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媒体报道,台湾歌手萧亚轩(Elva)的母亲叶秀玲女士因病过世。萧亚轩近日忙于处理母亲后事,经纪人称其情绪已崩溃。
生、老、病、死作为人生不可避免的的阶段,每个人都要面对挚亲死亡。死者已逝,留给生者的无尽的遗憾、与哀痛。生死两人的关系越密切,对生者的打击愈沉重。但若因此长时间过度悲伤的话,还可能演变成为症等而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那么,在亲人离世这个艰难的时刻,丧亲者如何调整心态才能及早走出情绪的低谷、恢复平静的生活呢?不妨试试做以下三件事——
1。接受亲人离世的事实
从得知亲人离世,到接受这个事实需要一个过程。有的人不愿接受这件让他心痛的事实,仍然否认事情发生、逃避现实、幻想这还可以将失去的追回,停留在过去的阴影当中,不愿与过去切割。
这个时候如果不能接受亲人已经离世的现实,应该及时和亲人、朋友沟通,不用避讳谈论那个去世的亲人,如果一直不能回到现实中,那么建议寻找专业的心理医师进行干预。
2。将悲伤情绪发泄出来
当丧亲者接受现实了之后,哀痛的情绪可能就会发泄出来,这是正常的过程。这时叫他不要伤心是没有作用的。有的人用工作、旅游、或烟酒、来转移注意力,这只是把问题暂时掩盖住。悲伤的情绪终究要发泄出来,这是恢复的过程。
完全封闭或孤立自己,悲伤情绪得不到适当释放或宣泄,容易导致抑郁及其他心理问题。
如何发泄悲伤的情绪呢?哭是最常见的一个方法,如果你能够在自己想哭的时候哭出来,那么这其实是一件好事。有些人不愿哭出来,原因可能是他们需要时间和空间,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悲痛。但是如果想哭却哭不出来的话,最好去看一下心理医生。另外,和亲人朋友倾诉对逝者的思念等,都可以很好的将郁结在心中的感情发散出来。
3。重新适应一个新环境
当死者离去后,整个相关的人际网络都产生了变化。原本对死者的身心依赖,如今都要重新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是个长期适应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害怕走出来,有研究表示悲伤能让人变得坚强,更有能力面对挑战,而悲伤时最适合搞人际关系,因为悲伤让人不再傲慢,变得谦逊。
值得指出的是,采取药物来抵抗悲伤和抑郁,这是错误的做法,甚至可能会影响人类情绪的成长。
死亡教育
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死亡教育,死亡教育能够教会孩子从小就有正确的生死观念,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同时也能更好的承受亲人、朋友死亡带来的打击。因此,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教会孩子正视死亡这个话题,从而让孩子更加珍惜生命,珍爱家人。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古语云,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从心理学的视角看,人的成长环境不同,性格也千差万别。 “九型人格”把人的性格分成了九类,第一类属于完美型性格。这类人在生活中很讲原则、黑白分明,对事不对人。他们关注的是事情本身,而不考虑他人甚至自己的感受,只求把事情做对。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