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哪些?可从家庭和学校教育、社会熏陶三个方面去探寻。本文将介绍一种比较有效地途径: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集体活动。通过集体活动,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并达到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
人大代表关注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状况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郭国庆代表说,目前中国约有21.6%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程度不同地存在问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郭国庆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前网络、影视中存在一些不健康内容,对缺乏辨别力的中小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网络上瘾后引发了青少年的安全焦虑和一些情感问题,诱发青少年的人格障碍。另外,在很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是空白点。一些家长重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关注不够。
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
1)厌学与情绪烦躁:厌学情绪严重,情绪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做事虎头蛇尾,自制力差。当其情感冲动时,不能正确对待和控制自己,尤其是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
2)性格缺陷: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自私狭隘,以自我为中心;自大自负,自以为是,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自卑怯懦,较为孤僻,做事忧柔寡断,唯唯诺诺。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开展集体活动
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解决心理问题的基础。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在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开展主题班会。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推动、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两极分化的局面。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的心理特点,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开始形成较强的凝聚力。
》》点击免费咨询,与专家面对面!《《
专家指出,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和教育要系统化,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升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要加强对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另外,家长要及时洞察孩子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发生孩子有异常行为多沟通交流,尽量避免用粗暴对待的方式,如果沟通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最好让孩子尽快接受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恶心段子刚流行那阵子,当甜汤端上来时,对着那些还没有恶心免疫力的听众,一边喝着甜汤,一边讲着“黄世仁与杨白劳”的故事,必然有一些人脸色发青地放下甜汤。此乐何及。可惜,恶心段子盛极而衰,近来乏有佳作,只有这个差强人意。说是一对恋人在林间浪漫约会,一个野人挟持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