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症 · 11/10/2021

星期天恐怖症

  技术确乎把我们卷入到那种“如幻又如电”的时代,它使现代人前所未有地忙碌起来,如今许多入已经弄不清生活与工作的界限,他们的所有 时间都用于上班、加班、进修、应酬或从事第二职业。久而久之,休息或假日反倒成了一种折磨。正因为这样,当代心理病理学家的诊断书中便出现了“星期天恐怖症”这样的字眼。

  休息居然可以导致某种明显的心理和生理症状,这实在是现代社会独有的怪现象。几千年前的《圣经.创世纪》写道:“神完成了一切工作,就在第7天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神不仅把休息变成自己的权利,而且把它规定为一切世人应当遵守的义务或戒律。在《申命记》中,神借犹太先知摩西之口宣布:“你当按照神所吩咐的,守安息日(星期天)为圣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奴婢、牲畜和你城里寄居的旅客,无论什么工都不要作。”当然,《圣经》规定星期天圣日,是要它的信众有时间举行礼拜仪式,但它同时意昧着,人类从很早起就把假日视为让心灵得以解脱的神圣时刻,他们很珍视心灵的生活。

  我们现在也有双休日或假日。但对很多人来说,度假也是一桩与心灵无关的重体力活动。假定你随团出游,那么导游手中的日程表马上就会把你变成一位行色匆匆的赶路者;你手中的“傻瓜相机”或高档摄橡机会取代和剥夺你心灵深处的全部诗意感受;每座名山中凌空架设的索道会让你觉得登山与乘坐家里的高层公寓电梯没什么两样。这些现代化的设施好象让你节省了大量时间,但人们忘记了,心灵只能在相对缓慢的时间中才能得到充实,它的时间是不能节省的。如果说现代旅游者已经难得领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或”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那样物我两忘的境界、那是因为他根本没有时间坐下!难怪许多人旅行归来的最深感受就是:真比上班还累!

  除了旅行、你也可以通过阅读来消磨假日时光。像流水线产品一样的畅销书令你眼花缭乱。这些书大都标题新颖醒目,导语惊世骇俗,包装透着股奶油昧儿、其文字也大都煽情,能抓住你的眼睛,但容不得你细想。如果我们到街头书摊转转,会发现那些书或可放在床头,或可读于厕所。没有几本书是为你的书桌准备的。10多年前有人感叹:“现在写诗的比读诗的多!”现在似乎可以说、出书的比认真读书的要多。

  没有哪个时代的人像现代人这样普遍的麻木和迟钝。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现代画如此偏爱富于刺激性的厚重颜色,现代音乐——尤其是所谓重金属音乐。总之,在崇尚“时间就是金钱”的速度崇拜时代,入的心灵似乎除了骚动之外再没有其它的能力—-最初或许是因为没有时间感受、最后便是丧失了感受能力。感觉、欣赏、趣味和幸福感、所有这一切好像都同传统一样“过时了”。

  记得看过一部美国影片“Speed”,港台译制人员给它配上了一个很有味儿的汉语片名:《生死时速》。把速度与生死联系起来,这是很耐人寻昧的。这让我想起科学史家讲过的一个轶闻:当史蒂文森设计历史上第一个火车头时,一些专家特别认真地告诫说——别玩火!任何人坐在时速达30英里的机器上,都会马上窒息。

  尽管这个警告已经变成了笑柄,那些乘坐着高速时代快车的现代人中,我们分明发现不少人已经出现了“晕车”症状。他们还来不及欣赏窗外的风景,一切就已经成为过去。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主宰人类情绪的神秘物质

心烦是梅拉多宁过多美国心理学家基·摩利博士指出:人们心情烦躁是由人体内一种称为“梅拉多宁”的激素积累过多的结果。研究发现,在每个人的体内都积聚有不同数量的“梅拉多宁”激素,如果它在人体内积聚过多时,就会导致人的情绪发生变化。如烦躁、沮丧等,甚至精神忧郁,乱发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