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地铁司机张某,由于为弟弟操办喜事,过度劳累,上班时,突然觉得隧道随时可能坍塌,自己面临严重危险,最后连地铁车站也不敢接近了;女大学生李某,有一次乘电梯到办公室,恰巧这时停电了,顿时觉得浑身喘不过气,眼前一黑就昏了过去,幸好当时有别人在场,然而李某再也不敢乘电梯了。电梯和地铁并不是洪水猛兽,只是都市里再常见不过的工具,然而,他们是怎么啦?是什么使他们望而却步、想要逃离?
是的,他们有心理疾病,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幽闭恐惧症。
假如深夜里你只身一人呆在荒郊的小屋内,而你又暂时出不去,你就会本能地产生恐惧,即使你知道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这种恐惧感是人天生的对不利环境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只有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才能认定为疾病。
精神医学界权威的第四版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指出,恐惧症是指患者强烈的、持续的恐惧某事物或情境。接近该事物,患者就会迅速焦虑,甚至出现类似恐慌发作的症状。有时候,仅仅只是“想到”,患者就会出现预期性的焦虑。这种恐惧行为明显是不合理的,患者也知道自己的恐惧是没道理的,但就是改变不了。患者会因此感到强烈的痛苦,连工作、学业与生活都会受到影响。简单地说,恐惧症可以分为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和特定恐惧症。
幽闭恐惧症,是场所恐惧症的一种。一般指当患者身处地铁、隧道和电梯这种封闭狭小的空间时产生焦虑和恐惧。惊恐发作时,病人会感到极度焦虑、心慌,甚至觉得自己快要死掉。患者一旦身处于恐惧情境之中,几乎无法避免地会出现强烈的焦虑反应,诸如心悸、冒汗,发抖、浑身麻木、寒颤、潮红、窒息感、呼吸急促、恶心、眩晕、腹部不适都是常见的症状,有些人甚至会晕倒。
幽闭恐惧症本身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影响不大,多数患者不了解这是一种病,误认为是自己过分脆弱,不能面对现实,故无需治疗。此外,一些男士自以为是强者而羞于求医。因而只有23%的患者接受治疗。专家指出,只要接受适当治疗,无论病程多长、病情多重,85%~95%的患者都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幽闭恐惧症可以治疗
如果你是一个幽闭恐惧症患者,不要害怕,医学上自有解决之法。幽闭恐惧症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需建立在患者与医生两方面的协作上。
一、认识疗法
医生首先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分析恐惧对象。要帮助其挖掘“怕”的根源,认识“怕”的内容,计算“怕”的程度,衡量“怕”的机率。
比如女大学生李某,经过分析,其病因是儿时被困在土井中的恐惧经历。儿时与同伴捉迷藏时曾失足堕入一个狭小的土井之中,被困达一个小时之久。因害怕被责备,没敢告诉父母,十几年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消逝,此事虽已淡忘,但在心灵深处却烙上了深深的印迹。一上电梯心中就会忐忑不安,终因停电事故,儿时被困的情境重现,一种不可言状的恐惧突然袭来,因而发病。
患者认识到了自己的病因,才能正确评价自身在环境中的位置,树立战胜恐惧的坚强信心。
二、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是目前治疗幽闭恐惧症最安全而有效的行为治疗方法。由医生设定“阶梯”性恐惧值,并让患者循序渐进地暴露于引起恐惧的事物之前或场所中,令患者的感官逐步接受刺激,使之对刺激的恐惧程度逐渐降低,最终达到症状完全消失。这种方法较为缓和,容易为患者接受。缺点是治疗时间长,效果产生慢。
比如地铁司机张某:可以把病人的恐惧程度进行分级。没有焦虑为0分,驾驶地铁列车在隧道里运行时最恐惧、最焦虑的时刻为100分。然后将其分成几个等级,每一级代表不同程度的焦虑。首先,由医生带着患者从较低的等级开始训练,如走进地铁站,如何克服恐惧和焦虑;然后是走近驾驶室、进入驾驶室、启动地铁列车、地铁进入隧道等,一步一步地引导患者克服恐惧。对于病情严重的病人,可配合使用一些抗焦虑的药物。
三、满灌法
满灌法是目前治疗幽闭恐惧症最好的心理疗法。这是一种骤进型的行为治疗方法。此法是在一定心理辅导的基础上,将患者骤然置于恐惧事物之前或场所之中,采用想象的方式,或把患者直接带入他最害怕的情境。鼓励患者想象最使他恐惧的场面,或者心理医生在旁边反复地、甚至不厌其烦地讲述他最感恐惧情境中的细节,或者使用录像、幻灯片放映最使患者恐惧的情景,以加深患者的焦虑程度,同时不允许患者采取闭眼睛、哭喊、堵耳朵等逃避行为。
在反复的恐惧刺激下,即使患者因焦虑紧张而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面色发白、四肢发冷等植物性神经系统反应,患者最担心的可怕灾难却并没有发生,这样焦虑反应也就相应地消退了,恐惧症状自然也就慢慢消除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病情治愈速度快。缺点是患者必须有一定的身体条件,否则会令患者过度恐惧而出现昏厥。因此,在进行满灌法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抢救知识,配备一定的抢救设备。
所以,幽闭恐惧症患者或有幽闭恐惧倾向的人们,不要恐惧、害怕,勇敢地接受恐惧的挑战,面对现实,接受科学的治疗,终有一天,你又会找到久违的自信与豁达,与阳光为伍,和你的家人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
(责任编辑:zxwq)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对于老年疑病症的防治,心理调节是最重要的。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是疑病者的共同特征,所以老年人首先要设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可以使自己专注于某一项工作,或者热衷于某一种业余爱好,或者多交一些朋友,倾诉情感。 其次,疑病的痛苦发生在老年,对往事的追忆却涉及幼年的经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