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的人总是被我们的社会所嘲弄,而胆大者总是受到过多的讴歌与宣扬。胆小与胆大看起来是两个极端,却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每个人都是从胆小者演变成胆大者的。
在一个安定的环境中,孩子往往表现出无法无天的胆大,但只要母亲从视野中消失一会儿,刚才那个混世魔王很快就会变成胆小如鼠的“泪包儿”。孩子很小的时候,其自我概念包含自己的母亲,母亲在他们眼里则是自我的一个延伸。孩子和母亲的双人联合便是孩子胆量的本钱,因此,一个充满爱心的母亲自然能培养孩子高度的自信;而一个性情不稳的母亲,因为经常破坏自己和孩子的心理联结,而使孩子的胆量处在破裂的边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慢慢会突破自己和母亲的双体联结而获得自我意识的完全独立。如果母亲充满爱心,孩子独立以后,也会在遇到困难时感受到爱的支持;如果母亲性情不稳,孩子独立以后,便会感觉某种孤独和无助,于是只好装成自大狂。
大家都听过“狐假虎威”的故事。那个狐就是孩子,老虎就好比母亲。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心理现象,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谁不想跟在一个具有老虎那样威势的大人物后面借点光、壮壮胆儿呢?众多的狐狸跟在老虎后面获得胆量,而那只老虎也因为有众多狐狸的簇拥而更加显出领袖级的胆量。
弱者一直在寻求由胆小到胆大的转变,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群集。比如单独的蚂蚁力量微不足道,但亿万只蚂蚁为了一个目的群集起来,那么,最微不足道的蚂蚁便拥有了令人恐惧的能量。人类当然知道群集的厉害,因此便出现了氏族、堂会、团伙、宗教、党派、国家这些不同层次的群集结构,因此,个人的胆量其实是和群体的胆量连在一起的。民族自尊心、国家荣誉感都属于群体胆量的范畴。
人类之所以在地球上成为万物之王,是因为人有思想。正因为人的思想,人类的胆子才变得惊天动地。由上可知,胆量依赖亲子关系、力量、群集和思想,要真正实现由胆小到胆大的转变,几个方面都要做到,但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思想的不断探究、觉悟和创造来提升胆量。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一个年轻的职员和我这样谈到:“每天,我照常地工作、生活,可总觉得心里好像有点不对劲,似乎我不知道为什么工作、为什么生活,常常有一种很空虚的感觉。”他不无困惑地说:“看看其他同事,工作总是充满热情;玩也玩得潇洒。而我感觉什么都无聊,什么都没意思。这种情绪让我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