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风涛心理专家简介,心理咨询服务费用多少,效果怎么样-给力心理

李风涛心理专家,李风涛心理咨询费用,李风涛心理咨询效果怎么样
公益榜第二十 个案数第十九 服务人数第十

李风涛

2小时前在线
ID:11067 52岁 陕西.西安
253
咨询时价
签名 专业、专职、负责、保密、保效果,尽心尽力疗愈创伤、修复婚姻、去除心魔。
25
长程个案
34%
续单率
1.94
性价比
1071
服务人数
253
咨询时价
5
费率/分钟
1633
咨询时
2097
公益心
2.33
个案率
1062121
积分
5
原创文章
3329
粉丝

服务范围

情感痛苦 创伤疗愈 青少年厌学 焦虑抑郁症

服务评价

9.96分
好评(763) 中评(0) 差评(0)
10分 第11续单
32天前
¥300
未填写评价内容
10分 第10续单
39天前
¥300
未填写评价内容
10分 第9续单
46天前
¥300
未填写评价内容
10分 第8续单
2024-10-22 21:25
¥300
感谢李老师点醒我。
10分 第4续单
2024-02-26 19:09
¥100
谢谢您的帮助和开导!
查看更多

专家详情

李风涛,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儿童问题治疗师。擅长焦虑、抑郁、强迫神经症性问题;婚姻情感;青少年厌学抑郁;自卑自卑、创伤.婚姻情感指导:婚姻中的冲突、离婚、第三者、失恋,单恋,三角恋,同性恋。青少年问题:孩子厌学不上学、考虑焦虑、青少年抑郁自残、亲子关系的协调。自卑、创伤、安全感不足、很难和人建立信任和亲密关系。工作问题:不知如何工作、不喜欢工作、压力大、失业、因压力引起的焦虑抑郁。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性心理问题:乱伦、恋物癖、异装癖。打通财富能量:很渴望金钱,但是经常背道而驰;每天很辛苦,但是还是赚不到钱;大起大落,金钱来来去去。先后接受精神分析培训、意向对话培训、叙事疗法、现实疗法与森田疗法、绘画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培训。经过11年的心理咨询,成功接收案例3000多例,在心理咨询实践中,掌握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尤其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方面有系统、成熟、独到的经验,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困扰,恢复正常的生活;在青少年厌学、婚姻情感和恋爱方面有很多成功的工作经验。个人一直在接受个人体验咨询和资深督导老师的案例督导。我的工作方式是用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国学、天赋能量的整合式咨询,对于简单的问题会用焦点短程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解决你的情绪和症状。对于创伤、个人成长等会用精神分析和认知行为疗法解决潜意识深层次的问题。咨询须知:如果您能够看到下面的话,一定是很用心也愿意改变,想让自己生活的更如意更舒心。心理咨询不是简单的聊天,也不是你遇到问题,咨询师给你答案教你怎么做。心理咨询是用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学技术帮你找到源头,然后解释修通的过程。心理咨询的费用和时间的设置本身就是一种治疗。心理咨询的治疗和效果相当于中医,有时候效果立竿见影,有时候终生受益。1.抑郁焦虑强迫的症状是相互交错,别人很难理解自己,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失去信心和毅力,抑郁焦虑强迫最核心的问题是指向权威、愤怒不能表达、攻击不出来,然后自己攻击自己让自己受伤的过程。问题的形成很多与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有关,很多人没有活出真正的自己,一直是一个假自体,咨询的过程就是咨询师给求助者补课,去补他小时候没有的抱持尊重理解。2.婚姻恋爱问题:婚姻恋爱就是一种关系,我们任何人在生活中都逃脱不了关系,两个人的关系是一个双人舞,需要你退我进。爱情,其实是两个人在情感上联结起来,产生了关系,在这段关系里,我们因为被另一半爱着,情感上的需求是满足的,产生了安全感和满足感。所有的分手、离婚,都是因为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好的感情,需要的是两个人维系好彼此情感的联结。联结在,感情就在,联结消失,就需要掌握重建的方法,修复彼此的感情。3.青少年不上学、焦虑、抑郁的问题。有人说孩子的问题一定是家庭的问题,这句话是有些片面,但是孩子出现问题,与整个家庭一定有关系。青少年的问题,一般都是父母先咨询,通过咨询,咨询师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看到整个家庭系统问题,父母认识到家庭问题后,父母改变的同时孩子也会跟着改变。父母咨询后,咨询师会和孩子工作几次后再和父母工作,所以孩子出现问题一定不是只是和孩子咨询,父母和孩子需要同时咨询才有效果。4.童年创伤、不能和人建立信任引起的人际关系问题,亲密关系问题,缺乏安全感的问题:关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关系中遇到问题,通过咨询,咨询师给予无条件的接纳理解包容,求助者和咨询师建立好治疗的关系就可以帮到你。在治疗关系中会重复早年的依恋关系,在治疗关系中让你感到的不舒服和挫折感,对求助者的成长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人不能能在父母那里得到百分之百的全部满足。在治疗关系中重现早年的关系,才是对创伤问题的修复。5.乱伦、恋物、异装的问题大部分是性心理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他的心理固着在共生阶段,停留在部分客体的愉悦感上,部分客体取代全客体关系,如果有过太强烈的满足,后来又遇到挫折不满足,就固着在共生阶段了,成年后就用恋物获得心理满足。这只是一个问题,只要内心愿意改变,不放弃自己,通过咨询是可以重获正常生活。6.打开财富通道:有的人并没有深厚的家底,却觉得他从来不缺钱。有的人劳碌一生,却得不到匹配的财富,成了“穷忙族”。难道真的是有的人注定命里带钱,而有的人注定漏财吗?通过咨询让你看到自己和金钱的关系,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自己和父母的关系。

