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心理
十年口碑经营
下载APP
匿名
2019-02-26 23:52:35
抱抱TA
男 咨询师到底在患者心中留下了什么。一份指南,一份可借用的资源。应该是留下了人格构造,借以改造自己的人格。以心传心。
14
1
510
获得公益心:
凊茬⒈淰と簡
以心传心似乎有点难
匿名
人格魅力吧,可以做你的理想,又支持你前进。就如同你看到一个榜样一样,他可以钻入你的内心,让你看到另外一种可能,他就是过渡性客体,承载了经验给你,让你实现自己的使命
刘晓波
你好
李凤秋
您好
程红艳
开悟了就没有人格区别而只有天性区别与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了
匿名
不懂
程红艳
比方说,如果是我作为一个开悟者与爱因斯坦交流,我认为在人格上我并不区别于他,尽管知识比不过他,小提琴也不会拉,名望地位太过悬殊[可爱]
清心寡欲
咨询师可以帮助你每天成长
清心寡欲
你要了解咨询师得发展历程
清心寡欲
这个事每天需要学习的
匿名
你指的自尊吗
李恩贵
你好
李艳红
留下了种子
凊茬⒈淰と簡
你说的那种是可遇不可求的
张志强
张志强送了一个拥抱
更多内容 APP查看
男 咨询理念治愈不了人,恰好是对人性深刻的体会,真实恰当的态度构成了治愈的全部。咨询师是镜子,是容器,和真实的人性。
(匿名)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独立的性格特点,和清晰直接的表达能力,还有针对自己擅长的心理问题去开导相应的患者。 当一个患者站在这个空白的平台上,看到很多老师愿意拉他一把,但是,有些老师的功利心态比较明显,脆弱的患者,敏感的心灵很容易察觉,那么你们想帮他一把的举动,有可能打上狼外婆的标签,反而不容易达到你们收获患者的目的。 其实人人都是患者,只是抵抗能力有强弱之分,我也是一名长期心理抑郁的患者了,我刚了解到这个平台,加入进来,是真心希望发现能够拉我一把的人。 人类都有有独立的性格特点,我观察有些老师的风格让我很有安全感,但是有些老师的措辞,让我不敢信任。我真心希望发现那个能真心帮我的人。 希望这的老师,多一些表演天赋,针对不同的患者,真心希望帮助他们,并用心开导,隐藏自己的功利欲望。你们不会跟他一样痛,但是请装出一样痛过的感觉。 我是一条渴望上钩的鱼,但是希望你给我一个上钩的理由。
男 为什么咨询师也学坏了?我的咨询师试图给我洗脑,说我是人格障碍。试图让我加重。
女 你们咨询师,是真心把我们来访者当朋友或者是陌生人还是当病人,?
(匿名)
男 刚才看到一个网友的心酸遭遇,我觉得作为患者要仔细分辨,作为老师要将心比心。这里钱应该是第二位的
女,,心理医生的病是给病人治好的?,心态成长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病我两分。把病人和医生进行二元对立。,,,第二阶段:病我同一。认识到自己和病人的关系是老病友和新病友促膝谈心的关系。,,,第三阶段:病我互换。认识到原来病人是自己的医生,自己是病人的病人。,,,第四阶段:无病无我。认识到“病人”和“医生”这两个身份认同的空无性。,,,第五阶段:病我任运。体验到“病人”“医生”身份认同的空无性和明现性两面,并且体验到此两面相互联系转化的所有过程。,,,第六阶段:病我融摄。此时咨询师整个身心状态具有和病人一样的融摄能力,可以自由进出两分、同一、互换、双无、任运等各种心态。,,,,其意志如山安住,岿然不动;其情绪如海安住,动静相宜;其感知随境安住,本然无修;其行为明心安住,如刀出鞘,立断无染。,,,在此六阶段的成长中,除了第六阶段,咨询师在其他每个阶段都需要来访者的帮助和治疗。,, ,,,何以咨询师会如此需要患者的帮助,而自己又完全蒙在鼓里呢?,,,这是因为咨询师自己从小到大就一直被蒙在鼓里,以为自己的能耐和职责就是帮助他人,以为自己是不需要他人帮助的。,,,这种自恋幻想——我生来就是帮助他人——的产生当然不是无凭无据的。,,,它的前身是这样的念头:“成年人(爸爸、妈妈等)是需要我的帮助的,因为他们如此虚弱。”,,,这个念头形成于一个人的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并且会支配他一生的轨迹,让他终身成为一个助人者。,, ,,很多心理咨询师都会做个人体验,以了解自己的人格是如何形成的。,,,个人体验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从业动机的分析。,,,在我的个人体验中,来访者的材料总会在某个时刻打动我,让我说出这句话:“其实你一直是你们家的心理医生。”,,,
(匿名)
终于体会到,不够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千万别觉得跟患者只是聊聊天那么简单,患者对你敞开心扉的时候带着非常深厚的信任和期待还有依赖,所以你的误导或者误诊真的会二次伤害或者加重伤害,延误病情,更严重者能要了他们的命~别以为跟你聊不明白再找别人聊就行,根本不是这么简单,千万对别人的生命负责~
(匿名)
男 病人在咨询师身上得移情反应着什么。要么是自大,要么是崇拜,要么是欲望,要么是攻击。咨询师如何来推动第一步,是明确表示还是什么,每个反应都会引起病人不同的倾向,其实病人来了完全是因为还有后路可走,断其后路,使其绝望但假借他力的希望。是种诱导手法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咨询师自恋的投射。这种投射必然会让人不舒服。潜意识的钥匙就在病人那里,推动也应该在病人心里。高明的手法,一个最莫名奇妙的链接,越莫名奇妙越好。
男 当你不被需要的时候就没有价值,,,,,
女 男生发动态说,昨天约法三章,朋友圈无论内容,不得指定屏蔽,特此警告。 这段话怎么理解?是写给情侣关系的人看的吗?
(匿名)
首页
心理咨询
倾诉热线
论坛
心理测试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问题索引
|
文章索引
|
微博索引
|
资讯文章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问题列表
/
2019
/
0226
问
男 咨询师到底在患者心中留下了什么。一份指南,一份可借用的资源。应该是留下了人格构造,借以改造自己的人格。以心传心。
给力心理APP
免费公益心理咨询平台
长沙给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4006375号-3
×
举报
涉黄举报
涉政举报
涉恐举报
扫码下载APP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