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儿子没有完全弄懂卫生巾的确切含义,但他已经知道注意个人卫生。我想初步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更多的知识和问题,等我做好充分的准备,慢慢讲给他听吧。
儿子小强,今年9岁,长这么大没怎么让我操过心,我一直夸他懂事。
那天,出差回来的丈夫给儿子捎回一个漂亮的书包。为了给他一个惊喜,下午小强放学回家后我有意没告诉他,而是趁他出去玩耍的时候,偷偷把他的书本装进新书包里。万万想不到的是,我竟然从儿子的书包里掏出一块卫生巾来!卫生巾上还沾着斑斑的血迹,显然是用过不久的,而且绝对不是我的。我傻傻地怔在那里好长时间,差点没有吐出来。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定是哪个孩子搞的恶作剧。我不由地恨恨地嘟囔:“哼,现在的孩子,也太不像话了,哪有这么开玩笑的!”丈夫弯腰拾起那块卫生巾,看了看说:“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不是恶作剧,难道还是小强自己放的?”“你先别急,听我的,咱们先不出声,静观其变。”丈夫诡秘地对我笑笑,把儿子的旧书包整理好,又原封不动地把卫生巾放了进去。
晚上,小强照例写完作业就去睡觉。过了一小会儿,丈夫拉我到院子里,悄悄站到小强屋子的窗台根底下。哦,这不是窥探儿子的隐私么?我不满地狠狠拧了丈夫一把。丈夫咧咧嘴,示意我别出声。我凑过去偷偷向屋里瞅。屋里灯亮着,没拉窗帘。只见小强脱掉外衣,剩下一条裤头。他爬上床躺了片刻,又下床,径直打开书包,掏出那块卫生巾,低头塞进两腿间,提上裤头,又爬上床去,然后熄灯了。
天哪,要不是亲眼所见,说什么我也不会相信我的儿子会干这种事!这小子究竟是怎么啦?我又羞又愤,心里像扎了草一样,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一时间惶然不知所措。丈夫一直低头不语,我忽然想起了什么,径直问他:“哼,看样子你一定知道内情,还不快说说怎么回事。”面对我的逼问,丈夫嗫嚅了好半天,才下定决心似的说:“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想儿子只不过是出于一种好奇心理罢了。”然后,丈夫对我讲了他小时候的一件事。
“那时我也是十来岁。一天,我忽然看到妈妈呵斥姐姐,然后又低声和姐姐说什么,而姐姐的脸一直是红红的。我走过去听,却被妈妈赶出屋子,然后我看到妈妈用胶皮、布条在裁剪缝制什么东西,边忙活边小声对姐姐嘟嘟囔囔。我非常奇怪,断定这是关于姐姐的一个天大的秘密。此后那些天,一有机会我就在家里乱翻一气,后来还真在姐姐的房间里找到了那个东西。我想这东西可能是姐姐用在身上的,但是它用在什么地方,又怎么用呢?我边琢磨边在自己身上比划,不巧被一头闯进来的姐姐看个满眼。姐姐告发了我,妈妈把我臭骂了一通,爸爸踹了我一脚,为此我好长时间都对姐姐怀恨在心。其实我当时只是出于好奇心理,爸爸妈妈大动干戈,弄得我真的以为自己就是‘小坏蛋’,一点儿自信心都没有了。”
听到这里,我忍不住“扑哧”一下乐了,揶揄丈夫说:“嗬,怪不得儿子这么‘坏’呢,原来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丈夫白了我一眼,嘿嘿笑了笑说:“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弄好了轻轻松松就过去了,弄不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还是慎重些,想个法子。”
第二天早饭后,小强背书包上学去,我远远地跟在后面。只见他途经一个垃圾堆时,看看附近没人,迅速从书包里掏出卫生巾扔了出去,然后低头找了一阵子,又飞快地拾起另外一块卫生巾塞进书包。我感到非常困惑:这个傻孩子,他怎么偏偏喜欢这种脏东西?不行,得尽快给他挑明,制止他。
按照我和丈夫预先的安排,午饭后他“有事”出去了,我招呼儿子:“小强,快来看看,爸爸给你买的新书包!”“哇,真漂亮!妈妈,我要新书包,我现在就换!”儿子非常高兴,迫不及待地打开旧书包,掏出铅笔盒,然后倒提起来,“哗”的一下把书本全倒出来,自然,那块早晨捡来的卫生巾暴露无遗。
儿子怔了一下,随之脸“腾”地红了,再掩盖已经来不及。我装作吃惊似的说:“哎呀,小强,你的书包里怎么会有这种东西?”儿子低下头,一声不吭。我又笑着柔声说:“小强,你想不想知道,为什么女人要用这种东西呢?”儿子点头,我接着说:“打个比方说吧,人体就好比是一个加工厂,每天吃的东西都要经过加工,有用的被身体吸收了,没用的就化作大、小便被排出来了。不过,女人与男人不同,就像妈妈,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要产生一些没有用的血液排出体外,这种卫生巾就是用来吸收血液,保持身体清洁卫生的。用过了的卫生巾上沾有大量细菌,你这么随随2便地放在书包里,很容易会被感染生病的。”
说至此,小强似有所悟地接口说: “唔,妈妈,怪不得你每次用卫生巾时都生病,爸爸都格外照顾你,原来你是被它感染的呀。我以后再也不碰它了。”这话反而使我脸红了。这小子,什么时候看到我用卫生巾了?哦,想起来了,我不习惯锁卫生间的门,好几次都被尿急的儿子像无头的苍蝇一样撞进去,但我总认为他不会在意。今天儿子的话使我尴尬也使我警醒,看来我以后可得小心行事了。
这次,尽管儿子没有完全弄懂卫生巾的确切含义,但他已经知道注意个人卫生。我想初步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更多的知识和问题,等我做好充分的准备,慢慢讲给他听吧。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你知道孩子挚友的名字吗?”“你知道妈妈穿多大的鞋吗?” 昨日,本报暑期心理大讲堂第一课“如何利用假期促进孩子的心理成长”开讲。沈阳市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特聘心理咨询师刘海燕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在场60余名孩子和家长的共鸣和思考。 9时30分,大讲堂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