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心理
十年口碑经营
下载APP
匿名
2021-03-31 19:13:59
抱抱TA
女,31岁,《中国孩子的压力有多大》 人有很多需求,当需求不被满足的时候,我们感觉到“有问题”,然后查找问题出在哪,然后尝试解决问题。 一开始,我们认为问题来自于客体,所以“情绪向外”,想要用不同的情绪能量去逼迫客体改变,但通常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在不断的情绪向外之后,发现问题根本无法得到解决,还引起一系列难以承担的后果。 由于害怕承担情绪向外的后果,所以收敛锋芒,慢慢的就变成了“情绪向内”。然而,情绪向内也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心理疾病。 人一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每遇到一个问题,我们都会去设想一种快捷的完美的解决方案。 起初,我们会设想一个“理想客体”。要是她、他、它能够。。。。。就好了,问题就完美解决了。当意识到理想客体不可能存在的时候,就会再设想一个“理想自我”,要是我。。。。。。就好了,问题就完美解决了。 所以,当我们的关注点是理想客体的时候,我们的情绪是向外攻击别人的。当我们的关注点是理想自我的时候,我们的情绪是向内攻击自己的。 所以为什么说中国的原生家庭有问题呢?因为养育者把人生阅历当成权威,过度关注理想客体,导致经常情绪向外的攻击孩子,而孩子是家庭里的相对弱势者,不断被攻击,并在反击无效之后产生沮丧或惧怕心理,导致情绪向内攻击自己。 试问,这样的里外夹击,孩子能不生病吗???
19
7
501
王莉
您好有道理
王 宇
你好
王金波
您好
张立明
您好
龙凤
你好
张江龙
[咖啡]
王薇
你好
易
你好
牛年快乐
有道理。
杨贝拉
是人都会生病的。
杨贝拉
中国的孩子是压力大
星淼
啊!这里是一个十四岁的学生,虽然父母对我很好,但总是因为各种原因,我必须让自己更好才行,有一个理想型自己,难以达到,就会慢慢失望自责,寻找错误。没有正确的指导,伴随着老师给我们的正能量,她的期待,同学的努力和超越,我就产生了我不行的感觉。
匿名
孩子,你没错,不要自责。
星淼
成绩顶端的学生有毅力和恒心,难以被困难压倒,他们勇往向前。成绩差的同学不思进取,麻木,自寻快乐。但中间的这些学生就是别人说的普通人,思想上有支撑但力不足。
匿名
星淼。孩子,你没错,不要自责。让没错的人自觉承认有错,这是全社会尤其是家庭教育最成功的洗脑。
星淼
啊,跑题了。总之就是没有很大的决心,却又想着要变好,付出的努力不够,没有达到目标,才会越来越自责。
匿名
嗯,你觉得想要变好是为自己负责,不是别人的驱使,就行了。加油
星淼
至于情绪外向的说法不太符合我的情况。我以前也是一个外向的人,但六年级之后乃至现在,已经不再敢出声了。外向很好,但是,举个例子:我考试了,考的很烂,我觉得这是我没有认真学习的原因,还这么嬉皮笑脸真的很欠打。
星淼
啊,抱歉,我刚刚没有看到你的回复!谢谢你!
更多内容 APP查看
女,1岁,孩子9岁多的时候问我,”你们大人为何总是闷闷不乐的啊” 我给她解释完,然后着重强调:“大人的情绪和你没有一点关系,你不要担心什么” 抑郁前期,我情绪不稳定,在老公面前爆发的次数比往年多了点,被孩子见到的机会也多了点。孩子一开始不适应,很烦躁很焦虑,不敢劝爸爸,只一个劲的劝我,给我施压。我告诉她:“没有不吵架的夫妻,。。。这就是最真实的生活,。。。吵架是为了解决问题。。。。” 慢慢的她也懒得管我们了(后来也基本不吵了),她对我也越来越信任了,她说“只要你们不拿刀砍,我觉得就没事了”。 而且我在情绪未消的时候,想让她站队,她从不站队,只静静的看着我诉说,偶尔淡淡的回应一下,然后就自己走开了。(说实话,被女儿这样处理,我反倒冷静得快一点) 我很庆幸孩子对我有深层信任。她能在我面前放松的做自己。 她会在我满脸严肃、神情凝重的时候,略带苦笑的对我说“看你这样子,我还是离你远点的好”。但她害怕爸爸的情绪,爸爸的情绪于她来说是个未知的东西,让她紧张和恐惧。 我的情绪已经很难影响到她了,她能不被父母其中的一个情绪卷入,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原生家庭的伤害就会少一点。 我们每个凡俗人都是痛苦之身,都有累世的创伤没有解决,会在无意识中伤害到孩子,让孩子来继续背负。 感叹:做父母很难,做孩子很苦!
