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卫生部紧急叫停对网络成瘾青少年进行电击治疗,再次将网络成瘾问题拉到聚光灯下,社会各界对网络成瘾达到空前关注,对网络成瘾医务工作者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给政府行政部门尤其是医疗主管部门带来了新问题。
究竟是什么?如何对待?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第一,网络成瘾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归属于行为成瘾。
精神障碍(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包括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识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需要用医学方法治疗的一类疾病。考虑到社会歧视,一般在称呼上多采用精神障碍,泛指各种轻重不等的精神疾病。
网络成瘾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疾病的诊断标准,同时网络成瘾具备精神心理障碍的诊断条件,脑功能影像学检查有脑功能活动紊乱的表现,伴有认知、情感、意识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因此国内外许多精神医学专家都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之所以将其归属于行为成瘾,主要是它的临床特征、心理学发生机制等都与毒品、烟酒等物质成瘾相似;而且,目前采用治疗物质成瘾的方法治疗网瘾,疗效肯定。
第二,上网成瘾防治需要采用以医学干预为主要治疗方法的综合防治措施。
上网成瘾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既有社会环境的因素,也有学校、家庭方面的原因,更有青少年本人的因素在内;既有素质方面的弱点,是人性弱点的过度张扬,也存在人类大脑的生物学基础,是大脑某些结构的功能过度兴奋。有鉴于此,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刘炳伦医生早在2004年就提出要采取下述综合措施治疗网瘾:①祛除诱发因素,改善应对方式;②纠正人格缺陷,增加社会支持;③治疗原发疾病,提高自身素质;④纠正认识偏差,改换思维方式;⑤药物心理并重,疏导限制并举;⑥社会齐抓共管,个人自觉抵制。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和北京军区总医院成功戒除网瘾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了网瘾需要采用以医学干预为主要措施的综合防治策略的正确性。
第三,成立专门的网络成瘾医学干预指导组织,规范临床诊治和科学研究。
由于目前对网络成瘾的认识尚未达成全国性共识,医学界、教育界以及社会上其他组织都对网瘾有着不同认识,故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戒除网瘾方式、方法,有从医学角度入手的,也有从教育学角度入手的;特别是还有错误地进行电击治疗,甚至包括采用体罚致人死亡的野蛮措施,因而造成了许多负面的社会影响。因此,成立专门的网络成瘾医学干预领导组织势在必行,以便统一指导,规范临床治疗和预防,防止政府、家长、网瘾戒除机构都不愿出现的各种意外发生(如广西南宁市某戒网中心体罚致人死亡案);同时,有助于集中人力、物力,加强对网瘾的科学研究。
第四,卫生行政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在准入制度方面,以便规范网络成瘾治疗机构。
由于青少年上网成瘾危害程度的严重性,如何戒除网瘾成为社会上的一种急迫需求。网瘾青少年多,治疗机构少,供不应求的局面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戒除网瘾成了许多人垂涎三尺的特大蛋糕。于是各家网瘾戒除机构纷纷成立,但并不具备相应诊疗水平,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极大伤害,也给政府带来不利影响。全国300多家戒网机构中,良莠不齐,个别甚至唯利是图,真正属医疗行政部门批准的没有几家,管理上出现了空白,存在严重的缺位和越位现象。因此,当前急需由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加强对网瘾戒除机构的规范与清理,建议清查、整顿现有网瘾戒除机构,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相关网瘾戒除机构的资质准入条件,以便加强管理,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真正保证人民的健康权益不受损害。
第五,加强行为成瘾知识,如网络成瘾等知识的宣传,使人们对行为成瘾有正确的认识,亡羊补牢、防患未然。
由于人们对精神心理疾病的知识贫乏,甚至我们的某些热心网瘾治疗的社会知名人士都不知道烟瘾和酒瘾是精神障碍,所以加强宣传,普及精神医学知识显得尤为重要。鉴于目前青少年网络成瘾等带来的社会问题日趋严峻,这方面应成为宣传的重点所在,使人们对行为成瘾问题有个认识,以便于及早的预防和治疗,减少社会危害性。
第六,尽快制订出台我国的网络成瘾国家诊断标准,便于统一诊疗和评价。诊断精神疾病常常需要症状(或病因)标准、严重程度标准、病程标准、排除标准。在我国的网络成瘾国家诊断标准未出台前,某些优秀学术论文成果可以借用。以下是网络成瘾临床诊断的初步指导意见。
一、北京军区总医院标准:
1.网瘾
症状标准 长期、反复使用网络,使用网络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和工作或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符合如下症状:
(1)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2)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反应可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
