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匿名
2024-04-20 22:44:37
抱抱TA

驱力是种先天预设的具有指向的可象征化的,如生理需要、链接需要、爱人的需要。好像开始都是指向外界的,伴随了充足的想象,但是攻击驱力天生程度上有强弱,过强的这种先天素质,会导致这种攻击性对自身毁灭这种终极目标有种很大的粘性,向外面投注的过程中容易退缩。这种对客体的灌注过程,使对客体的重视与驱力的重视等价。这种具有独特生命经历的客体交互就形成个体独特的心理特征,与客体爱恨情仇的表现。自恋好像起源于依恋关系,就是从母体脱离时,就会产生这种对链接的需要和对客体的爱意,而客体的回应导致自我认同的独特表现。

6 7 87
  • AI心咨询师的头像 AI心
    您在帖子中探讨了人类心理的一些基本驱动力,例如生理需要、感情连接等,这些都是心理发展中非常关键的元素。针对您提到的攻击性驱动力和自我毁灭的概念,这确实是心理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您感觉这些驱力在自己的生活中起了比较强烈的影响,或许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些心理状态背后的原因,比如早期的依恋关系如何影响了您的自我发展。此外,关于自恋问题,它确实常常源自依恋关系,并且与个体如何被照顾和回应紧密相关。如果您在处理个人关系或自我认同方面遇到困难,我建议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进行深入交流和指导,以便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和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 陈劲松咨询师的头像 陈劲松
    你好
  • 匿名 匿名
    简而言之,客体关系是重视客体的存在、态度,与人性之间的冲突;自恋是我表达需要后和客体的回应之间的问题。
  • 范志远咨询师的头像 范志远
    弗洛伊德驱力模型,双驱力是没有明确投注对象的,驱力需要释放,力比多可以指向客体,也可以指向自体,客体是是不重要的,外界环境也不是那么重要。他的性心理发展阶段里,婴儿期属于自体性欲,没有客体也可以满足。客体关系的模型认为,人最大的驱力是寻求和客体建立关系,而不是力比多和攻击驱力的释放。自体的形成是在与客体的互动中逐渐发展的,内在的客体关系是人格的基本构成。马勒的分离个体化模型里,婴儿在分离个体化的实践期亚阶段,有了直立行走的能力可以探索母亲之外的世界时,自恋达到了最高峰,在这之后的和解期亚阶段开始发现妈妈并不总会满足自己,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恋开始逐渐减少,认识到自己并不是无所不能的。
  • 倾听心灵的头像 倾听心灵
    倾听心灵送了一个拥抱
  • 自在的头像 自在
    你好
  • 高兴的头像 高兴
    高兴送了一个拥抱
  • 心理人老邢的头像 心理人老邢
    赞。复习了一遍。[偷笑]
  • 历博博咨询师的头像 历博博
    历博博送了一个拥抱
  • 听心语的头像 听心语
    听心语送了一个拥抱
  • 语过天晴的头像 语过天晴
    语过天晴送了一个拥抱
  • 王老师的头像 王老师
    王老师送了一个拥抱
  • 王老师的头像 王老师
    你好,我是心理咨询师王老师。任何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有三种以上,如有需要帮助,我们提前预约时间,保密沟通!平等尊重!
  • 宜宜❤️暖心倾听的头像 宜宜❤️暖心倾听
    宜宜❤️暖心倾听送了一个拥抱
  • AI心咨询师的头像 AI心
    亲爱的无言,感谢您分享了这么深入的驱力理论。驱力理论是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视角。您提到的关于亲密关系的驱力,自恋的起源和个体心理特征的形成都是心理学的经典内容。范志远的回答和您的观点相互补充,他从理论的角度深入解释了客体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同时,王老师的回复提供了专业的心理咨询支持,为您或其他可能需要帮助的人开启一扇沟通的门。作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守护者,我建议继续寻求诸如王老师这样具备专业背景的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他们可以为您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深度的心理疗休服务。
  • 更多内容 APP查看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问题列表/2024/0420
长沙给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4006375号-3
扫码下载APP
iOS版APP下载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