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正对面是一家知名大型超市,一段时间以来,商场总是发现易碎食品以及碳酸饮料甚至易拉罐等屡有人为破损,于是留了点心眼派人专门监视。
一连几天中午,监控人员都发现一群学生在食品货架旁边形迹可疑,最后果然抓了个现行。面对工作人员几天里用手机拍下的视频,几个学生都低下头来无话可说。
经过了解,发现其中几个学生居然还是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的优等生。商场负责人纳闷了:“怎么优等生也搞这个名堂呢?”家长也纳闷:“孩子很乖很上进的呀,究竟发了啥子神经哟?”
更让大家纳闷的是:后来商场又陆续阻止了几次年轻白领的类似行为。如果说学生娃娃还可能是好奇,那么已经成年了、并且是白领的人怎么也会入籍“捏捏族”?
专家解析:“捏捏族”“手痒”事出有因
平时挺正常的学生、甚至年轻白领为啥会“手痒”?多位知名心理专家道出了他们管不住手背后的秘密:压力。
西南民族大学心理咨询老师姜弦表示: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不少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都挺大,尤其是一些优秀学生、能干的白领,每天弦总是绷得紧紧的,往往也比别人辛苦。如果遇到青春期躁动,以及名次、升学,业绩、失业威胁等巨大压力,会产生程度不一的焦虑、不安、恐惧、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一旦这些负面情绪郁积到一定程度,人就会本能地寻找宣泄的出口。
一般而言,人的本能会驱使其在宣泄负面情绪的同时注意保护自己,因而一些看起来“安全”、“代价小”的手段就会成为首选。超市顾客自选的销售方式决定了货物是无人看守的,而捏碎袋装食品、给饮料“放气”等“小动作”又隐蔽不易察觉,即使被捉住赔付金额也不大,因而就不幸成为“捏捏族”青睐的发泄对象。所以,这一捏,看似恶作剧或者道德素质出现偏差,其实本质是负面情绪的宣泄方式出现了问题,选择了不正确的途径。
专家提醒:须防问题被“捏”大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四川省科协心理专委会会员黄晓曦特别提醒“捏捏族”:提防心理问题越捏越大。
由于学习、工作、生活压力大是客观事实,因此一些年轻人出现压力是很正常的。但需要引起社会注意的是:他们往往找不到正确的宣泄渠道和方式,个别人甚至采用这种有违公德的方式来缓解焦虑情绪,这不仅在道德方面会出现偏差,就“捏捏族”本人而言,这也是一种极其有害的宣泄方式。
首先,选择相对“安全”的超市来实施“捏捏”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不敢面对现实、选择逃避、回避矛盾的表现,因此不管怎样捏,现实中的问题和矛盾却丝毫得不到有效解决,反而会积累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进而导致更大的压力和心理问题。
其次,不少屡次“尝到甜头”的“捏捏族”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明显的强迫行为,如果不注意,很可能发展成强迫症,进而“经常作案”,被捉的“危险”也相应增大,一旦“失手”,相应的曝光、惩罚等又会导致新的焦虑、恐惧、悔恨等心理压力,结果陷入恶性循环。所以如果有压力,最好学会通过正确的途径、健康的方式来宣泄,虐待超市食品不仅不能减压,反倒会增大心理压力、损害身心健康。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自2011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酒驾驶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算起,至今已经过去了足足8个月。8个月里,一方面,是酒后驾驶案件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依然有人对刑法的威力置若罔闻,酒后驾驶,甚至醉酒驾驶。 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