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和同事同我分享了他们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交场合而采用的方法,这些人都自称是内向性格的人(而且性格测试证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确实属于内向性格)。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需要内向者走出各自的“心理舒适区”。
心理舒适区,是指人们习惯的一些心理模式,是你感到熟悉、驾轻就熟时的心理状态,如果人们的行为超出了这些模式,就会感到不安全、,甚至。生活中当我们面对新工作、接受新挑战时,内心会从原本熟悉、舒适的区域进入到、担忧甚至恐惧的压力区。显然,拥有内向性格本身没什么错,但这些内向者在特定的社交场合下无法彻底放松下来,因而他们想出了很多方法来克服这种拘束感。
我选取了其中的五个方法:
1.主动打招呼。一位密友对我说她在主持一场派对或者家庭招待会的时候通常会到门口迎接每一位到达的客人,并且一一向他们打招呼。她向他们做自我介绍,询问他们的名字,试着了解他们(比如他们的职业,他们孩子的名字或年龄等信息),这样既有助于让她在随后的接触过程中记起客人的名字,也能确保和他们有话可聊。我发现即使你的身份并不是主人,这个方法也同样奏效。你只需向尽可能多的客人打招呼就是了。他们会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就会放松下来,这样你就能和更多的人进行互动了。
2.迫使自己公开发言。这位朋友还向我提到过她害怕在很多人面前发言,而且她的工作偶尔需要她这么做。她迫使自己利用好每一个公开发言的机会,以此来克服胆怯心理。例如,她对我说她最近去参加了一场读诗会,麦克风打开的时候,她鼓起勇气第一个走上台背诵了一首诗。
3.切换舞台表演模式。我有一位名叫理查德的同事,他是一位研究内外向性格的心理学家,同时也是我认识的众多性格极为内向的人之一,这着实有些讽刺。令我感到十分意外的是,经常有学生对我说理查德在上课的时候是多么的妙趣横生。他喜欢开玩笑,善于模仿,像小丑一样搞笑,一点都不像我每天见到的那位性格内向的教授。当我向他问起这事的时候,他对我说:“我把教室当成是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扮演一位开朗外向、幽默风趣的教授。”
4.谦虚询问他人情况。心理学家艾德加?施恩(EdgarSchein)在他最近推出的一本同名书籍中指出:询问他人情况代表了你希望去了解那个人的诚意,不会让别人感到拘束,这样不仅有助于推动双方有意义的谈话,还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5.做有准备的人。内向者在突然置身于某些尴尬处境的时候会感到不自在,比如被要求做自我介绍,回答一个复杂问题,或者给出一个专业看法这类情形。羞怯问题方面的专家伯纳多·卡杜奇(BernardoCarducci)认为:当你知道自己即将参加某个社交活动的时候,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是很重要的。设想一下可能被问到的问题,提前准备一些相应的回答。正如我的一个内向朋友所说的那样:“我意识到自己在很多社交场合都会感到不自在,但我发现克服这种不自在最好的方式就是练习走出自我的心理舒适区。我把这当成是一种对自我的挑战,但后来我发现自己的确感觉好多了。”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品学双差的学生。这些学生之所以差,是因为学习上存在障碍,而学习障碍的产生,往往是因其自身存在的自卑心理所致。矫正自卑心理,帮助其树立信心,是帮助孩子进步的关键。 一、改变形象法 心理自卑的孩子,通常具备说话吞吞吐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