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与稳定优先前提下,采用应对问题、地面化与资源激活,聚焦功能恢复与当下目标。通过迹象化语言与可控任务,避免过度细化创伤细节,同时提升自我掌控与日常运作能力。
场景:一位经历过交通事故的来访者告诉你,白天容易惊跳、晚上难以入睡,工作效率下降。他说“不想再细讲那些画面”,却又担心“自己是不是好不了了”。作为解决导向(SFBT)咨询师,你如何在不过度挖掘创伤细节的前提下,帮助他恢复日常运作与可控感?
本章定位于全课程第28单元,承接此前的“应对问题与韧性对话”“量表问题”“家庭作业设计”等模块,聚焦于创伤后的稳定化与资源重建,强调安全优先、当下目标与功能恢复。不同于第29单元的危机与自杀意念,本章不处理急性高危处置细节,而是在稳定化阶段提供解决导向的实操路径。
学完本文,你将能够:
定义稳定化(stabilization)指在创伤事件发生后的干预早中期,优先聚焦安全、情绪与生理唤醒的降幅、日常功能的恢复,以及当下可执行的目标设置。该阶段避免过度细化创伤细节与长时暴露,强调“现在能更好地生活”。
定义资源重建(resource rebuilding)指识别并激活来访者已有或可及的内在与外在资源,包括自我调节策略、支持性关系、环境与制度性支持,将其转化为具体、可复制的行动路径。
定义迹象化语言(sign-based language)是SFBT中的核心表达方式:将抽象愿望转译为环境中“看得见/听得到/可记录”的小迹象,如作息、行为、互动反应与生理线索。
定义可控任务(controllable tasks)是在来访者可控范围、低成本、短时可完成、与目标紧密相关的具体行动,便于在两次会谈间验证并正向反馈。
理论说明(Rigorous)
作用机制为什么有效?
建议遵循“SRF-6”流程:Stabilize-Resource-Function 六步工作法。
步骤 | 目标 | 关键动作 | 示例问句 |
---|---|---|---|
1. 安全与边界 | 确定基本安全;设定“不详述创伤细节”的工作原则 | 快速风险筛查;与来访协商聚焦范围 | “为让今天更有帮助,我们先聚焦让生活更稳的做法;涉及细节如你不想说,我们尊重。” |
2. 可接受的更好 | 定义“问题减弱后的一天”之最小版本 | 微型奇迹问句;迹象化追问 | “如果今晚能比昨天更好一点,明早会出现哪些小迹象提醒你更稳了?” |
3. 量尺定位 | 建立基线与目标距离 | 0–10刻度;定义每一格的可见证据 | “现在稳妥感在0到10是几?到再高半格,日常会有何不同?” |
4. 应对与资源 | 找出已有效的做法与支持 | 应对问句;例外放大;关系与环境盘点 | “最近哪怕一点点更容易入睡的晚上,发生了什么有帮助?” |
5. 地面化练习 | 在会谈中体验、选择1–2个策略 | 节律呼吸、5-4-3-2-1感官定向、触觉锚点 | “让我们试1分钟呼吸节律,之后你给我一个‘是否更稳一点’的评分。” |
6. 任务与反馈 | 布置可控任务;下次追踪证据 | S-B-E任务(情境-行为-证据);成功条件 | “在刷牙后做30秒脚踏地面感受,完成后记录一次1到10的稳感。” |
个案背景:L,26岁,地铁事故目击者,近两周睡眠浅、易惊醒,工作时注意力难以集中,避免乘坐地铁。无自伤/他伤意念。希望“尽快恢复上班的状态”。
咨询师:为了让今天对你有帮助,我们先聚焦那些能让生活更稳的做法,细节部分你可以选择不谈,这样安排可以吗? 【范围设定:尊重选择,设定稳定化焦点】
L:好。我其实不想回想细节,但我需要上班。
咨询师:如果今晚能比昨晚好一点点,明早醒来的第一个小迹象会是什么? 【微奇迹+迹象化】
L:也许醒来时心跳没有那么快,可以慢慢起床。
咨询师:在0到10分里,现在你的“稳感”是几? 【量尺基线】
L:大概3。
咨询师:向上半格到3.5,明早会多出哪个小动作或别人能看到的不同? 【0.5微增】
L:也许我会先坐在床边,双脚踩地,深呼吸三下再起床。
咨询师:你刚才已经说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的方案。我们现在试30秒“脚踩地+三次呼吸”,结束后你再评估稳感。 【地面化演练+体验式反馈】
L:(练习后)好像胸口没那么紧了。
咨询师:在这两周里,你是怎么把工作勉强维持住的?里面哪一招最值得保留? 【应对问句】
L:我会列三件必须完成的小任务,完成一件打个勾。
咨询师:这很有用。我们把它与早上的脚踩地结合起来:明早脚踩地+三次呼吸后,写下今天的三件小任务。做完每件,给自己一个小勾。下次见面我们看看“稳感”有没有上到3.5或4。 【S-B-E任务整合+量化追踪】
L:可以。我会试试。
咨询师:谁可能最先注意到你的变化? 【社会迹象化】
L:同事吧,他可能会说我没有那么发呆了。
生活域 | 可观察迹象 | 微任务(S-B-E) | 验证证据 |
---|---|---|---|
睡眠 | 入睡前翻身≤2次;夜醒后5分钟内再次入睡 | 睡前刷牙后做1分钟“5-4-3-2-1”感官定向 | 睡眠记录中“入睡等待时间”缩短;次日主观稳感上升0.5 |
注意力 | 每次专注≥10分钟;任务分块完成 | 早晨三次呼吸后写当日3件小任务;每件用计时器10分钟 | 任务清单勾选≥2项;主观专注度提升 |
社交 | 主动打一次招呼;表达一次需求 | 到公司后与一位同事说“早上好”,说明一个小需求 | 记录“对方回应内容”;自评紧张度降低 |
体感调节 | 惊跳时恢复≤60秒 | 当惊跳时做“三步锚定”:脚踏地—命名三物—呼气加长 | 事件—策略—恢复时长三联记录 |
家庭/家务 | 每日完成1项家务 | 晚饭后洗碗3分钟计时;结束记一次“稳感” | 周累计≥5次;稳感平均值上升 |
与其他技术的联动
边界与转介指征
上述情形不宜单用SFBT,请依据本机构流程进行风险评估、转介与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