惑往往在于:我得了这样的病,应该去哪里就医?找谁来治?我什么时候应该去就医,什么时候应该自己缓解?

这说明我们对精神科疾病的科普和患者教育,还仅仅处于一个初步阶段。

我们的身体会生病,精神也会。

当你感冒发烧的时候,你一定会主动求医,因为你感觉到“不舒服,难受,影响生活”,我们会吃药或者打针,来缓解症状,对抗病毒,这都是大家习以为常的认知。

但当“精神”生病的时候,你可能会迟疑:人有喜怒哀乐,每天都会有,我现在还正常吗?能自我调节一下吗?

人的精神和身体,并非是完全没有联系的。

心理疾病,不完全由“心理”导致,它和遗传因素、个体易感性、社会关系都有联系。

许多心理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产生大脑器质性病变,影响身体。例如抑郁症时,神经递质无法正常分泌,海马体和杏仁核也会出现萎缩,这个时候,想通过个人“意志力”来促进它们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通过药物来进行改善。

心理疾病本身会发展,它不会自己变好,不代表不会变糟。在出现问题的初期,如果不及时就医,获得及时的治疗,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躯体症状,影响生活和工作,付出的代价非常大。

二.心理疾病,怎么找医生?

实际上我们国家没有“心理医生”这个职业,通常大家所说的心理医生,有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

首次就医,该如何选择呢?

鉴于大部分就诊患者都已经出现了躯体症状,建议如果有求治意愿,第一步先找精神科医师进行诊断。

在谈论某种疾病的时候,老百姓都会很在意“你怎么给我治疗?”往往会忽略:诊断才是首要的。

在精神科,鉴别诊断是最重要的事,直接决定后续的精准用药、心理治疗方案以及不同的物理治疗仪器使用。

首先,很多心理疾病会表现出相同的症状。例如几乎所有的心理疾病患者都会出现睡眠问题,早醒、频繁醒、噩梦、失眠等等;很多心理疾病患者也都会出现不愿意社交,不愿意与人沟通的情况。在这些相似的症状中鉴别找出可以确诊某种疾病的点,需要精神科医师多年经验。

同时,即便是相同的症状,出现时间不同、持续时间不同、症状程度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诊断。例如我们熟悉的抑郁症,即便是主要出现抑郁情绪,根据不同程度、持续时间以及其它出现的症状,可能被诊断为:心境低落、恶劣心境、抑郁状态、轻度抑郁症、中度抑郁症、不伴有精神症状的重度抑郁症以及伴有精神症状的重度抑郁症。

三.信任你的医生

心理疾病的治愈,从来都不是患者或医生一个人的事,我们就像一个团队,专业术语称为“治疗联盟”。医疗团队是领头人,患者是主要执行者,而家庭和社会则是支持者,三者缺一不可。

关于药物治疗:

遵医嘱足量足疗程服药,切不可自己进行换药、减药、加药。精神科的药物治疗,需要个体化精准用药,这是医生10余年学习加多年临床经验才能做出的准确判断;

接受心理治疗与合理的物理治疗:

很多患者不接受心理治疗,认为心理治疗没有用,但实际上在大部分患者的中后期病程中,心理治疗也是改变患者负性认知的有效方法,合理的物理治疗同样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康复;

家人与社会支持:

这一点需要展开的太多,我们先用一句话总结:不异样看待,做长期准备;

最后我想说,心理疾病的患者,及时就医,及时诊断,及时治疗,然后坚持下去别放弃,就是最好的自我拯救。

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息差,是影响医患关系,影响就医体验的核心问题。请始终信任自己的医生,每位医生都希望自己的患者痊愈,这不仅是我们不断进行专业知识探索的目的,更是医生的职责所在。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中年男人自白:偷腥是为抓住青春尾巴

  刚过35岁的赵松柏身体依然结实,每星期至少有一次长跑,他的太太也是如此。运动场上,他们总是形影相随。然而,令他困惑的是,近半年来,他们夫妻的性生活愈来愈感到寡味,甚至发生过不能“克尽全功”的事,本来赵先生很自信,因为有好身体做本钱,可现在却有点儿心有余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