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承诺疗法证书
证书技能介绍
本证书围绕接纳承诺疗法的核心目标——心理灵活性,系统训练学习者以功能性情境评估为起点,运用情境化功能分析理解来访者行为的情境功能,并以六角过程模型组织干预策略。学员将掌握:
- 心理灵活性与六角过程模型:精准区分并干预接纳、认知解离、当下觉察、自我即背景、价值澄清、承诺行动六大过程,构建可操作、可评估的干预路径。
- 功能性情境评估与情境化功能分析:从行为功能出发识别经验性回避与认知融合,连接诱发条件、维持因素与价值阻隔点,形成高效案例概念化与治疗计划。
- 语言与关系框架理论(RFT)与隐喻技术:以RFT视角理解语言如何放大痛苦与回避,熟练使用隐喻技术、认知解离技术,降低认知融合影响,拓展行为选择空间。
- 正念与当下觉察训练:在结构化会谈中引导正念练习、观察自我练习与接纳练习,帮助来访者在当下觉察中与内在体验共处而不被牵引。
- 价值工作与承诺行动:运用价值澄清访谈、价值罗盘、价值卡片,完成价值-目标-行动对齐;通过承诺契约、作业布置与反馈循环,转化洞见为可持续的承诺行动。
- 行为改变技术整合:将行为激活、暴露、价值导向暴露与行为实验在ACT框架中应用,使暴露与行动始终以价值为方向并可在监测表中连续追踪。
- ACT矩阵与短程干预设计:熟练使用ACT矩阵完成快速案例概念化、干预聚焦与会谈结构化;结合干预手册化提升可复制性与教学可迁移性。
- 评估与效果监测:熟悉结果评估工具(如AAQ-II)与过程性指标,构建基线—干预—随访的量化监测,支撑迭代优化与复发预防。
- 治疗关系与通用技能:以治疗联盟为核心,运用微技能:倾听-共情-反映,保持以价值为导向的会谈氛围,兼顾文化与多样性适配,提升在线咨询与团体ACT的实施质量。
通过上述训练,学员不仅能流利运用ACT语言系统与干预流程,更能在焦虑、抑郁、强迫、创伤、慢性疼痛、物质使用、亲密关系与职场压力等场景中开展结构化、可评估的实务工作。
证书意义
接纳承诺疗法证书为心理学爱好者与专业助人者提供一条从理论到实务的系统路径:以证据为本、以功能为纲、以价值为向,推动从“减少症状”到“活出价值”的转变。证书凸显专业定位:强调情境化功能分析与过程性改变,兼具短程干预的效率与长期随访的稳健,适用于纯线上教学与远程助人环境,显著提升干预手册化与评估可视化水平。
适用人群
- 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倾听师,希望以ACT扩展工具箱与问题概念化能力者。
- 心理学爱好者,期望系统掌握正念与价值导向的自助与助人方法者。
- 医护、社工、教练、教育从业者,需在不同情境下应用短程干预与在线咨询者。
课程结构概要
课程遵循“理论—技术—实务—整合”的四段式结构:
1) 理论基石:心理灵活性、六角过程模型、RFT、功能性情境评估;
2) 核心技术:接纳、认知解离、当下觉察、自我即背景、价值澄清、承诺行动与ACT矩阵;
3) 实务应用:面向常见议题的案例概念化、价值导向暴露、团体与在线实施;
4) 整合提升:干预手册化、评估与复发预防、督导与综合演练。
学习目标
- 能以情境化功能分析完成高质量案例概念化与治疗计划。
- 能运用六角过程模型组织干预,提升心理灵活性。
- 熟练推进价值澄清访谈与价值-目标-行动对齐,并以承诺契约落地。
- 能在会谈中实施正念练习、接纳练习、观察自我练习与认知解离技术。
- 能设计价值导向暴露、行为激活与行为实验,并进行监测表记录。
- 能使用结果评估工具(如AAQ-II)完成基线、追踪与复盘,实施复发预防。
- 能在在线咨询与团体ACT中应用结构化会谈与反馈循环,完成干预手册化。
证书核心名词
接纳承诺疗法;心理灵活性;六角过程模型;功能性情境评估;情境化功能分析;语言与关系框架理论(RFT);经验性回避;认知融合;接纳;认知解离;当下觉察;自我即背景;价值澄清;承诺行动;价值-目标-行动对齐;正念;隐喻技术;ACT矩阵;价值罗盘;价值卡片;价值澄清访谈;承诺契约;行为激活;暴露;价值导向暴露;行为实验;观察自我练习;接纳练习;正念练习;监测表;结果评估工具(如AAQ-II);治疗联盟;微技能:倾听-共情-反映;案例概念化;治疗计划;作业布置;反馈循环;干预手册化;短程干预;复发预防;结构化会谈;文化与多样性适配;在线咨询;团体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