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恋爱 · 11/28/2021

培训鉴定

[182]浅谈技校学生不良行为的预防与矫治2004-11-12摘要技工学校如何正视自身生源实际,减少学生不良行为,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运用勒温行为模型理论,分析了技校生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从而提出了预防与矫治的对策。关键词技工学校学生不良行为控制  近几年,随着中职技校生独生子女潮的来临,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要求显得更为突出,他们舍得为子女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花钱,因而总乐意把子女送入“以培养升学为主目标”的普高学习,而对“以直接培养操作型人才为主目标”的技校相对冷淡,造成技工学校专业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技校中诸如学生损坏公物、赌博、打架、逃学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的甚至出现了敲诈、偷盗、团伙作案等违法犯罪活动。尽管这些现象发生在位数不多的学生身上,但其对自身、对班级、对学校、对社会的危害不容忽视。在一定程度上,技校中这些现象的存在已成为许多家长、学生对中等职业教育认可度下降的原因之一。因此,技校如何正视自身生源实际,减少学生不良行为,杜绝违法犯罪已事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必要把之列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试图从分析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入手,从而探求遏止技校学生不良行为的对策。  一、学生不良行为的界定  不良行为系指有悖于家庭伦理、学校纪律、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的一切言行举止,是人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产生内在心理和生理变化的外在反应。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4、15条之规定,学生不良行为主要有下列类型: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与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录像制品、读物等;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吸烟、酗酒;10、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二、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分析:

  人的行为到底受哪些因素支配?许多有识之士对此都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对我们分析技校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原因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如德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K勒温在大量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的人类行为模型,就较好地揭示了隐藏在各种复杂行为背后的一般心理规律。勒温认为:人的行为的产生和变化,是由一定的目标或其它因素的刺激,引起人的需要、动机和态度的机体自身变化,导致一定的行动,达到一定目标的反应。即: B=f(P,E),其模型为:

  勒温的模型表明,人类的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的行为方式、指向和强度,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即个人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学生不良行为作为人类行为的一部分,其形成也不外乎这两大原因:  (一)外部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技校生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正处在不成熟到半成熟、逐步发展到成熟的年龄阶段,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形成新观念,但同时他们又缺乏知识经验,社会阅历肤浅,只能以一个人的一孔之见、零碎的感知去认识和评价复杂的社会现象,极易产生盲从的言行。当今,在改革开放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消极现象,黄、赌、毒有重新抬头之势,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不少学生把许多业余时间沉湎在游戏网站、聊天网站甚至于色情网站上,对青年学生具有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使他们注意力分散,有的还导致个性扩张、暴力行为递增。另外,社会上还有许多不良风气,青年学生分辨能力差,耳濡目染,从而形成了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家庭环境的影响  不良家庭环境是导致学生不良行为的主要外在原因,这首先体现在家庭成员的不良思想认识、不轨言行、不良恶习和犯罪行为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其次还体现在家庭教育水平低下、不平衡或教育的态度和方法不当等,事实证明,一个被家长宠爱娇惯的学生,他的行为不是怯懦、退缩、胆小、独立生活能力差,就是蛮横、贪欲、任性、自私、耍强而不顾一切。相反,由于家长的专制、粗暴,甚至歧视、虐待而得不到家庭成员关怀、爱护、温暖的学生,容易产生对人的冷漠、疏远、不满、抗拒,甚至敌意、憎恨,形成粗暴、虚伪的性格和对一切人都不信任的感情。  3.不良人际交往的影响  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交友心理,而经常出现行为不良的学生,容易受教师和班内大部分同学的排斥,因而往往出现“落后群体”积聚交友的现象,各自的不良习气相互感染,不良行为恶性膨胀,同时由于青少年人格的不健全,心理的不成熟,情绪的不稳定,加上自控能力差、“哥们义气”重,相互牵连,总有“一人胆小,二人胆大,三人什么都不怕”的心理。遇事不冷静,先“动手”后“动脑”,具有很大的盲动性,对社会的腐蚀性和危害性极大。并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往往造成恶性循环。  4.学校教育的不当与失误  学校教育中教师一些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措施、态度和方法都是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间接原因。归纳之有:①对学生缺乏爱心:把培养学生等同于零件加工,因而既不了解学生也不尊重学生,教育的方法和态度是命令的、强制的、简单粗暴式的,动辄就训斥,甚至搞变相体罚。②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重智育轻德育,以学科成绩统领一切,对学习成绩明显落伍的学生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这一现象在目前初中段教育中显得尤为突出。③方法不当:忽视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对学生要求失度,或要求过高、或是要求不严、或要求过急,有些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采用成人化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要求对待学生。④教师本身缺乏身教:部分教师自身缺乏修养,急躁粗暴,好发脾气,对自己的行为不检点,对学生不公平、不耐心,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二)主体的认知与心理缺陷:  自卑与厌学心理。不少家长把子女送到技校学习时,已对子女的学习不抱希望,因而也无所谓什么专业,权当技校是“托儿所”,还能得到一张文凭而已。这些学生对学习既无负担又无兴趣,再加基础差或主观上学习怕苦,成绩往往不理想,加之教师批评多鼓励少,久而久之产生了很强的自卑感与厌学心理,很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以外的一些不正确的地方,引发不良行为的产生。  畸形的自尊心理。由于学习差、表现差,因此他们在群体中不被重视,没有地位。他们尽管不注意尊重别人,但他们仍有强烈的被尊重的需要。因此若他人对其稍有言行不尊,就会采取攻击性行为,甚至有时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求得可怜的、畸形的自尊,便以出格的行为(如搞恶作剧)来显示自身的存在。  盲目的从众心理。由于心理特征的不稳定性,往往表现出优柔寡断、自信心差、判断力不强的弱点,看见别人穿戴很时髦,就会为自己的朴素感到寒伧;发觉别人在谈恋爱,也会为自己仍在安守“本分”而叹息;他们崇拜羡慕阔佬、大亨、敬仰影视录像中的黑社会头目,认为他们的行为“刺激”“过瘾”,并着意效仿。  歪曲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念。他们往往在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进行错误的、不现实的自我设计,导致超客观的自我评价,加之自我控制的薄弱,必然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使自我价值同社会价值尖锐地对立起来,往往出现越轨行为。  三、学生不良行为的控制对策:

