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谁首先把party这个首先译为“派对”,直接音译过来却有传神之妙,即在公众场合要有“派”,更要有“对”的言行举止。这样翻译的后果是,冲淡了各种聚会的本来含义。在聚会上,有人只谈风云不谈风月,偏离了聚会的本来意义;聚会上的攀比和“吹大梨”导致有人自我羞愧,严重者甚至患上聚会恐惧症。
古往今来,聚会的“潜台词”中含有吃饭喝酒的意思。曹孟德在东汉末年的“月旦评”聚会上吟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千古名句;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褉(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由此可看出,聚会上喝酒吃饭的同时,在不经意间还起到了传承文明的作用。
可是,到了物质文化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聚会就变了味。朋友之间的聚会不再是礼尚往来的过往,变异成了摆阔炫耀的竞技场;官商之间的应酬往往是天价宴席的主要消费对象。
中国人素来有好客的传统,谈判桌上僵持不下的问题到了饭桌上就不再是问题了。殊不知,在这些觥筹交错醉生梦死的背后,隐藏着心理危机。
于是,有人在朋友聚会上受刺激了,看到昔日学习远不如自己的同学拥有香车美女了,心理就不平衡了,发誓再也不去参加这些没有意义的聚会了。
官商之间的推杯换盏热闹就更大了,有喝完了说胡话的、呕吐的、甚至不省人事“磁悬浮”回去的。这些还在其次,关键的问题是托官老爷办的事没有了下文,这对商家来说是最最痛苦的事情了。
以上列举的这些都是诱发聚会恐惧症的由头。不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可能会落个“清高”的不好不坏的名声,但是官商之间的应酬就不那么简单了,有时会关乎一个企业的成败。清高也好,成败也好,于己于人都不利。何不来个反其道而行之,变成一个社交高手。
如何才能摆脱聚会恐惧症的困扰,成为一个社交高手呢。
在朋友聚会上,要学会倾听,让那些爱吹上天的人尽管吹去吧,不让人过上好日子,还不让人过过嘴瘾么。
另外,尽量选择一些自己熟悉的领域跟人交流,坦诚心得,使人共鸣,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对聚会的恐惧实际上是自信心的不足,对别人的幸福生活应该祝福,自己也要勇敢地追求幸福。学会知足常乐,也不失为人生一件幸事。
(责任编辑:zxwq)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几天到张家界旅游,在火车上遇一对兄弟。弟弟约20岁出头,好象遇到了高兴事,笑容可掬。只见他与旁人 说:“我是广州大学的高材生,已硕士毕业,现正任广州某集团公司经理。”一会儿又说:“我是某家县城的老板,你们去我那儿买家具,保证六折优惠……”滔滔不绝,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