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丨知识与技能重点



​​知识与技能


知识学习(客观题)


(一)知识概述
 


含义:知识是指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知识的类型


1、根据反应活动的深度:


感性知识:关于事物外表特征、外部联系的知识。如苹果是红色、甜的。


理性知识:关于事物本质特征、内在联系的知识。如苹果是一种水果。


2、根据知识的表述形式:


陈述性知识:描述性知识,能用语言直接陈述的知识,关于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知识。如北京是首都,为什么下雨,某个人长得怎样。


程序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关于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在游泳、做题时表现出来的知识。


表征方式(选择):表征是知识在头脑中的存储方式。


陈述性知识:


命题是知识的最小单位,用语言表述的一句话。如北京是我国首都


命题网络多个命题组合在一起形成命题网络如那个痞痞的帅男孩在弹吉他


表象事物不在眼前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如书在桌子上


程序性知识:


产生式一种条件动作的规则。


产生式系统把多个产生式相结合如把大象放进冰箱,先找到大象和冰箱、打开冰箱门、把大象放进冰箱。


大的知识单元:用图式表征,图式就是一个模板和套路。


(二)知识学习的类型
 


1、奥苏贝尔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


(1)符号学习


含义:学习单个符号和一组符号的意义。如把“狗”这个字和“狗”本身联系起来。内容:词汇学习


非语言读好学习,如图像、图表、图形等。


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


(2)概念学习


含义: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


例子:直径的概念,经过圆心连接圆上两点的线段。学习这句话就是概念的学习。


直角三角形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3)命题学习


含义:表示若干概念之间关系


例子: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三角形。


区分概念和命题:


如果明白某个东西是什么为概念


如果读了仍然不知道是什么,但知道一个东西和另外一个东西的关系为命题


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


(1)下位学习


(2)上位学习


(3)并列结合学习



(三)知识学习的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回忆或再认、应用)三个阶段(多选)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叫:知识的编码、知识的存储和知识的提取


知识的获得:


知识的直观:在学习任何知识都要从直观的角度开始如举例子、看实物


知识的概括:在直观的基础上对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知识直观:


实物直观把东西实实在在的拿给学生看把植物、动物拿给学生看,做实验


模像直观采用图片、模型、图像的形式让学生观察如地球仪、视频、电影


学习恐龙,用图像方式。讲分子、原子采用图像的形式。


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言语直观用语言的方式描述如老师声情并茂的给大家描述某个场景


言语直观运用的最多


知识概括:


感性概括按照事物表面特征进行分类


理性概括按照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


如对苹果、香蕉、小球、口琴进行分类,年龄小的按形状分类,把苹果、小球分为一类,把香蕉、口琴进行分类属于感性概括;年龄大的把苹果、香蕉分为一类,把小球、口琴进行分类是理性概括。


有效概括(会举例):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正例属于某个概念之下的例子,反例不属于某个概念的例子。如学鸟的概念,鸽子是正例,蝙蝠是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所有变式都是正例。所谓变式,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突出本质属性。如讲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体表有毛、胎生哺乳。非本质属性是生活在哪里,有几条腿。兔子、鲸鱼都是哺乳动物。


如老师在讲解果实,既举了一些可吃的果实,也举了一些不可吃的果实,这是变式。


老师讲惯性,既举了固体的惯性,又举了液体、气体的惯性,这是变式。


变式的作用:预防概括不足。如如讲哺乳动物,举兔子的例子,学生会认为哺乳动物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四条腿的动物,老师再举鲸鱼的例子,预防概括不足。

文章来源于相关推荐:注重孩子的依恋心理

许多父母常常在孩子出现对自己的仇视目光时(多为青春期),开始恐惧,开始寻找解释:“我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变成了这样?”似乎孩子不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长大的。其实,人在青少年时期、甚至在成年时期出现的情感问题,原因可能要追溯到幼年,从他早年的生活背景中找出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