  勒温的人类行为模型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既不单由内部因素决定,也不单受外部刺激控制,而是个人行为、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三元(三向)交互作用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在同一场景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而在不同的场景下,同样的人也会有不同反应的原因。基于勒温这一行为理论,我们认为:研究学生不良行为的控制对策就有必要同时考虑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两个因素及行为本身对这两个因素的强化或负强化功能,构建框图如下:

  感知(情感)与认知是指外部事物或刺激可能对主体心理产生的反应(感知反应偏向于情感方面而认知则涉及思考和知识结构);不良行为指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本文概念所界定的活动;环境与文化包括各种自然的、社会的以及人与人之间交互产生的氛围。上述三因素列在框图的外围,表明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列在框图中央的控制策略则是将有利于转化不良行为的刺激因素置于外围的三因素中,从而影响他们的外部环境、感知、认知与行为。  (一)矫正原则:  1.针对性原则:  不良行为的产生,既与个人素质有关,也与发生时所处的场景有关,因此在矫正时,首先要查明引起不良行为的根源,对症下药。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只知说教或责罚,学生的不良行为不但不会改正,反而会愈加严重。例如,同样是上课睡觉,有时是由于懒惰或对学习没有兴趣,有时是对老师和家长的消极反抗,而有时则确实是人体太疲劳。假如是对老师上课不满的宣泄,而教师只是一味地责备学生,试图以施加压力的方法纠正这一不良行为,则措施越严厉,后果越无效。只有找到情绪困扰的根源,针对不同的原因,施以不同的方法,才能使不良行为最终消除。  因此,不良行为的矫正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格气质,采取不同的方法。整个矫正过程都应贯彻针对性原则。  2.及时性原则  不良行为没有及时纠正,反复再现就容易成为习惯。因此,教师应贯彻及时性原则,在学生不良行为尚未形成习惯的时候,就给予矫正,不要等到积重难返时才引起重视。教师在平时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一旦发现不良行为的苗头就及时抓住,并给予必要指导。反馈越及时,效果越好。  当然,及时也是相对的。并不是说,一发现学生有不良行为,就要马上把他训一顿。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都要把握合适的时机。有时可以当时就批评,有时可缓一缓,让学生思考思考再批评。对有抵触情绪的学生更应等一等,待其心情平静下来再批评。一般来说,在人心情不佳时,不利于认识自己的问题;心情平静时,有利于认识错误。因此,及时性是以把握适当时机为基础的。在时机适当的前提下,矫正越及时,效果越明显。  3.疏堵结合原则  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一方面需要疏导,像大禹治水一样开沟挖渠,把水引人正轨,顺势引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变;一方面又需要堵塞,需要一定的强制训练,通过各种惩罚让学生明确知道那样做是不对的,是要受到惩罚的。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疏没有堵,则水往这边流,也往那边流,难以奏效;只有堵没有疏,短期内也许有效,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说不定哪一天又会洪水泛滥。有的老师,发现学生有不良行为,一味“管、卡、压、罚”,动不动就批评、责骂,这往往会使学生阳奉阴违,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是不可取的做法。聪明的教师总是把二者结合起来,以疏为主,以堵为辅,抓住学生的热点和兴趣点顺势引流,堵住已有的和潜在的缺口,充分利用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机会进行教育。  (二)控制策略:  1.外部环境的优化  1-1.学校教育功能的优化  1)对不良行为主体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技校工作,一旦提及学生,听得最多的就是老师们嫌学生素质差的叹息。学生打架了,“唉!这批学生素质太差”;学生上课讲话,“唉!这批学生素质太差”;甚至教师体罚学生,学生不满也是学生素质太差。统而言之,凡学生统考成绩差、动手能力弱、行为习惯不良等等,都可归结于学生的素质差,似乎除此之外就没有一点儿教师的责任。不少教师在技校任教,缺乏成就感,似乎只有在重点中学任教,学生将来上清华、上北大,能飞黄腾达,才是教师工作的辉煌。因而经常在困惑中、在心情郁闷中教育学生,这种教育对学生心灵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可想而知。其实家长、社会从来都没有对我们提那样的要求,他们没有拿我们技校毕业生与重点中学毕业生在学习成绩上比,甚至也没有拿我们技校的校风、学风和重点普高比。作为教师,我们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最佳的发展,想方设法让学生享受最合适的教育,这就是我们教师对学生、对社会的最大贡献。我们认为,确立这样一种意识,对技校教师来说很重要,只有这样,教师才会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才能品味工作的成就感,也不至于发出‘技校生,爱你不容易!’这样的感叹。此外,在矫治学生不良行为时,教师还应提高三种认识:第一,教师要承认技校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不能仅以几次教育的失效而认为“孺子不可教”,教师应在方式方法上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每个教师都要认识到:“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第二,对不良行为主体要有客观的评价。尽管每个教师都认为自己对学生“一视同仁”,但不良行为主体往往平时表现欠佳,因而常被教师无意识地贴上“差生”的标签,平时只有批评很少鼓励,一有坏事发生首先怀疑的也是“差生”,出现评价的失真,使他们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严重挫伤了他们要求进步的积极性。第三,教师要正确对待不良行为主体在进步中的反复。