(3)下述5条内至少符合1条:① 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② 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③ 固执的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④ 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的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⑤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严重程度标准 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如社交、学习或工作能力方面)。
病程标准 平均每日非工作及学习目的连续使用网络时间达到或超过6 h,且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
排除标准 排除网络过度使用、神经症、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品行障碍、人格障碍及注意力缺陷或多动障碍等。
2.网络过度使用
症状标准 长期、反复使用网络,对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使用网络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和工作或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符合下列2项:
(1)过度使用的行为经常受到他人的批评,并导致突出的负性后果;
(2)尽管个体对网络过度使用的危害有所认识,但仍继续使用。
排除标准 过度使用不应伴有戒断症状,否则应考虑为网络成瘾。
二、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标准
我们根据适用于大中学生的青少年上网成瘾诊断量表(网络依赖诊断量表初步编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3;227-229,232)和中学生上网成瘾诊断量表(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的初步编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2;123-125)做出临床诊断。前者评分达45分即符合诊断,后者评分达5分即符合诊断。临床实践表明,诊断量表简明实用,可操作性强,而且均具备较好的诊断信度与效度(见附一、附二)。
网络成瘾已成为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特别是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何解决好他们的问题是社会各界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作为网络成瘾医学干预工作者,我们有一种伟大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就是要用自己的专长帮帮孩子们,让他们早日摆脱网瘾恶魔;同时,为网瘾青少年的家庭解困,也为政府和社会分担些许负担;力争在自己平凡的医疗岗位上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多一些关爱,少一些争吵;那么,网瘾并不可怕,是可防可治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衷心祝愿网瘾青少年早日走出虚拟世界,回到真实的学校和社会中,也希望我们的建议能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点参考。
附件
附一:
上 网 成 瘾 自 评 量 表
此表是为了您的健康状况而设计,请您认真回答。
性别:男 女。年龄: 岁。职业:大学、高中、初中或其他职业。
第一次上网时间: 年 月。
下列每一道题有5个备选答案,请用 “O”或“√”标出您的一项选择。
没有 不一定 有一点 大部分 总是
1我上网时间太长或上网次数太多 1 2 3 4 5
2我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或梦见网上的内容 1 2 3 4 5
3我感到平时处处不如别人才上网的 1 2 3 4 5
4我上网经常超过预定时间(4小时) 1 2 3 4 5
5我曾试过少花点时间上网却做不到 1 2 3 4 5
6我比以前要增加上网时间才能得到满足 1 2 3 4 5
7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比前段时间增加了 1 2 3 4 5
8我减少上网时间就心烦意乱 1 2 3 4 5
9我减少上网时间就手指只发抖 1 2 3 4 5
10我减少上网时间就不高兴 1 2 3 4 5
11我减少上网作其他事情就不安心 1 2 3 4 5
12我控制不住自己上网的冲动 1 2 3 4 5
13我在网上经常忘了时间过了多久 1 2 3 4 5
14我是平时朋友比较少才上网的 1 2 3 4 5
15我常对别人隐瞒自己上网时间太长 1 2 3 4 5
16我是长期心情低落才上网的 1 2 3 4 5
17平时与人说话紧张是我上网的原因之一 1 2 3 4 5
附二:
中学生电脑应用调查
性别: 男 女; 年级: 第一次玩电脑是: 岁;
年龄: 岁; 每周上网约: 次; 每次约: 小时
上网的内容主要以什么为主:
下列每一道题都有“是”和“不是”两种选择,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用“√”选出符合您的一种。
1 我要花更多的时间上网才会觉得过瘾 是 不是
2 我每次醒来,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 是 不是
3 为了上网我经常不按时吃饭 是 不是
4 我经常请假或逃课去上网 是 不是
5 我经常熬夜上网 是 不是
6 我的零用钱差不多都用来上网了 是 不是
7 我下了网就会感到无聊 是 不是
8 不能上网时我就会坐立不安 是 不是
9 为了上网我常跟家里人吵架 是 不是
10 因为上网我跟大家的来往少了 是 不是
11 上网使我学习成绩下滑 是 不是
12 上网使我平时好走神 是 不是
13 上网使我记性变差了 是 不是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自责 与老伴洒泪告别之后,总觉得对不起逝者,甚至认为对方死自己负有主要责任,于是精神恍惚,心理负担沉重,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在言行上还会出现一系列反常现象。 怀念 老伴逝世后,生者在剧烈的情感波涛稍稍平息之后,会进入一个深沉的回忆和思念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