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1/18/2021

新生婴儿知道些什么_测试结果

心理学家为了追究真相,可谓挖空心思。譬如说,近几十年来,研究人类发展的心理学者热中于追问,新生儿与生俱来多少关于世界的知识?这个问题自然不易回答,因为新生儿不会讲话,不能将他知道的任何事讲出来。然而,心理学学家却找到了几个办法。其中一个办法利用的是如下的原理:假如你看到一条狗喵喵叫,你会惊讶得睁大眼睛,因为你知道狗只会汪汪叫,不可能喵喵叫。于是你的惊讶反应透露了你对狗的知识。根据相同的原理,假如一个四个月大的婴儿看到一颗海绵球穿过一块板子掉到地上,惊讶得目不转睛,你便可以断定,他拥有「有固定形状的物体不能互相穿透」的知识。可惜事情没有那麽简单。首先,清醒状态的婴儿本来就会东看看、西看看,有些看久一点,有些则轻轻的瞄一眼。即使他因为惊讶而看久一点,这个「久一点」到底有多久,也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这种反应上的自然变化(专业上称为变异,variation),就是通常实验上所谓的误差(errors)。误差会模糊实验的结果,因此是实验者必须努力消除的。第二,即使我们能确定,小娃娃这次看得比较久,我们也不知道这是因为他比较喜欢看地上的海绵球,还是因为他对海绵球穿透板子感到惊讶。因此,这有一个混淆变项,是实验者必须加以消除的,否则实验结果将可以有两种以上的解释。ElizabethSpelke等人(1992),就做了一系列这样的实验。图1-1显示了其中一个实验的设计大纲。如图所示,受试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的实验状况就是我们刚才描述的状况:让四个月大的小娃娃看到一个海绵球从高处掉下来。图中的虚线框框代表一个遮住视线的帘幕。球从高处掉下来,掉进帘幕后面,接著,帘幕被拉开,让小娃娃看到球掉到什麽地方。如图所示的,小娃娃可以看到三种情况:(1)没有任何板子架在地上,而球在地上(图1-1(a):习惯化状况);(2)地上有块架高起来的板子,球落在板子上(图1-1(b):合理状况);(3)地上有块架高起来的板子,球落到板子下面(图1-1(c):不合理状况)。实验者要比较的是第二及第三种状况,看看在第三种状况中,小娃娃会不会因为对球穿过板子感到惊讶,而在帘幕拉开后看久一点?然而,为了让小孩子的反应稳定下来,不要有太大的变异,实验者必须先让小娃娃习惯于实验场景。因为一个球从高处掉进一张帘幕后面,然后帘幕被拉开,让人看到球掉在哪,这样的场景本来就很奇怪,必然会引起小娃娃的好奇,吸引他多看两眼。然而,反覆几次后,小娃娃很快就会看腻了,不再多看它,因为他已经习以为常(被「习惯化」,habituation)了。前述的第一种情况,目标就在让小娃娃习惯化。习惯化是研究婴儿的重要技巧,经过习惯化之后,小娃娃看海绵球的时间会短而稳定,因而可以减少观察上的误差。经过习惯化阶段后便可以真正进入图1-1(b)或(c)的实验状况(小娃娃以b?c?b?c或c?b?c?b的顺序轮流进入(b)或(c)的状况)。假如在图1-1(b)的实验状况(合理状况)下,小娃娃看海绵球的时间和习惯化阶段差不多,便表示,虽然场景中多了一块架高的板子,但是小娃娃不觉得球落在板子上是令人讶异的事。同样的情形如果发生在图1-1(c)的实验状况(不合理状况)下,当然也表示,小娃娃不觉得球穿过板子掉到板子下有什麽古怪了。但是,如果小娃娃在「合理状况」下的表现一如「习惯化阶段」,只是轻轻的瞄一眼;而在「不合理状况」下的表现却是,目不转睛地看海绵球,自然表示,他觉得球在板子下十分有趣、好看或怪异了。于是剩下来有待决定的问题当然是,如果小娃娃在「不合理状况」下看久一点,那麽原因是有趣、好看还是讶异?这个实验中的控制组实验状况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设计的。从图1-1的(d)、(e)、(f)三个状况可以看出,控制组一样有个习惯化阶段,而且控制组在(d)、(e)、(f)三个状况下所看到的球的位置,与实验组在(a)、(b)、(c)三个状况下所看到的一模一样。假如控制组在三个状况下看球的时间差不多,都不像实验组在「不合理状况」下看那麽久,便表示,小娃娃并不觉得球在板子下特别有趣或好看。于是实验组所得的实验结果便只有一个解释:球掉到板子下让小娃娃觉得讶异。ElizabethSpelke等人(1992)的实验结果正如前面所预期的那样,实验组的小娃娃在「不合理状况」下,注视海绵球的时间比在「合理状况」下长,也比控制组在「B状况下」的注视时间长。控制组在「A状况」与「B状况」下的反应则没有两样。因此,实验结果显示,才四个月大的婴儿,已经知道「有固定形状的物体不能互相穿透」。一般猜测,这种知识是与生俱来的。摘要地说,这个实验在设计上有几个要点:第一,这个实验的独立变项是「海绵球落点」的「合理性」,依变项则是小娃娃「注视海绵球的时间长度」;第二,实验者要观察的行为具有不稳定性,会造成实验上的误差,为了消除这些误差,以便让独立变项的效果更清楚地显现出来,实验者先让小娃娃对实验情境习惯化,第三,实验中小娃娃最后看到的海绵球位置是个混淆变项,为了控制混淆变项,所以必须加上控制组;第四,控制组必须与实验组在混淆变项上没有差异(海绵球的最后位置都相同),但在独立变项上有差异(实验组有一个状况是球的落点不合理,控制组则无)。这样的实验设计具备了逻辑清晰、毫不含混的特色,结论自然也是清晰的。转载请注明:()

(责任编辑:zxwq)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如何对待青少年早恋?

早恋是指未成年男女过早建立恋爱关系。生活木能自立,而又比法定结婚年龄小许多的青少年过早恋爱的行为。这是一个尚有争议的概念。中国大多数教育工作者认为,中小学生中出现恋爱是不符合其年龄特征的过早行为,应该加以制止。  早恋行为的特点可概括为:渴望性、单纯性、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