经常出现不良行为的学生,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自控力、意志、是非观念等发育不够健全,因此他们在进步中的反复是正常现象,对此教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反复出现后,关键是要分析它的诱因,质和量的变化,而不能简单粗暴地斥责学生不争气。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心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因此,教师对行为不良的学生的教育一定要有耐心和恒心,抓反复,反复抓。  2)对不良行为主体教师要还他们以尊重与自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要善于在每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在智力发展最感困难的学生面前都要向他们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并使他在这一领域里达到一个高处,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帮助不良行为主体树立起已失去或削弱了的自信,还以自尊。首先,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扩大他们的闪光点,经常出现不良行为的学生他们尽管有许许多多的毛病和缺点,但也存在着不少的优点。教师要善于捕捉优点。对他们的小小的进步也需及时表现、鼓励,使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对争取进步充满信心,其次要想方设法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在矫治不良行为主体时教师可因人设事,如让吹毛求疵的学生查卫生、让争强好胜的学生管自行车、让‘鬼点子’多的学生组织班会、让爱乱画乱写的学生设计黑板报、让坐不住的学生安排活动课……这样不仅改变了这些学生在同学中被歧视的地位,同时也使他们的特长有了用武之地,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1-2.社会、家庭教育功能的优化  从客观上讲,学校不能改变社会这一大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学校就无能为力。对于来自校内外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善于感受和捕捉对行为不良学生教育有影响的客观因素,促使内外协调,增强校内外作用力的一致性,减弱、克服其不一致性。同时可通过社会实践、生产实习、社会调查等让他们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高他们的抗干扰能力,使他们在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锻炼中提高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另外还可通过家访、家长学校,举办“理解天下父母心”主题班会,并邀请学生家长参加等形式对家庭教育实行分类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示范水平,帮助他们提高对孩子进行德育和发展孩子良好个性品质能力的教育,消除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  2.认知、情感、态度系统的再培育  2-1.给不良行为主体以适度焦虑  美国教育家索里和特尔福德研究表明:“对于一个长期焦虑较高的人,再给他增加一点焦虑,就会增加他的内驱力水平,更适合于他们的热行条件。”可见处理好焦虑问题,对不良行为主体思想上的进步具有积极作用。技校中出现的行为不良的学生,他们极大部分在初中时就表现不佳,有些同学经常逃学、打架等,学校也没有给予必要的处分,有的甚至半个学期、一个学期不到学校上课,最后还是毕业。因而他们往往藐视校纪校规的严肃性,进入技校后仍对教师的批评不当一回事,心理上没有一点负担,所以教师有必要帮助这些学生认清高中段教育与义务教育的区别,正确对待高中段教育,给予适当的焦虑就很有必要,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加强正面教育为主,适度惩罚为补充”的原则,一方面要大张旗鼓地搞好宣传教育,旗帜鲜明地匡邪扶正,使学生在审视自己的行为时,与整体参照相比形成强烈的反差,唤起其违背行为准则的羞恶感。另一方面要做好适度惩罚的工作,在学生明确认识到自己错误后,给予恰如其分的处分,充分发挥“处分”教育的负强化功能,正如马卡连柯所指出的:“合利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与人格,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  2-2.追求思想教育的深层效应  学生进入高中段后,对于许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政治思想要求是不难理解的,他们的言谈或书面议论,可以达到较高的道德水准,可是在实际中却不能付诸行动,出现思想与行为“游离”的现象,这是与长期以来学校德育目标只提表面要求,只看表现行动,只图表面效果的形式主义倾向密切关联的。我们认为对于经常出现不良行为的学生的教育要必要遵循“低起点、小步子、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低标准”入手,然后一步一步来,用发展的眼光看,要指导学生制订整改的近远期目标,既要有学年、一学期的目标,更要有一周的目标,内容不仅要包括行为规范,也要包括学习成绩、体育锻炼、文艺活动和对班集体的贡献等,当然目标可以而且应该有某一方面的侧重,按照“猴子摘桃”的原则,制定出自己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这样既能使学生有前进的航标,又不会失去信心,从而达到使德育内容在学生思想品德的深层结构中落脚、生根和发展的效果。例如,为了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学校可以建立党员教师联系“后进生”制度,教师通过批阅学生的周记、每月的恳谈、适时的家访,全面了解学生个体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系统的现状,对症“下药”。通过“周记”和“恳谈”的形式,还可使学生的内心世界由闭锁走向开放,扩大师生的思想交流和感情交流,能为教师开展有效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氛围,因此学校应尽力推广。又如可以通过警校共建活动,邀请派出所同志对“后进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法制教育,用生动具体的案例教育学生,使学生认清违法犯罪与不良行为之间的必然联系。  2-3.实施心理干预,减少心理挫折

