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正在学龄期的青少年除了要承受学习的压力外,还要承受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青少年患抑郁症的人数正以8%~10%的速度递增。面对这种情况,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常国胜主任建议,要减少或消除青少年的心理障碍,家长和学校要做好最基本的心理疏导。19岁的小强是某中学高二学生,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母亲身体不好,他从小就觉得受歧视。进入初中,因不会与同学交往,同学都称他为“白痴”,这使他更感到自卑。初二由于慢性病休学一年,回校后,成绩仍差,身体一直不好,这使他觉得自己离班级、同学更远。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更觉自己无用,便产生想死的念头。进入高中后,一切均无改善,对社会、家庭、人生,对自己极度悲观失望,提不起精神去上学,也不想上学,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还不如死了。露露是一个非常聪明可爱的女孩,今年刚升入高一,她本想在新环境中按照父母的愿望集中精力好好学习,充分展示自己的文艺特长,可不知怎么,她觉得自己越努力越紧张,与同学也不能很好地相处,而且考试经常出现胸闷、头晕、出汗等情况,有时伴有腹痛或腿抽筋,注意力也不能集中,见题脑中一片空白,无法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考下来的成绩可想而知。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常国胜主任告诉记者,目前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由于学习压力过重、人际关系、新环境适应不良等导致厌学或过度紧张;家庭教育不当、心理发育不健全引起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包括失眠症、疑病症等。此外还有青春期性心理问题、饮食障碍(神经性厌食和贪食)、游戏成瘾、青少年自伤(自杀)或伤人(犯罪)等。常主任分析认为,青少年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但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青少年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这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上述第一个病例的小强就是典型的抑郁症状且持续多年,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和对生活的无意义感,并伴有轻生念头。露露属于一般心理问题,青少年心理和心智发育尚不成熟,面对新环境,会产生不知所措的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引导,就会形成心理疾患,导致心理障碍。常主任认为,这时候最了解孩子的家长们应成为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因为家长无论是在对孩子的熟知程度,还是在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上都比专业的医生有优势。这时候家长应抓住生活中的细节琐事,教育孩子要有充分的适应力,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有恰当的估计,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学校也要转变观念,多开展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有益活动,采取各种方法拓宽预防渠道。常主任最后建议: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情绪方面或行为方面有什么变化,请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心理咨询,以便孩子更好地发展;如果孩子出现过分的孤独畏缩、思考奇异、感觉古怪等,有时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初期病症;假如情绪过分兴奋或低沉,且周期性变化,就要考虑是否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早期现象;有许多神经症,如焦虑症、强迫症、癔症等都可能在青少年时期发生,宜由精神科临床专家来诊断,并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计划。
(责任编辑:zxwq)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矛盾,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双方的感情就面临着一定的考验,如果不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两个人就会面临着分手的局面。可是分手后想忘却忘不掉怎么办?有多少人想在失恋后,来一杯忘情水让自己一了百了,可是现实生活中却要靠自己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