专栏文章

查看更多
微博 更多
  • 李风涛
    李风涛咨询师
    1天前
    关注

    孩子对真实世界无感觉,多和大自然连接 心理专家陈默,在某次演讲中分享过这样一个例子: 有两个喜欢收集“手办”的孩子,平时在网上交谈甚欢,称兄道弟。 但后来两人想把这种喜好相投的热情,延伸到线下,便约定好地点计划见面。 结果,真到见面那天,两个“网友”坐在一起,不仅找不到共同话题,还觉得相处的状态太过虚拟,缺乏真情实感。 等过了一会儿,才达成共识: “我们还是网上去说吧,再见。” 刚听完,觉得还挺有趣的。 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些孩子已经把现实与虚拟混为一谈,很难再从真实世界中获得情感体验。 哈佛大学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曾提出过“亲生命性”的假说,即与自然共存,会产生与生命的情感联系。 想让孩子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真实感,可以让他们多接触自然元素。 譬如,和孩子一起养绿植盆栽,做成长记录; 走进自然用五感去探索,除了看,还可以用摸和闻的方式,闭着眼感受,并记录这一刻。 此外,在关注动植物本身之外,和孩子一起探索它们的生活方式、生命特点,学会尊重万物,感受自然的力量,也是提升生命的能量。

    0 2
    21346984 21349063
  • 李风涛
    李风涛咨询师
    2天前
    关注

    恐惧症患者恐惧的不是一件事情,恐惧的是什么呢? 恐惧症和惊恐障碍的人往往是很紧张害怕,其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害怕什么。 他们经常会说,我意识上觉得这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但是到那个情境当中就非常的恐惧害怕。他们在潜意识里面怕的不是一件事,一个环境,一件东西,怕的有可能是分离,失去,悲伤。 如一个三岁的男孩,他一直在一间黑暗的房间里大叫“:妈妈跟我说话,这里好黑,我好害怕。他的妈妈说那有什么用处,你又看不到我。 孩子回答:“没有关系,如果你说话这里就不暗了,所以他怕的并不是黑暗,而是所爱的人的离开,他很明白,只要他能够证明妈妈还在,他便安心了。 所以恐惧症和惊恐障碍的人一定要看看潜意识里面怕的是什么,当真正看到自己怕的东西时,这种症状也就缓解了。

    0 3
    21349063 10261 21311424
  • 李风涛
    李风涛咨询师
    4天前
    关注

    大部分‮伴的‬侣,都不是天造‮设地‬的灵魂伴侣,而是有许多需‮磨要‬合的地方,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的‮突冲‬和意外。 尽管冲‮令突‬人痛苦,但也正是有了‮些这‬矛盾,才让人‮渐逐‬了解‮实真‬的自我,有机‮发会‬展自‮完己‬整独立的人格。 爱情,并‮是不‬用自己残‮的缺‬一半去和对‮互方‬补,而是认识到,我‮本们‬身就是一‮完个‬整的圆,伴‮只侣‬是帮助我‮看们‬清自己‮藏隐‬的另一面。 美国心理‮家学‬弗洛姆曾说,“与其寻‮被找‬爱,不‮增如‬加自己爱的能力”。 我们真‮需正‬要做的,是‮注把‬意力放到自己身上,觉‮自察‬己被压抑‮影的‬子人格,将它释放出来,让它‮阳在‬光下,迎‮微着‬风,自由生长。 当我们内心‮整完‬无缺,拥有‮多更‬爱的能量,才能真正‮理去‬解与接纳对方,两个人的感情才会顺畅‮动流‬起来,获‮更得‬深的联结。

    0 2
    21349063 21309969
  • 李风涛
    李风涛咨询师
    5天前
    关注

    原生家庭受到伤害,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 1.了解自己的感受与需求。 2.用“我的表达式”清楚明了地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 3.主动了解父母的感受与需求。 4.积极寻找平衡双方需求的方式,做出适当妥协。 5.强调自己的边界不可动摇。  

