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里,坐着一位焦急的母亲和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据母亲介绍,男孩叫浩浩,自幼多动,注意力不能集中,上学后成绩中等,老师经常反映他上课不专心,常离开座位。他从不与同学交往,也不参加体育运动,行为笨拙,常故不上课,没有朋友,不能和班级同学友好相处,也不知道该怎样与人相处,经常与别人发生冲突,到哪里都不受欢迎。
接下来,医生与浩浩单独面谈。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内,浩浩话语寥寥,跟医生基本没什么眼神交流,总是低头或看着别处,表情十分平淡。在断断续续的交流中,医生获知浩浩近一个月来,每天像是在“熬”日子,睡眠也不好。浩浩平时最喜欢画飞机模型,可以坐在桌前画一整天。现在已休学在家。
浩浩最后的诊断为阿斯伯格(Asperger’s)综合征。
阿斯伯格综合征又称孤独性综合征,最早由维也纳儿童精神病学家Asperger在1944年提出。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一种人格倾向,而非精神病。
此病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约8∶1,多数病儿智力正常。主要临床表现为持久的社交能力和情感活动的异常,极少与人对视,表情和姿势呆板,冷漠,缺乏情感共鸣;兴趣与活动内容局限、刻板、重复,有怪僻;语言交流呈现奇特性,常不断重复同一问题;社会交往中明显地以自我为中心,有严重的自恋症状;行动笨拙;不听从教导,常有侵犯性动作;发病虽早,但早期诊断困难;可有家族史。
一般认为,阿斯伯格综合征是孤独症的一个亚型,二者均起病于,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和严重程度都较孤独症儿童轻,可不回避社交,少有退缩行为。孤独症则表现为极端孤僻,缺乏情感,缺乏与人交往的需要和能力,不能与他人发展人际关系,失去语言交流能力,行为怪异、刻板、单调。也有人认为阿斯伯格综合征是孤独症的延续表现,二者的相同点多于相异点。
对待这类孩童,在治疗上应以行为干预为主,药物干预为辅。
行为干预: 家长的参与非常重要,重点是对社交技能的训练,对语言能力的培养,以及对行为问题的控制等方面。训练矫正一般采用四个步骤来完成:①区别不同的社会交往信号,孩子通过训练学会辨别他人的面部表情及形体语言;②理解这些交往信号的含义,家长教导孩子懂得不同社会信号背后的不同意思;③教孩子学会自己发出社会信号,引导孩子根据这些信号做出相应的面部表情及形体语言;④在实际社交场合应用这些社会信号。
在行为矫正过程中,孩子往往会有侵犯和破坏性行为,但他们之所以有这些行为,并非因为期望他人倒霉和财产遭难,而是由于他们在社会意识方面存在障碍,很难理解他人的喜怒哀乐。因此,行为干预以功能分析方法为前提,也就是说,要对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的深层意义有所理解,然后用治本的原理去控制那些影响行为的因素。
药物干预:对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治疗研究在世界各国都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目前一般认为,药物治疗只能改善症状,诸如注意缺陷、、或,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阿斯伯格综合征病儿,往往在智力上与正常儿童区别不大,不影响学习能力。事实上,不少病儿拥有超人的天赋和能力,有时表现出某些方面的特殊才能。有研究报道,随着孩子的逐渐成熟,预后可能比较好,但也有相反的意见认为,这种异常可能持续到青少年和成年。如果家长能做到及早发现,注意训练,鼓励和指导其儿童时期的交往技能,对孩子更好地适应生活有积极意义。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普及率提高,学校更多地使用网络开展,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结交朋友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是互联网发展并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效应。不少网络游戏商与学校和家长争夺孩子的宝贵时间;一些孩子沉迷网络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