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抑郁了怎么办

  一、青春期抑郁症发病现状

  最近,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透露,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在我国的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占了50%~70%。北京市卫生局也通报了北京地区抑郁流行病学的调查情况。调查显示,15岁及15岁以上的北京人有60万人曾经或正在患有抑郁障碍。据新疆精神卫生中心发布的消息说,截至2005年10月,抑郁症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一是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男女比率是1:2,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国外的调查资料也表明,青春期前的儿童中,抑郁症的总患病率为1.8%,学前儿童只有0.3%,而14~16岁少年则为4.7%。

  青春期一般是指从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到20岁之间的一段时期,也叫“心理断乳期”,是人生进入成熟期的开始。这个时期生理发育较快,但心理发育稍滞后于生理发育,所以,在青春期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抑郁症就是青春期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抑郁是一种较持久的、忧伤的情绪体验,并伴有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抑郁只是偶尔的、暂时的,但也有少数人会长期处于抑郁状态。青春期抑郁症属儿童抑郁症的后阶段,儿童抑郁症(childhooddepression)属于儿童青少年情感性障碍范畴,是以持久的、显著的情绪异常(高涨或低落)为基本症状的一种精神疾病。表现为长期抑郁,并伴有言语思维和行为改变。在缓解期间精神活动正常,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经常可以见到青少年因“厌学”和“生活没意思”等问题来求助,通常情况下很容易被辅导者视为“情绪不佳”或“厌学”等一般心理问题。许多轻生的青少年大部分都患有抑郁症,而这一事实在辅导中常被忽略。最先被留意到的,可能是当事者一些行为的转变,例如成绩明显退步,在课堂发白日梦,其古怪行为经常被同伴嘲笑等。此外,抑郁常使他们变得非常沉默和远离他人,甚至与老师和学校对着干;有的青少年可能试图改变自己的情绪而尝试滥用药物。值得关注的是,严重抑郁症会导致自杀的发生。

  二、青春期抑郁症的鉴定标准和临床表现

  青少年抑郁症的种种表现,在非专业人士的眼里,常与思想品德、个性问题相混淆,常被误诊为脑供血不足、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等疾病。其实这些症状恰恰是青少年抑郁症的特异性表现,为诊断与鉴别提供了重要依据。心理学和医学临床诊断抑郁症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的检查)、精神检查以及临床观察。精神检查量表的应用有助于诊断评定。例如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儿童抑郁症量表(CDI)、艾森克儿童人格问卷(EPQ)、Poznanski儿童抑郁量表。一般来说,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且持续至少2周,在此期间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四项,即可诊断为抑郁症。

  1.对各种活动丧失兴趣,情绪低落。

  2.明显的精力减退,持续感觉疲乏而找不到原因。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亢进。

  4.强烈的自责、内疚感,自我评价过低,有妄想倾向。

  5.联想困难,或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7.出现睡眠障碍(睡眠过多或过少,质量下降)。

  8.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

  9.对人际交往的兴趣明显减退。

  这些症状的出现常常会使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给其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青春期抑郁症有以下几种临床表现:

  1.情绪低沉。表现为不愉快,悲伤,哭泣,自我评估过低,不愿上学,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想死或企图自杀。也有的表现为易激惹,好发脾气,违拗,无故离家出走等。

  2.行为迟缓。表现为动作迟缓,活动减少,退缩萎靡。思维迟钝,低声细语,言语减少,语流缓慢,自责自卑。年龄大的儿童可有罪恶妄想。有些儿童可能表现出反向症状,如不听从管教、对抗、冲动、攻击行为或其他违纪等不良行为表现。

  3.躯体症状。各种躯体不适,如头痛、头昏、疲乏无力、胸闷气促、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

文章来源于相关推荐:儿童的性格是可以雕塑的

近年来,日本学者认为,通过行为可改变性格。这就给我们的心理治疗和儿童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我们要培养人们尤其是儿童良好的行为,以此帮助他们改变性格上的弱点;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性格,孩子幼小时是培养良好性格的黄金时期。情感剥夺实验说明在婴幼儿时期对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