    0 1
    21349063
  • 李风涛
    李风涛咨询师
    18天前
    关注

    家庭系统排列理论创始人伯特·海灵格说: “所有家庭悲剧的源头, 在于家庭成员关系的错位。” 幸福家庭都有它的共同之处, 家人之间互相关爱, 每位成员各尽其责, 彼此和睦相处。 关系错位的家庭, 不仅制造内耗、矛盾重重, 还会让亲密无间的家人渐行渐远。 一个家庭最大的不幸, 不是疾病,不是贫穷, 而是家庭关系错位。 很多家庭矛盾的根源之一, 就是家庭中长辈的过度干预。 子女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父母应该接纳和尊重, 而不是用固有的认知去强行介入, 恶化他们的夫妻关系。 父母有自己的生活经验, 子女应该理解和体谅, 而不是用对抗的方式去拒绝否定, 制造更多的家庭内耗。 彼此多一些换位思考, 少一些自以为是的指点干预, 家才会蒸蒸日上、越过越好。 担起丈夫职责, 不逃避不隐身, 为父母和妻子排忧解难, 婆媳才能相处愉快, 家庭才能和睦幸福。 在心理学上,孩子扮演父母角色, 承担父母责任, 被称为“亲职化”关系。 卸掉情感枷锁, 回归子女位置, 将“家长重担”交还父母, 双方各归其位, 各司其职, 家庭的爱意才能正向流动。 每一位成员都尽职尽责, 做好自己分内事, 不越界干涉, 也不逃避推诿。 余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 让爱流向每一位家人, 让幸福包围所有人。 正如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说, 要解决人际关系的问题, 首先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 什么是我的课题。 通过划分责任,减少自己对他人课题的过度承担, 从而使我们在处理矛盾冲突时, 能够更理性, 并最终建立起自己与他人的边界。

    0 2
    21346984 21349398
  • 李风涛
    李风涛咨询师
    19天前
    关注

    斯特恩(2003)的临床研究报告显示,在心理治疗中,改变会发生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个层面。隐性知识层面的改变是渐进性的,体现在来访者能更好地调节情绪、改善自尊和人际关系。 显性知识层面的改变,是来访者自己或在心理治疗师的解释下,对自己的主观经验进行认识的结果。隐性和显性这两个层次的改变,都有助于在感觉、情绪、行为和思想的整合中对神经元连接进行重组。 来访者与心理治疗师之间的情感调谐触发了隐性知识层面的改变。在不知不觉中,来访者逐渐学会了调节自己的情绪,改变了自我的表征,能更准确地解读他人的意图,从而改善了自己的人际关系。这种改变是通过对心理治疗师的认同而逐步发生的,没有意识思维的帮助,也不需要用语言表达。一段时间后,来访者可能会注意到自己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他更平静了、更强大了,在人际关系中更自如了,但并不完全理解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改变。 受过伤的来访者逐渐在这段关系中获得了这样的信念:艰难的情况可以通过关系克服。来访者感受到自己被接纳,也学会了接纳自己,从而愈发能够容忍自己的内心世界,与他人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这些改变在隐性层面发生,不一定伴随着意识的觉醒。 有时候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觉得没什么进展,似乎在原地踏步。这并不意味着什么都没有发生,正如我们先前看到的,改变在潜移默化中缓慢运作。有些东西正在悄无声息地酝酿着,“原始情绪”正在延展,迟早会侵入场中。

    1 2
    21346572 21346129
    大秦始皇: 大阴茎插你阴道,骚逼
  • 李风涛
    李风涛咨询师
    19天前
    关注

    什么样的人会内耗,就是对自己内心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够清晰,不够满意的人,才会去不断的内耗自己。 内耗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它不但伤及身体,盖伤害心灵。 很多人把自己的情绪价值看的很重要,其实这样反而会容易内耗自己。

    1 2
    21280024 21346572
    大秦始皇: 大阴茎插你阴道,骚逼,贱货,骗我钱
  • 李风涛
    李风涛咨询师
    20天前
    关注

    父母和孩子交流时,如果父母的面部表情看起来是愤怒的、失望的,语气听起来是高昂的、尖锐的。即使父母的道理再正确,初衷再怎么为了孩子好,也是无济于事。

    0 5
    21348505 21348039 21340410 20170721 21346984
  • 李风涛
    李风涛咨询师
    150天前
    关注

    治疗强迫症的关键在于暂时接受它们的存在,而不要急切地想消除它们。接受缓解了压力,减轻了疲劳,正是压力和疲劳将强迫症“刻”在了疲惫的精神上。

    0 1
    21334199
  • 李风涛
    李风涛咨询师
    327天前
    关注

    人和人的沟通中,如果对方认为我们只对满足我们自己的需要感兴趣,或者不相信我们同样关心他们的需要,那他就会拒绝我们的请求。只有当参与者相信他们自己的需要和价值能够得到尊重时,真正的合作才能开始。非暴力沟通方法以相互尊重为基础,而相互尊重有利于达成真正的合作。 《非暴力沟通》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