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症 · 11/09/2021

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父母对孩子成长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其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抚养,更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着重要作用。

父母与孩子之间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在父母高兴时,孩子也会参与欢乐,在父母表现出烦躁不安和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影响,即使是幼儿也是如此。如果父母亲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气暴躁,都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父母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通过教育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想孩子在成长中最需要的是爱。父母向孩子传递爱的信息,是孩子的需要,许多孩子对爱的需要远胜于一两件玩具礼物。但父母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呢?轻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与孩子道别时跟他挥挥手,在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这些都是在向孩子表达“我爱你”。同时,也让孩子传递这种爱,让他们爱父母,爱他人,把爱具体化。

在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同样需要你提供一些做人处世的规矩,以便让他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使其懂得自我约束的重要性。父母应当做遵守纪律的表率,并把遵守纪律的行为传递给孩子,让他们共同遵守,养成习惯后做到自觉遵守。

你传递给孩子最重要的信息往往不是用语言方式来达到的。在孩子的整个成长期,他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以此为楷模。因而身为父母的要时时提醒自己,孩子正在观察自己。尤其是3~6岁正是孩子的好奇期,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便会像“录像机”那样,将其他人的一言一行完全拷贝下来,存档处理,并在适当时机表达出来。在这段时期,孩子相处最多、接受最多信息的,是来自于父母的言行。因此,家长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要想为你的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父母必须做到以身作则。

儿童的自尊是通过父母对他的尊重培养出来的。体罚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尊重,冷嘲热讽或试图改变他的个性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尊重孩子,就必须将孩子视为独立人格的人,允许他发展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即使孩子的发展与家长为他设计的目标并不一样,或者他的有些表现家长很难理解,但也应该尊重他的个性。关心孩子,并不是什么都替他做主,应鼓励他独立思考并勇于探索,让他知道家长随时都在关注着他。

尽早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健康习惯。要达到这一点,父母的行为是很重要的。父母坚持刷牙、健身或注重饮食健康,都是在给孩子无意中灌输一种观念,要照料好自己的身体。懂得健康的重要性。

所有那些肯学习的父母都在无形中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但也应该注意不要拔苗助长,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对孩子来说,压力过大会影响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与孩子一起欢笑,能让他看到事物轻松和愉快的一面。不要总是对孩子一本正经,笑声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孩子需要同龄玩伴,通过与自己年龄相仿或略大的孩子玩耍,孩子能学会妥协、同情和合作,还会发展出一些新的技巧、兴趣、责任心等等。不要限制孩子与同龄人的接触,家长所要做的是适时地给他们一些指导。

父母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影响到家庭对子女的知识和能力的传递。这种传递对于孩子将来的成才,可能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其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同样在生活中,父母亲对孩子成长所起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母亲对于孩子的爱是其健康成长的关键要素。

母亲在孩子成长的最初阶段承担与孩子进行最初的情感沟通,孩子通过母亲的一系列行为使其基本的感觉能力得到锻炼,孩子的情感得以发展,对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起着直接的诱导作用。同样的母亲还是孩子学习语言的最初刺激来源,使母亲在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形成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催化作用。同时母亲还是孩子最初的人格行为的影响者。对孩子人格基调的基本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母亲对于一个孩子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母亲对孩子的了解是从母胎里就开始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像母亲那样对影响的孩子的外部环境如此清楚,也不可能对孩子的一举一动有深切的把握。长期共同生活形成的母子感通、母子情结是母亲和孩子不可分割的纽带,而母子之间无可替代的信赖感,让母亲比谁都能更及时地把握孩子的想法。

父亲对子女成长的也具有关键性及重要性。因为孩子的成长如果完全由母亲把持,肯定不利于孩子少年时期的健康成长的发展。不仅会使男孩“女性化”,女孩的性格也会更加的柔弱。当然如果只是由父亲单独培养教育子女,同样也是不利的。父亲行为不管是好是坏,都将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

父亲在孩子个性形成和行为塑造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特殊作用。因为男人一般具有实践丰富、心胸开阔、性格刚强等长处,这对子女是一种优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母亲为了孩子的事情常常想与人商量,或者仅仅想向人诉说,在这种情况下,丈夫应与妻子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一个好的倾听者,这就是做父亲的责任。而作父亲的常常忽略了自己做父亲的责任,他们把辅导孩子作业、参加孩子学校的家长会、以及对孩子的品德教育等都推给母亲,自己则忙于工作,对孩子的许多情况都不了解。曾有一位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女孩子缺乏父爱则数学不好,而男孩子缺乏父爱会产生情感障碍。当然这种说法也许有些极端,但是,也从一方面反映了父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父亲对子女的爱并不只是体现在物质上,更重要地是体现在精神上和行动上。对孩子来说,好父亲能经常和自己一同玩耍。当然,经常买礼物、给零花钱的爸爸,确实也让孩子喜欢。但是,这仅仅是在当时喜欢,过后孩子便忘了。这是因为两者的心灵并没有联系在一起,只不过是靠物质和金钱维系着。与此相比,那些和孩子一块儿玩耍的爸爸却能够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快乐的印象。这不仅能为父子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对孩子今后跨越青春期危机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爱心的父亲很愿意和孩子一起玩耍,这样,孩子便会对父亲产生亲近感和敬慕之情,父亲的良好形象便会深深地铭刻在孩子的心中。