  心理干预是通过心理学的手段与技巧,对心理活动的方向、性质、强度和表现形态进行控制和调整,从而使人的心理状态、行为方式归于正常的方法。其特点是教师的教育不是训诫,是接纳;不是教导,是引导;不是解答,是领悟。其要领是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其关键是教师要学会倾听、学会角色互换,也就是教师要对不良行为的主体先予以充分的理解,让他们把心中积郁的苦闷或思想矛盾全部倾述出来,以减轻及消除心理压力,避免行为失常。心理学家说:“认真倾听来访者的诉说,就等于完成了心理咨询任务的一半。”坦诉、渲泄是自我心理调节的主要手段,每个教师都要清醒地懂得,不怕学生说,就怕学生不说,教师如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能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诉说,就可为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氛围。一般来说,当学生渲泄了不良情绪,心理达到平衡、理智完全恢复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自己去做结论,检讨自己的错误,提出改进计划,就能达到传统说教方法所无法达。

  主要参考文献    1、运开等《学生心理与班级管理》,科技出版社。

  2、国家教委《中国新一代》杂志社编《行为素质教育》,时事出版社

稿件来源:全国职业培训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下班后自制力差 逛街更易疯狂购物

    经验说:我的忍耐是有限的!   实验说:没错。自制力占用了你太多资源,克制自己之后一定要小心地放纵。   “只逛不买只逛不买……”尽管心里不停地叨念,可是当你在商店触摸柔软的物品、闻到诱人的香气、试吃和试驾时,还是会加心潮澎湃。难道你的意志力真的这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