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证书

SFBT技术与奇迹问句应用认证

心理学课程
2
学习人数
0
持证人数
33
知识点

证书详情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学习证书 — 课程与证书说明

本证书面向心理学爱好者、倾听师、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等提供基于证据的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系统化在线知识学习(无实践教学环节)。课程采用“边学边测”机制:每完成一篇知识点文章,立即进行选择题测评以检核理解与应用。完成全部学习与测评后,颁发相应学习证书。

本证书不等同于执业资格或临床胜任力认证;其定位为知识与理念层面的系统学习,参考 APA/CACREP 教育标准与 DSM-5-TR/ICD-11 框架进行内容设计与对齐。

---

一、证书意义(为何学习 SFBT)

- 基于证据与实践可行性 - SFBT 是以目标为导向、以资源为中心的短程谈话治疗方法,强调“有效即足够”的干预原则,具有较好可迁移性与时效性(de Shazer, 1985, 1991;De Jong & Berg, 2013)。 - 实证研究与系统综述显示,SFBT在抑郁、焦虑、学校心理服务、家庭与亲子议题、物质使用等方面具有总体积极效果,适合纳入短程与分级照护体系(Gingerich & Eisengart, 2000;Kim, 2008;Franklin et al., 2012)。 - 与当代专业标准对齐 - 课程内容遵循 APA 证据为本实践(EBPP)框架,强调整合最佳研究证据、临床专长与来访者特征/文化/偏好(APA, 2006),并遵循 APA 职业伦理关于胜任力与边界的要求(APA Ethics Code, 2017)。 - 参照 CACREP 核心知识域(咨询理论、伦理与专业身份、多文化、评估与研究方法等),帮助学习者在知识层面完成标准化对齐(CACREP, 2016 Standards)。 - 与诊断体系的兼容 - 虽然 SFBT不以病理为中心,但学习者需理解 DSM-5-TR 与 ICD-11 的诊断/分级与风险评估语言,以便在医疗/教育/社会服务体系中进行跨学科沟通与转介(APA, 2022;WHO, 2019)。

---

二、适用人群

- 心理学爱好者、倾听师与助人志愿者 - 在读心理咨询/社工/教育/医学相关学生(用于知识补充) - 执业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学校心理教师、社会工作者等(用于短程/整合式干预的知识更新) - 教练、EAP与健康管理从业者(学习以目标为导向的谈话技术) - 注意:本证书为知识学习性质,不包含实操督导与临床实习,不构成独立开展临床诊疗之资格或胜任力证明。

---

三、课程内容结构概要(纯在线,边学边测)

模块1|理论基础与发展脉络 - SFBT的起源与演变:密尔沃基简短家庭治疗中心、后现代语言哲学、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de Shazer, 1985, 1991) - SFBT核心假设:以解决为中心、例外经验、来访者资源、短程有效性(De Jong & Berg, 2013) - 与其他取向比较:与CBT、动机性访谈、叙事治疗的异同与整合点(Franklin et al., 2012)

模块2|核心对话技术与会谈结构 - 目标协商与“有用目标”标准:具体、可观测、来访者主导 - 奇迹问句、尺度化评分、例外探询、赞赏与正向回馈、家庭/系统视角中的提问路径(De Jong & Berg, 2013;Trepper et al., 2010) - 会谈结构:开场、目标化、资源化、会谈反馈与“家庭作业”(SFBTA 核心胜任力,2013)

模块3|SFBT的证据基础与适用范围 - 成效证据综述:抑郁、焦虑、学校/青少年、家庭/亲密关系、物质使用与医疗合并症情境(Gingerich & Eisengart, 2000;Kim, 2008;Franklin et al., 2012) - 效应与适配:短程次数、随访、文化与情境适配的关键要素(De Jong & Berg, 2013)

模块4|伦理、文化与系统协作 - APA伦理与胜任力边界;告知同意与来访者自决;多文化敏感性(APA, 2017;APA, 2006) - 在教育、医疗、社服与司法体系中的沟通语言与转介流程;与家庭/学校/社区的协作

模块5|与DSM-5-TR/ICD-11的对齐(知识层面) - 诊断与功能评估的沟通桥接:如何将“问题叙事”翻译为“目标叙事” - 风险/严重度的识别与分级转介:自杀风险、精神病性症状、物质依赖与高危情境的限度与转介流程(APA, 2022;WHO, 2019) - 测量知情实践与进展监测:尺度化评分在会谈与随访中的应用

模块6|数字化与短程服务场景 - 远程/在线会谈的流程要点与隐私合规 - 时间受限与分级照护中的SFBT应用(EAP/校辅/初级卫生情境)

每篇学习文章后均配套情境化选择题,覆盖概念理解、对话示例辨析、伦理边界判断和与诊断/风险语言的对齐。

---

四、学习目标(可测评)