同时父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在一些单亲家庭中,母亲一个人带着孩子,她们认为再婚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就为了孩子而不再选择婚姻,或是害怕结婚。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缺乏父亲的影响作用,男孩容易变得女性化,女孩容易依恋年长男性,或惧怕、不信任男性。还有的离婚母亲会不自主地把对丈夫的埋怨、仇恨灌输给孩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投下了抹不去的阴影,在他们长大后就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择偶观念和婚姻生活。

与单亲家庭的孩子相比,家庭中父亲角色缺位的孩子幸运之处仅在于形式上拥有一个完整的家,但不幸之处却在于仍然有不少人缺失父爱他们的父亲在家中通常“没有什么功能”,而只是个经济的提供者,并未真正扮演起“父亲”的角色。有亲子教育学者认为,现代家庭的“男主人缺席”现象日趋普遍。“父亲”未能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是会对孩子人格的发育造成极大缺陷的,在这种失衡的家庭分工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其日后对两性关系的认知态度势必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作为男性公民来说,我认为父亲对孩子的影响较母亲来说更为全方面一些。所以我对父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作了更为深刻的调查。

有研究指出,缺少父爱的孩子性格方面会有一些明显的弱点,如胆小、过于内向、神经质、优柔寡断、自信心及责任心不足等。心理学家也指出,女孩子缺乏父爱容易数学不好,男孩子缺乏父爱则容易产生情感障碍。这些结论或结果固然不是绝对的,但父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却不容忽视。

据广东省青少年研究所曾经对7多名有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调查,在问及“你在被管教期间最想念的人是谁”时,父亲名列首位,高居7%;问及“生活中对你产生正面影响最大的人是谁”时,父亲再次夺冠,为31.2%;其次是朋友,占2%,母亲只排在第三位,占15.2%。可见,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是无可争议的。父亲对孩子正面影响是最大的。

父亲还是子女的性别坐标。在孩子眼里,当他进入“性别辨认期”时,最早能分辨的便是自己的母亲和父亲。孩子将父亲所有行为特征视为一个男人所应具备的特征,以后出现的男性形象都会与最早获得的这一男性范例相比较。缺乏父爱的男孩较难在男性的自信与自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要他们学习自制和获得满足的技巧是比较困难的,而这些技巧在男孩长大时寻找友谊、获取学业和事业成功十分重要。父亲存在的积极意义对女孩的学业和职业成就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并且能使她们成年后与男性发展健康的关系。

父亲同样是孩子的EQ导师。父亲大多是通过游戏来影响孩子,如与孩子扭斗、呵痒、举高旋转等,父亲这种带有粗野风格的玩闹,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学习情绪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孩子获得激烈的积极情绪体验;学习在情绪激昂时如何理解他人的暗示,懂得如何将自己的情绪控制保持在有利游戏开展的最理想状态。父亲的影响对孩子EQ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既可引发孩子的积极情绪,又可成为孩子出现消极情绪的导火索,因此,父亲对孩子情绪的及时处理、恰当疏导是非常重要的。

父亲是孩子智慧的启蒙者。女性富于感情,男性长于理智这种男女差别,使父母与孩子的亲子交往过程中教育内容、方法、手段有着一定的差别。一般来讲,父亲有较丰富的知识面、较强的动手能力、较深刻的理解与判断能力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些无不对开阔孩子的视野、发展认知能力与创造能力起着独特的作用。父母的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是开启孩子智慧的最佳条件。父母是孩子最为亲近的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他们最为依赖和信任的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多的心灵的影响。如果孩子是块塑泥,父母就是模型,而最初掌握刻刀的同样也是父母。

(责任编辑:zxwq)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与孩子沟通的七大秘诀

俗话说:子女好与坏,在于沟通和关怀。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的艺术。没有两代人之间正常的心理沟通,就没有有成效的家庭教育。要学会利用身边的景、物、社会生活等来促进与孩子心灵的交流。这里将给家长描述与幼儿沟通的技巧和方式: 1、把自己变成孩子,和孩子融成一片。 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