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2/11/2021

空巢老人心理疾病让人忧 常回家看看是良方

目前,在老年人群体中出现了一大批“ 空巢老人” ,“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 ,是他们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今年84岁的赵忠卿家住南昌市青云谱区包家花园社区,居住环境非常简陋。老人所有的生活物品都凌乱地堆放在两间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小房间内,因老人年迈,无力收拾,许多物品都发霉了。

赵忠卿有5个亲生子女,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一个能在他身边悉心照顾他。“ 大儿子在上海,离得很远;二儿子已经去世;小儿子患有肝病,生活条件不好;大女儿夫妻俩天天赌博;小女儿虽然在国税局上班,但是连过节都不来看望我。”

谈起自己的子女,老人老泪纵横。“ 老伴去世前,他们还会来看望我们。可是这几年,他们渐渐地不来了,至今已有一年多时间没怎么和他们说话了。以前还能和邻居聊聊天,慢慢地和我同岁数的老人都过世了,如今就剩下我一个。心力衰竭和高血压,让我连家门都出不了。” 想到自己的孤苦和儿女的无视,老人想到自杀,“ 儿女们都当我不存在,也许我不应该再活着。”

采访中,记者试图联系老人的家人,但一直没有联系上。

据了解,仅在包家花园社区,“ 空巢老人” 就有20多户。该社区的陈莉萍主任告诉记者,具有心理问题的“ 空巢老人” 在他们社区不止一位。“ 社区里有位王秋妹老人,因为儿女工作在外,长时间不回家,过度的孤独使她严重缺乏安全感,她每天都在幻想自己被人伤害,最后连家里的窗户都用木条和砖块封上了。”

儿女很少“ 常回家看看”

为关心“ 空巢老人” 的生活,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都在积极行动。每个星期天,南昌市义工协会的志愿者都会选择“ 空巢老人” 比较集中的社区进行服务。“ 他们的孩子不在家,我们就是他们的孩子。” 志愿者林瑶说自己的父母远在浙江,平时上学不能回家,在南昌给“ 空巢老人” 服务,感觉跟对自己的父母尽孝一样。[NextPage]

记者在包家花园社区工作人员手册上看到,该社区65岁以上老人的详细信息都记录在案。陈莉萍介绍:“ ;lsquo 空巢老人;rsquo 因为子女长年不回家,他们的生活状况便成为了社区工作人员关心的焦点。但是,我们的关心,远远比不上子女的照料。如果王秋妹老人的子女,能经常回家看看,她也不会患上妄想症。”

“ 工作太忙难得回家,和父母在一起又处不来。”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年轻人都有自己的“ 理由” 。在南昌从事货车生意的孙先生,父母远在福建。他认为自己常年在外,并不适合把父母接到身边居住。“ 他们也不愿意和我待在一起,父母在老家,又不用干重活,能出什么事?”

也有一些年轻人,尽管不能和父母在一起,但他们想着法子给父母精神慰藉。在广东工作的毛昊平时工作繁忙、常常加班,一年最多只能回家两次。为了增加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他专门给父母购置了电脑,教会他们上网,每天下班回家便与父母在线聊天,不让他们感觉到孤单。“ 其实只要子女有一份孝心,就能找到给父母精神安慰的办法。” 毛昊认为。

“ 常回家看看” 是治病良方

记者从南昌市老龄办获悉,目前南昌市老年人口约有60万人,独居老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30%,部分“ 空巢老人” 、独居老人都存在一定的心理疾病。

心理医生介绍说,老年人在长期独自生活的情况下,容易患上抑郁症、妄想症等等。“ 因为长时间的独处,孤独和害怕等不良情绪,会造成老年人对自我价值的否定,以及对生活环境的恐惧。”

要治疗老年人的心理疾病,首先应该让老年人走出封闭的生活空间,通过一定的社会交往,体现他们的生存价值。这需要全社会的关心,特别是通过社区服务,为老年人营造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帮助老年人在退休之后,重新确立自己的生活目标。

南昌市老龄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子女以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为荣,却忽视了父母的精神需求,难得回家看望老人。“ 其实,儿女经常回家,陪老人拉拉家常,;lsquo 常回家看看;rsquo 才是治疗;lsquo 空巢老人;rsquo 心理疾病的最佳良方。”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让3岁宝宝学会感恩

  感恩是一种崇高的品德,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美好情感,是建立独立健康人格的必要条件之一。学会感恩,对于宝宝性格情操的健康发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父母在生活中,可以用下面的办法,锻造宝宝的感恩之心:   一、示范  让宝宝学会感恩,作为宝宝的第一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