完成课程后,学习者应能在知识层面: - 准确叙述SFBT的历史发展、理论假设与与其他取向的区别与互补(de Shazer, 1985, 1991;De Jong & Berg, 2013)。 - 列举并解释核心技术(奇迹问句、尺度化、例外探询、赞赏反馈)及其使用意图与适用时机(Trepper et al., 2010;SFBTA, 2013)。 - 用“目标化语言”重述来访者的困扰,形成“可用目标”特征(具体、可观察、可放大、对来访者有意义)。 - 描述 SFBT 的证据基础与适用范围,辨析主要人群/场域的研究结论与局限(Gingerich & Eisengart, 2000;Kim, 2008;Franklin et al., 2012)。 - 与 DSM-5-TR/ICD-11 进行语言对齐:在不进行诊断的前提下,理解常见障碍的诊断描述、严重度与风险阈值,知道何时需要转介与跨专业协作(APA, 2022;WHO, 2019)。 - 说明 APA EBPP 与伦理要求如何指导SFBT的知情同意、文化敏感与胜任边界(APA, 2006;APA, 2017)。 - 识别在学校/社区/远程情境中应用SFBT的机会与限制,并能提出测量知情与短程随访的基本方案。

---

五、评估与结业要求(边学边测)

- 单元测验:每篇文章配10–15道基于场景的选择题,聚焦概念辨析与技术意图,正确率达到既定阈值方可进入下一单元。 - 阶段测评:模块结束进行综合测验,涵盖伦理边界、文化适配、与DSM/ICD语言对齐、风险识别等。 - 结业标准:完成全部模块与测评并达标,即可获得“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学习证书(在线知识类)”。

提示:本证书不包含实操演练、带教与督导,不构成临床执业或胜任力背书;用于学习证明与继续教育性质的知识记录。

---

六、与专业标准的对齐说明

- APA 证据为本实践(EBPP):学习内容以整合最佳研究证据、专业判断与来访者文化/偏好为导向(APA, 2006)。 - APA 职业伦理:强调胜任力、告知同意、保密与文化多样性,明确在线服务边界(APA, 2017)。 - CACREP 标准对齐(知识层面) - 咨询与助人关系/咨询理论(2.F.5) - 社会与文化多样性(2.F.2) - 职业伦理与专业身份(2.F.1) - 评估与测量(2.F.7) - 研究与项目评估(2.F.8) - DSM-5-TR/ICD-11:用于跨专业沟通的诊断与风险语言框架,支持分级照护与转介路径(APA, 2022;WHO, 2019)。

---

七、学习边界与专业声明

- 本课程为知识性在线学习,不提供临床实践、个案带教或督导,不替代医疗/心理诊疗。 - 对于存在急性风险(如自杀高风险、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物质依赖、家暴高危等)个案,应遵循本机构流程进行及时转介与危机干预(参照 DSM-5-TR 与相关地区法律/指引)。 - 建议拟在临床一线应用SFBT者,进一步接受经认证机构的系统训练、督导与实践考核(可参考 SFBTA/IASTI 等机构发布的胜任力框架与培训路径)。

---

八、推荐阅读与权威依据(精选)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22).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Text Revision; DSM-5-TR). APA Publishing.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6).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61(4), 271–285.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7). Ethical Principles of Psychologists and Code of Conduct. - CACREP. (2016). 2016 CACREP Standards.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Counseling and Related Educational Programs. - De Jong, P., & Berg, I. K. (2013). Interviewing for Solutions (4th ed.). Cengage Learning. - de Shazer, S. (1985). Keys to Solution in Brief Therapy. W. W. Norton. - de Shazer, S. (1991). Putting Difference to Work. W. W. Norton. - Franklin, C., Trepper, T., Gingerich, W., & McCollum, E. (Eds.). (2012). 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A Handbook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ingerich, W. J., & Eisengart, S. (2000). 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A review of outcome research. Family Process, 39(4), 477–498. - Kim, J. S. (2008). Exami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A meta-analysis.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18(2), 107–116. - 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Association (SFBTA). (2013). Core Competencies of SFBT Practitioners. - Trepper, T. S., McCollum, E. E., De Jong, P., Korman, H., Gingerich, W., & Franklin, C. (2010). 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Treatment Manual for Working with Individuals.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9).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1th Revision (ICD-11).

---

九、结语

该证书课程通过“理论—技术—证据—伦理—系统协作—诊断语言对齐”的结构化路径,帮助学习者在知识层面系统掌握SFBT的核心理念与方法,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术语与评估视角,并在“边学边测”的过程中,将所学落实为可验证、可迁移的助人知识基础。

最近获得的证书

学习内容

共33个知识点 · 建议学习时长:35.1小时
SFBT的起源与发展:密尔沃基传统
SFBT是以解决为中心的短程谈话治疗,源于密尔沃基简短家庭治疗中心,基于建构主义与语言哲学。核心是聚焦有效改变线索与目标...
学习时长: 70分钟 未学习
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在SFBT中的定位
SFBT认为意义在互动中被共同建构,问题并非实体而是叙事。操作上用提问重组语言与注意力,放大可行变化(社会建构;de S...
学习时长: 70分钟 未学习
SFBT核心假设:有效即足够与资源视角
假设来访者拥有资源,小改变可引发大变化;关注例外、目标与可行下一步。强调短程与实用性(De Jong & Berg, 2...
学习时长: 60分钟 未学习
目标导向会谈:从问题语言到目标语言
把“问题叙事”转为“可用目标”,要求具体、可观察、可放大、对来访者有意义。操作聚焦情境、行为与证据(SFBTA胜任力, ...
学习时长: 55分钟 未学习

你的学习进度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证书 0%
已完成: 0/33 知识点 学习时长: 35.1小时

用户评语

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