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天放学回家后,不愿意做家庭作业,小小年纪总叫‘累’,在我和他爸一再督促下才做作业。即便做作业也是慢吞吞的,频频,可是,只要不写作业不读书,便又生龙活虎了。”小蒙一口气数落儿子的不是。
“说不定孩子的身体真有什么毛病,你得排除后再下结论。”我是医生,我认为七岁的孩子天真烂漫,很多时候并没有大人们想象的那样“复杂”,最重要的是孩子天性好动,要装累可没那么容易。
“身体没啥毛病,请儿科医生检查过了。再说,只要不做作业、不要求他学习,打球、玩滑板,样样是好手呢。”小蒙叹了口气说,“我看他是得了厌学症,我今天就是要向你讨教对策的。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这孩子再不及时矫正,恐怕就来不及了。”
“话虽如此,也不能说‘来不及’这样的泄气话。”我一边安慰小蒙,一边详细地了解磊磊的情况。磊磊这事使我想起大约一年前外甥女妞妞的“厌学”现象:写作业磨磨蹭蹭,拿起书本就犯困,到后来总是把学校布置的作业甚至课本都藏起来,谁也找不到,哪怕挨打挨骂也解决不了问题。为此妞妞妈没少流眼泪,那种焦急不安的情形我至今记忆犹新。当然,妞妞的问题最后圆满解决了。
区分孩子“累”的缘由
在生活中,有些孩子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对父母说“累了”、“不想动弹了”。这时候,父母切不可不问原因便通通冠以“逃学借口”。其实,孩子所说的“累”,是在紧张学习之后产生的一种感,这种疲劳,一是属于生理性的疲劳,二是属于心理性的疲劳。生理性疲劳,一般是由于生理上超负荷引起的。比如,孩子参加了比较耗体力的劳动,或参加了一场足球赛,都会使平时缺乏锻炼的孩子感到疲劳。不过,由于孩子们精力旺盛,常能在短暂的休息后,很快恢复体力。心理性疲劳,是由于心理上的弦绷得太紧而导致的,是人的主观体验的一种疲倦感。它的危害性不仅在于引起人的生理疲劳,而且还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要想消除孩子的心理疲劳,光靠保证睡眠时间是不行的。心理疲劳严重者,还可能发展成心理障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一旦发现孩子经常处于“疲劳”状态时,应分析一下,这种“疲劳”到底属于生理性疲劳还是心理性疲劳。磊磊妈妈的思路基本上是对的,首先请专科医生排除儿子生理上的“疲劳”,只不过她对孩子心理上的“疲劳”认识不够,对孩子的“厌学”无计可施。
解决孩子“累”的方法
即使发现自己孩子的“累”属于心理性疲劳,家长也不必惊慌。
首先,要减轻孩子的精神压力。父母对孩子要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估计,要因材施教,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能单纯从分数的高低来衡量,要看孩子学科知识的原有基础,每次考试的试题难易度;孩子学习上的困难及临场发挥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对孩子的成绩要作纵向比较,即自己和自己比,过去和现在比,而不要盲目地和他人攀比。
其次,多鼓励、少斥责。要经常告诫孩子,应该胜不骄、败不馁,教育孩子认识“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和坚韧毅力。在对孩子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融进家长对子女的慈爱之心,力求鼓励多于斥责,切不可简单粗暴地打骂孩子,致使孩子丧失学习信心。
最后,家长辅导功课要有的放矢。家长在课外辅导中,要尽量有针对性,并使方法多样化。比如,孩子对作文感到困难,并不是他缺乏课外读物,而是没有亲身感受可写。这就需要家长多带孩子外出活动,增加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机会,并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和积累素材,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有助于打开思路。当他们获得了各种各样的体验而感到有内容可写,处于一个愉快的学习气氛时,就会感到乐趣无穷,这时,心理上的疲劳症状一定会很快消除。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
游戏是一门心理艺术,讲究坑蒙拐骗,一个人玩的叫单机游戏,多个人玩的叫网络游戏,数人扎堆玩的,叫做mmoxxg(Massive Multiplayer Online XX Game)。 首先,这是一个正面议题,需要提前强调一下。坑蒙拐骗,是艺术,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