(匿名)
女,12岁,为什么都没感觉到自己错了,为什么不都去死。在家里的压力远大于在外面的压力,我和爸爸都是……天天我们俩被骂的和孙子一样,而且不能不高兴,也不能顶嘴,更不能骂街,爷爷奶奶更是被妈妈在背地里骂的狗血淋头 我和爸爸就不能不高兴,不能有情绪,必须得顺着妈妈,而且他们答应我的事,从来不会兑现,我借给他们钱,他们也一直拖着不还我,他们从没感到自己错了……
女 每次一有压力,没有办法解决时,就会感觉压抑到极点,不想和任何人说话,只想一个人呆着逃避,并且还容易哭,胸口堵得慌,不想见人,不想个人相处。但是持续几天后,就会埋在心底,从小生活环境比较压抑,和父母没有沟通,觉得父母不理解,并且母亲喜欢叨叨,看不惯会恶狠狠的说我,怀疑自己心里有问题,也怀疑自己有性格缺陷,这样的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匿名)
女 我想知道如果一个人生活的家庭孩子多往往你自己却成为不怎么受重视的那个人,还有父母会多指责自己,自己又会感到心烦以及各种不适情绪,有时候甚至会想到更严重的自我了结方式,更加之父母总比说反话让自己内心更加烦躁,也不知道怎么调节,只要一出去就不想回家,真的不知道怎么办
(匿名)
女,29岁,1. 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不是我的问题,我被指责了以后反应会很大有时候会大吵大闹,据理力争,无法平静的处理问题。发生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要怎么解决呢?或者说什么可以安抚自己的情绪,或者尽量使自己快速的平静下来解决问题。,2.跟别人在一起我不是个容易情绪失控的人,但是跟我妈他老公在一起,说不到几句,他说的话就让我控制不住的要发疯的冲动,我就真的变成了他口中说的又不讲理,又犟,又丑,反正就是各种有问题的一个疯子。,「我是家里的老二,上有哥哥,下有妹妹,家里一般有什么说是我的问题,被骂被打经常发生,解释说是我很犟,不解释就说所有东西都怪我,没有被表扬过」我知道是我原生家庭的问题,我一直在看有关心里方面的书,我想摆脱或者减少原生家庭带给我的影响,但是经常事与愿违。想问问大家有没有什么心理暗示可以解救自己。使自己可以平复情绪。
(匿名)
女,33岁,原生家庭母亲性格另类 造成我心里也有问题 现在延伸到了下一代 我对孩子也控制不住情绪 有时候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很可怕 孩子一闹人脑海里闪现的画面是把孩子一脚踹到墙上满脸是血的画面 我很害怕 我该怎么办呢?
女,我情绪波动经常很大,处于极度乐观和悲观的分界,并且口是心非,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往往会躲的很远,不能说出自己得真实想法,特别在乎别人看法,不能从心底接纳自己,我在想这或许与家庭有关。从我小时候我爸爸妈妈就不和,就经常相互攻击,特别是我爸爸宁愿相信其他人,也不相信我妈,他们对别人都很好,可对对方却是百般挑刺,经常对我说对方不好。并且我妈几乎每天都会告诉我那种婚姻不幸的例子,淑女人都不可靠。老师,我觉得我应该算不上不幸,可我不开心,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矫情了,可它确实像根刺一样,咯了我好久。希望您能分析一下我的现状,帮我拜托不幸福感。谢谢
女 主要是我的家庭以前就是不太和谐,然后就是我们的小孩,小孩小时候爸爸经常打他,现在就是出现了一些逆反的心。我感觉你小孩现在好像心理也有点问题,我的内心非常压抑,和小孩经常发生冲突,
(匿名)
男,38岁,晚上好.................
(匿名)
女,21岁,谁知道去哪里可以参加集体活动
首页
心理咨询
倾诉热线
论坛
心理测试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问题索引
|
文章索引
|
微博索引
|
资讯文章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问题列表
/
2021
/
0331
问
女,31岁,《中国孩子的压力有多大》 人有很多需求,当需求不被满足的时候,我们感觉到“有问题”,然后查找问题出在哪,然后尝试解决问题。 一开始,我们认为问题来自于客体,所以“情绪向外”,想要用不同的情绪能量去逼迫客体改变,但通常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在不断的情绪向外之后,发现问题根本无法得到解决,还引起一系列难以承担的后果。 由于害怕承担情绪向外的后果,所以收敛锋芒,慢慢的就变成了“情绪向内”。然而,情绪向内也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心理疾病。 人一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每遇到一个问题,我们都会去设想一种快捷的完美的解决方案。 起初,我们会设想一个“理想客体”。要是她、他、它能够。。。。。就好了,问题就完美解决了。当意识到理想客体不可能存在的时候,就会再设想一个“理想自我”,要是我。。。。。。就好了,问题就完美解决了。 所以,当我们的关注点是理想客体的时候,我们的情绪是向外攻击别人的。当我们的关注点是理想自我的时候,我们的情绪是向内攻击自己的。 所以为什么说中国的原生家庭有问题呢?因为养育者把人生阅历当成权威,过度关注理想客体,导致经常情绪向外的攻击孩子,而孩子是家庭里的相对弱势者,不断被攻击,并在反击无效之后产生沮丧或惧怕心理,导致情绪向内攻击自己。 试问,这样的里外夹击,孩子能不生病吗???
给力心理APP
免费公益心理咨询平台
长沙给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4006375号-3
×
举报
涉黄举报
涉政举报
涉恐举报
扫码下载APP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