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三结合”模式

  摘要:人际交往能力是健康、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质量得以保证的有机组成成分。结合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实际,就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三结合”层级模式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人际交往能力;“三结合”模式
  
  卡耐基集众多成功人士之经验发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其中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15%取决于专业知识。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个人职业生涯中各种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人一生的健康幸福也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矛盾重重的人际关系中或因自我封闭而人际关系缺失,都不利于个体心理的健康成长,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学习效率与工作效率。作为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己任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承与培训,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以及整个人生发展历程中具备自觉主动地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意识和能力,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亦为事业的成功铺平道路。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重庆工程职院”)为培养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成长的高技能人才,把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纳入到整个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之中,并在大量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三结合”模式。
  
  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结合的模式
  
  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应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不断开发其在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系统工程中的功能。一方面,采取正式教育的培养方式体现课堂主阵地应有的功能――专门开设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为重要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做到:有对口教材、对口师资、课程目标、课程计划以及详实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把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纳入到整个课程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中,以此促成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进入课程正式教育培养层面;另一方面,任何课程都有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是各门学科应尽的职责。重庆工程职院在采取课程正式教育培养方式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同时,还通过非正式教育培养途径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融入到其他各门学科课程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在文化基础、专业基础与技能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培养和训练,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各门学科课程内容的学习掌握,又有利于帮助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当然,这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变过去的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教材本位为学生能力本位,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为每一位学生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
  
  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的模式
  
  尽管课堂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主渠道,但是立足课堂对学生进行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交往对象单一、交往时间有限、交往场景相对稳定而缺乏变化等。这些缺陷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质量。为了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全面性、彻底性和有效性,重庆工程职院一方面紧紧抓住课堂主阵地在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功能地位不放,另一方面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将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一切可以利用的交往实践机会加强锻炼,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引导学生在结识新朋友的过程中消除不良心理
  经调查发现,高职生人际交往能力分化比较严重,有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强,也有不少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在正式场合或与陌生人交谈的过程中,不少的学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自如地表达清楚,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这些特殊情境下容易受到害羞、自卑、怯场等不良心理的影响。要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就要设法帮助他们消除这些不良心理,使之踊跃而自如地投入到陌生情境交往实践之中。为此,重庆工程职院采用给学生创造结识新朋友牵线搭桥的做法,促使其在不断结识新朋友的过程中消除人际交往中常出现的不良心理。
  一方面,紧紧抓住新生入学的教育契机,竭尽所能地为学生搭建结识新朋友的交往平台――特意安排不善于与陌生人交往的学生投入到每年的入学新生迎接活动中,使之在与带队教师和学生会干部一道开展“迎新”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抛头露面、结识新朋友的机会;分别以系、专业、公寓为单位组织开展新生联谊活动,在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中为新生创造结识师哥、师姐的机会,同时也为不善交往的师哥、师姐创造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的整个过程中自觉投入到“交往结对”活动中接受锻炼――鼓励他们每天在校园内至少主动结识一位陌生同学,因为他们每天出入在校园内的学习区、生活区、娱乐区、运动区,在生活与学习的各种活动中也不可避免地遇见一些陌生的同学,教育他们抓住这些相遇时机主动与其打招呼、主动问寒问暖、主动询问学习生活状况,如此日复一日,量变自然引起质变,达到消除怯场、害羞与紧张等不良心理的目的,并且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文章来源于相关推荐:青少年性心理问题日易严重

  青少年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育加速,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而心理发展相对缓慢,个体在性心理发育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困惑和烦恼,而我国的性教育却相对滞后,许多孩子对应有的性知识基本一无所知,往往对性问题出现错误认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