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2/11/2021

孩子升学 家长患恐惧症

“ 9月1日马上要到了,女儿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现在我感觉很紧张,好像是我要去读小学似的。不知道其他爸爸妈妈有这样的感觉吗?” 在某知名育儿论坛上,一个名为“ 孩子上小一,你紧张吗” 的帖子引起了众多家长的共鸣。近段时间,家长圈子里关于开学的讨论异常热闹,许多家长坦言“ 自己比孩子还要紧张” 。

【“ 新生恐惧症” 众生相】

恐惧一:鸣响高考长跑发令枪

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孩子开始读书就是走上了一条漫漫长路,这条路的终点就是高考。家长董女士告诉记者:“ 老师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就说,爸爸妈妈要牺牲一点自己的时间,多陪陪孩子,抓紧功课。高考成功是一步步做起的。”

当然,也有家长更“ 深谋远虑” ,早早就盘算起“ 名牌小学-名牌中学-名牌大学-高级白领” 的成长路径。孩子上小学,意味着这场赛跑的发令枪鸣响了。

恐惧二:孩子能否适应新环境

孩子上小学,意味着他不再是幼儿园里无拘无束的小朋友,而要做一名遵规章、守纪律的小学生。于是,许多家长的烦恼又来了。“ 宝宝原来一直无忧无虑的,在幼儿园不开心就不去了,可如今天天要上学。在学校里,孩子比谁会乐器谁会奥数,我真怕孩子会受不了。” 许多家长在网络上发出这样的担心,面对新环境、新任务、新朋友,他们觉得孩子会无法适应,产生消极厌学情绪。

恐惧三:自己从此当陪读

“ 家长会上,老师说没有书面作业,不过语数外每天都要家长帮着预复习、听磁带、练口算,晚上8点要上床睡觉。我和孩子妈妈觉得太难了,每天下班回来就像打仗一样。” 家住普陀的翁先生接到小学老师的“ 指令” 之后自然不敢怠慢。可是自己平时工作已经忙得“ 四脚朝天” ,孩子的妈妈也是“ 下班没点” 。“ 原来我们每天会把要做的事情写在题板上,现在少了陪吃、陪玩,多了陪读、陪听、陪练这么多新的内容,题板上都写不下了。”

家长甲:调整“ 家庭作息表”

家住闵行七宝的刘先生,再过几天就要送女儿读小学一年级了。这两天,夫妻俩把宝贝女儿的开学日程表梳理了一遍又一遍,详细敲定了“ 家庭生活作息表” 的改革方案。

夫妻俩决定将起床时间提前到早晨6点。以前孩子的幼儿园离家不远,如今要上的名牌小学却要步行20多分钟。因为夫妻俩上班的地方离家比较远,只好先帮孩子打理好穿戴、早餐,早早地送她去学校后再挤地铁上班去。发愁的倒是放学,幸好女儿有个同学就住在同一小区,有老人接送,刘先生只好委托别人把女儿带回家。

家长乙:全家行动各司其职

彭先生是新上海人,女儿开学也要上小学一年级。与刘先生不同,孩子的接送可以由外公外婆担纲,可是自己工作实在太忙,早上走得比孩子还要早。无奈之下,全家召开紧急家庭会议,重新明确了分工。

“ 孩子的外公负责上午送,外婆负责晚上接,我太太每天督促孩子起床、梳洗、吃早饭和晚上回家做功课。” 彭先生坦言,自己平时忙,在整个分工中只好当个“ 机动” ,一有空闲马上补位。为了接送方便,他专门把岳父岳母接到家里住,但又怕老人管不住爱玩的孩子。至于这种过渡期何时结束,他心里也没谱。

家长丙:紧急为孩子减负

“ 我现在挺矛盾的,既怕孩子一上学神经绷得太紧,会产生厌学情绪;又担心孩子松松垮垮地贪玩,浪费时间,输在起跑线上。” 家长周女士毫不掩饰自己焦虑的心态。听到亲朋好友里许多“ 过来人” 谈起的一桩桩活生生的例子,她最近暂时“ 叫停” 了孩子每周三次的舞蹈课,决定等开学一段时间后视具体情况再看看要不要再去上课。“ 孩子是蛮喜欢的,可是每次去上课,路上就要花掉两小时,实在怕影响孩子的心情和健康。”

【小学校长】

让孩子快乐每一天

“ 造成幼升小家长焦虑和无所适从的原因非常复杂。” 上海师专附小校长韩新文分析说:首先,部分家长对学校和老师不信任,对孩子上学后能否受到好的教育心存疑虑;其次,社会各界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有些家长抱着“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开始不抓,后头来不及” 的片面观点,精神压力比较大;还有就是跟风心理,你的孩子会奥数,我就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落后,攀比到后来自然会紧张兮兮。

其实,现在小学的学习准备期给了孩子和家长比较充裕的过渡时间,学校教育日益人性化,以学生为本。家长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安排孩子入学以后的生活,经常和老师、孩子沟通,让孩子开开心心地度过在学校的每一天,使孩子感觉每天有长进。不要急功近利,避免孩子对学习丧失兴趣,那样做的消极影响会很深远。

【心理专家】

家长心理也要“ 软着陆”

瑞金医院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金武官教授在咨询中发现,不少从幼儿园即将进入小学的儿童,普遍对小学学习有既盼望又害怕的“ 双重心理” ,处理不当可能产生“ 入学障碍” 。也就是因为怕孩子出现“ 入学障碍” ,许多家长出现了担忧、焦虑的情绪。有一位家长为了让儿子适应新的学校生活,在暑假里就早早地对他进行了训练,结果孩子因压力大、恐慌、紧张过度而引起发烧、腹泻、头疼。

要消除“ 入学障碍” ,家长和学校老师要相互沟通,形成共识。家长不要一味责备孩子,要尽可能理解孩子,多与其交谈,对进入小学可能发生的问题准备一些预案,即让孩子从幼儿园“ 软着陆” 到小学,逐步适应新的生活。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怎样与异性友好交往

  当我们和异性交往存在问题的时候,那是是否是因为异性伤害过我们呢?这让我们存在着一种对于异性的敌意,这让我们紧张,结果感觉不良,形成负面的对自己的判断,思想上让自己觉得自己不行,结果导致相互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  而得到异性的爱,是消除这种对于异性恐惧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