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原创
应对疾病
2025-08-26
49
1
🧠 用阳明心学的心法来应对疾病:
核心就一句话:疾病是发生在你身体上的“事”,但你不能让它在心里也变成一场“祸”。
生病了,身体难受、担心、焦虑,这都是正常的,是人之常情。王阳明说“心物一体”,你心里的恐惧和焦虑,会实实在在地加重你身体的负担,让你感觉更糟糕。
那该怎么办?不是让你假装病不存在,而是教你两个心法:
核心就一句话:疾病是发生在你身体上的“事”,但你不能让它在心里也变成一场“祸”。
生病了,身体难受、担心、焦虑,这都是正常的,是人之常情。王阳明说“心物一体”,你心里的恐惧和焦虑,会实实在在地加重你身体的负担,让你感觉更糟糕。
那该怎么办?不是让你假装病不存在,而是教你两个心法:
⚔️ 1. 在事上磨:接纳现实,专注能做的 别整天躺着胡思乱想“为什么是我?”“万一好不了怎么办?”。这些念头就是“心中贼”,除了消耗你,没任何用。 你的“事”就是养病。那就把心聚焦在当下能做的事上:好好吃药、吃好饭、睡好觉、遵医嘱。每完成一件小事,都是在“磨”你的心,让你从无助感中抢回一点掌控权。你的心定了,身体恢复的环境就好了。
💡 2. 致良知:听从内心真正的智慧 “良知”不是你以为是“良心”,在这里更像是“身体的直觉和智慧”。静下来,倾听身体真正需要什么。它是需要休息,还是需要适当的走动?是想吃点清淡的,还是需要和人聊聊天排解郁闷? 别被网上杂乱的信息和别人的过度关心带跑偏。相信你的医生,更要相信你身体发出的信号,然后做出最有利于康复的选择。这就是“致良知”。
🌟 总结一下:身体生病,心不要跟着“病”。把生病当成一次修炼,接纳无法改变的病痛,改变能改变的心态和行为。心不乱,身体才有更好的力量去战斗。 这不是唯心主义,而是通过管理情绪和心态,为身体创造最佳的康复环境。
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心若无处可栖,我在这里!
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心若无处可栖,我在这里!
0人已踩
1人已赞
专栏文章更多
有效沟通
本文提供了如何有效沟通的实用指南,强调使

更年期应对青春期
文章探讨更年期与青春期冲突时的应对策略,

子女求学
文章提供父母应对子女求学离家后孤寂情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