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聚会,我为到哪里吃晚饭而征求于瑾的意见时,她一如往常地答道:“随便,哪儿都行。”推卸责任的统一答案,是我最厌恶的。见我沉下脸来,于瑾马上话锋一转:“不如吃火锅去吧。”“你不是不爱吃火锅吗?”“可是你喜欢吃呀……”于瑾没能再说下去,因为她的话被我硬生生地打断了。“于瑾,你就不能按自己的心意做点事吗?你为什么要靠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和于瑾做了十几年的朋友,我对她那种近乎病态的察言观色,既气愤又无奈。
妥协让她失去工作
于瑾大学时学的专业是销售,那本不是她所爱。性格内向的她喜欢与文字有关的工作,但她父母均认为销售是条“赚钱的好路子”,于瑾也就乖乖地遵从了父母的意愿。
毕业后,于瑾去了一家杂志社从事发行工作。试用的前3个月,于瑾谦虚谨慎、善解人意,因此很得“老师傅”的欢心,带她认识了许多从业多年的发行商。这本是其他职场菜鸟想都想不来的好事,所有的人都认为于瑾的职场之路此后必定一帆风顺了。但事与愿违,在她独自承担发行任务后的第二个月,就被迫离开了那家杂志社。
起因是于瑾被分配去负责某省的杂志发行。而与她联系的省级发行商是个已经做了十几年的“老油条”,见到来了个新手,自然要狠“宰”她一把——对方以近来杂志不易销售为由,要求于瑾将杂志的折扣降到5折。“可是您也知道,我们以前给您的价钱已经是最低折扣了。如果低于6.3折,我们都得赔本了。”于瑾自然记得主编的叮嘱,陪着笑脸跟发行商周旋。“那是以前,现在杂志这行都不好做,如果不能5折拿货,我们也不赚钱。”发行商也毫不退步,脸色一沉,抛出杀手锏,“如果不行,我也只能考虑放弃你们杂志了。”于瑾一看慌了手脚,未经深思就脱口而出:“好吧,那就5折卖给您……”
随后的一个月,于瑾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从同事们的窃窃私语中听出了苗头:“我看她肯定是拿了回扣,否则怎么会给这么低的折扣?”于瑾委屈极了,但又无从解释,只能递交了辞职信,黯然告别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退让使她失去爱情
刘瑞是于瑾在杂志社时的同事。两人开始恋情后,刘瑞发现于瑾生性淡泊、心思细密,最重要的是,她能敏锐地到刘瑞的喜好,每次都安排得妥妥帖帖,让他很是称心如意。一开始时,刘瑞为能找到这样的女友而偷着乐了好一阵子。但慢慢地,于瑾那种一切都顺着对方心意的做法让刘瑞越来越厌烦。
两个月前的23号是于瑾的生日。那天,刘瑞早早约了于瑾出去,并且很细心地征求她的意见:“想去哪儿玩?今天不管什么要求,我都答应你。”于瑾的心头甜得像吃了蜜,有刘瑞相陪,自然到哪儿都一样。刘瑞已经对于瑾那“随便”的答案习以为常了,更何况今天他还安排了特别节目,因此就势带于瑾去了步行街,他要把于瑾前两天看上的那条裙子买来送给她。
“这条裙子真的很贵呀!”刘瑞故作心疼地说。“那就别买了,真的,我也不是那么喜欢。”看到刘瑞面露难色,于瑾“识趣”地说。没想到,听了她的话,刘瑞的脸色更难看了——他本来只是做个样子,希望于瑾小鸟依人地撒撒娇,然后自己再表现一下慷慨大方,没想到,于瑾竟然“善解人意”地拒绝了自己的好意。“你不是很喜欢这条裙子吗?”刘瑞的语气中已有了烦躁,敏感如于瑾怎会听不出来?“喜欢也不一定要买呀。”“你难道没有‘一定要’的东西吗?你明明喜欢喝果汁,每次却将就我,只喝矿泉水;你明明讨厌吃苦瓜,却因为我爱吃,你也‘喜欢’吃;上次旅行,你明明想去内蒙古,却说跟我一样想去云南……如果今天我说不想再继续这段感情,你是不是也会无所谓地顺从呢?”
