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的爱和给予其实对于孩子也是一种潜在的暴力和侵犯。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必须要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学会排序,没有人是无所不能的,必须针对孩子的特征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
北京夏天午后的天气闷热异常,走进国家图书馆文会堂却能感到一丝凉爽。这里正在举行的是由华夏心理网发起的全民健心计划・周末公益课堂。主讲人马健是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家心理咨询师、高级培训师。
“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马健给出了这样一个谜语。
“独生子女!”台下马上有人脱口而出。
“有点儿接近了……”马健微笑着给出了答案,“是啃老族”。
调侃并不能掩盖事实的严峻和问题的复杂。马健认为,近年来“啃老族”的日益壮大已是不争的事实,而问题的要害就在于,“啃老”并非子女一厢情愿的选择,“啃”与“被啃”正如周瑜打黄盖一般――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许多父母用自己的行为或明或暗地容忍、默许乃至纵容了“啃老”现象。
“根据行为主义的观念,孩子们良好成长环境的形成有赖于父母正确的行为。因此,父母必须从点滴行为中向孩子们去渗透,去表达,去引领孩子积极向上。”马健说。
一个周末,小学生王燕忽然病了。看着孩子苍白的脸色,王燕的母亲颇为不忍,于是取消了王燕每周末必上的钢琴课。
下一个周末,王燕又病了。尽管半信半疑,但由于心疼孩子,王燕的母亲仍然没有让王燕去上钢琴课。
一个星期以后,王燕照例再次生病。王燕的母亲再也忍不住了,“这孩子怎么了?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在马健看来,上述案例隐含着这样的主题:由于父母行为失当从而导致孩子无形中形成了错误的观念。
“生病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即使这样的小事,也要谨慎处理。当王燕的母亲有所怀疑的时候,应该将孩子交给医生,由医生做出决断究竟该不该去上课。你生病了,这没错,但是吃了药病就会有好转,至于上不上课那是另外一回事。不能让孩子潜意识里觉得‘生病’和‘不上课’之间有必然联系。否则,孩子
(责任编辑:zxwq)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1、下班回家,屋里永远没有灯光,唯一一次有灯光是因为小偷的光临。戏说:开门后,第一个动作是反身将门锁好,并会推两次确认是否关严。偶尔明明已经躺下睡觉,却莫名其妙担心门是否关严。在这个时候,我会跟自己说,亲爱的,你有轻微强迫症,不要下床,放松点。踏进一个没灯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