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电影、电视剧的人可能会发现,很多剧里的主角,他们的成长往往要经历一段痛苦的、受尽排挤的阶段,被旁人嘲笑、冷眼、欺负,后来他们坚强成长,逆袭众人,走上人生巅峰。为什么编剧都喜欢给主角安排一段如此虐心的遭遇?心理学里的“替代性排斥”现象也许能解释。
心理学家发现,被排斥是一种特别痛苦的体验,这种痛苦很容易触动别人。当我们看到他人被排挤、被打压,会感同身受,体验着相同的痛苦,这就是替代性排斥,这是我们同情弱小的心理基础。所以,观众们看到主角被排挤,会把自己代入,跟主角一样积累压抑的情绪,继而对后面的逆袭剧情有更多的期待。
人们对“被排斥”的厌恶是与生俱来的。人类靠着合作获得生存和发展。在原始社会,被排斥等同于被放弃,性命难保,因为一个人很难脱离社会独立生存。于是在进化过程中,对排斥的敏感被刻在了基因里。这份敏感不仅仅针对直接被排斥,间接排斥如“目睹”“听闻”,也会有反应。因为这个群体今天可以排斥别人,明天也有可能轮到自己头上,对排斥保持警觉是人的本能反应。
我们不喜欢被孤立、排斥,还有神经生物学上的基础。例如,如果我们感觉到被同伴抛弃,会形容自己“被刺痛”“心碎了”,这其实是真的。研究发现,被排斥所激活的大脑区域与身体疼痛激活的区域是一样的,被排斥就如同刺痛一般。被排斥会让人退缩,情绪变消极,而目睹这一切的旁观者,也会有类似负面反应,只是程度相对较轻。
由于能感受到他人被排斥的痛,面对别人尤其是弱小者被排斥,我们会有两个反应:攻击排斥者和补偿被排斥者。就像在任何关系中,我们都会远离或指责有霸凌行为的人;如果出现网络暴力,大部人也是声讨、斥责那些欺负、打压弱者的人。有研究人员曾做过一个实验,让路人观看三个人玩抛球游戏,其中的两个人渐渐地不再抛球给第三个人。随后,研究者邀请路人加入游戏,结果发现,看到“别人被欺负”的路人,会倾向于把自己手中的球抛给无辜的被排斥者。
替代性排斥就像在维护我们内心的公平与正义。当然,如果一个人是因为自己捣乱、行为不端而被群体排斥,那人们几乎不会同情他。▲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天生”猜疑、敏感、过分依赖别人。这种不健康的性格往往会形成人际交往障碍,不能与人为善,朋友关系不持久、不牢固。 庞燕在一家医院的图书馆工作,上班时间除了整理图书和办理大夫们借阅图书时的登记手续外,基本上没有其他任务,因此空闲时间比较多。按道理说,呆在图书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