于瑾没有想到,好好的一次庆生竟然以这种结局告终,她委屈地哭了。而更令她没有料到的是,刘瑞似乎真的对她的顺从感到了厌烦,越来越疏远她。于瑾想了很多办法挽回这段感情,甚至到了自贬身价的地步,但她越是退让,刘瑞就越是远离,爱情还是慢慢消失了。
识人脸色的“乖宝宝”
我与于瑾从中学时就相识了。父母经常拿她来教训我:“你看人家于瑾,多听话!”要说于瑾的“乖宝宝”称号,那可是远近闻名的,有时甚至乖到了令人厌恶的程度。初中时有一次,全班一起抵制一份超负荷的暑假作业。等到开学第一天,老师发现大家的作业都没有完成,脸都气绿了。而第二天,于瑾就自觉地交上了她连夜赶完的作业。这让她成了全班同学鄙视的“叛徒”,连我这个好朋友也气愤至极。看着她熬出来的肿眼泡,我将怒火降了降:“不是说好大家都不写的吗?你突然一个人表现,这是什么意思?同学会怎么想,你知道吗?”“可是,老师的脸色那么难看,我怕……”她说了半截,又悻悻地住了嘴。
几乎从认识时开始,于瑾就能够从我的表情变化中判断自己的话是否要继续下去。于瑾说,这是她从小练就的本领。于瑾的父亲脾气非常火爆,而且经常无缘无故地发火。这让幼时的于瑾一直活在恐慌之中。有时于瑾正在看电视,父亲会突然出现,关了电视教训她一通;有时于瑾正在门口跟小朋友玩耍,父亲怪她弄脏了衣服,抬手就是两巴掌。也许是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小小年纪的于瑾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只要父亲在身边,她的就不会离开父亲的脸。从父亲的脸色中,于瑾能够判断他的心情如何,而此时的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才能讨他欢心,避免责罚。久而久之,本能变成了习惯,察言观色的对象也从父亲一个人扩展到了身边所有人。
心理分析:
马戏团里经常有小丑表演,他们滑稽搞笑的演出总能博得观众的欢心。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那些在台上总是笑脸相迎、动作夸张的小丑演员中,有许多到了晚年都很不快乐,有的甚至得了。这是因为他们在表演时一直处于一种讨好别人的状态中,心里的负性情绪得不到发泄,久而久之积压成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患。我们把这样一种心态叫做“小丑情结”。
很明显,于瑾就具有这种“小丑情结”。从小因为父亲脾气暴躁,导致于瑾学会了察言观色,并且以一种讨好的方式跟父亲交往,从而使自己免受责罚。要知道,人与人的交往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形成一种模式。比如,两个人在一起,有一个总是懒惰,而另一个总是勤劳,这就是一种交往模式。久了就没人想去改变了,懒的继续懒,活儿总得勤快的干。同样,于瑾在与父亲的交往中就形成了讨好对方的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交际圈的扩大,她也将这种交往模式泛化开去。也许连她自己都未意识到,她总是不自觉地退让妥协、讨好对方,她想当然地认为其他人也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只要讨好他就能获得赞扬,获得幸福。但事实并非如此。
而跟小丑们一样,长期地讨好别人容易导致负性情绪的积压,这使得于瑾不自信,动不动就委屈地哭,长此以往甚至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出现。
跟于瑾一样怀有“小丑情结”的人们,需正视自己的问题,正视人际交往中的困难,不逃避,主动去解决它,才是迈向幸福的关键。首先,每天早晨照照镜子,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其实我很出色,我跟别人都是一样的,我用不着讨好他们。”其次,多尝试一些新鲜事物,让自己的生活超越原来的束缚,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找寻自信。最后,如果还是无法克制地要讨好别人,那么,在与人交谈之前可以尝试列个提纲,将自己的底限写在纸上或手机上,时时提醒自己。久而久之,一种崭新的良性的交往模式就会形成了。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最好的关系,不是两心相识,而是像战壕里活着的战友一样,以自己的方式,和对方一起承担压力,同心同德,并肩作战。 很多夫妇结婚后,经常为家务吵架。 也有因为家务而离婚的人,近年来确实发生了很多离婚事件。 双方是双方不想做家务,有的是一方摇头引起家庭纠纷。 一直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