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民心理专家简介,心理咨询服务费用多少,效果怎么样-给力心理

陈国民心理专家,陈国民心理咨询费用,陈国民心理咨询效果怎么样
文章榜第七

陈国民

在线
ID:10316 56岁 山东.青岛
600
咨询时价
签名 一生专注心理,只为带您走出黑暗,化茧成蝶!活成最好的自己!!
9长程个案
41%续单率
2.22性价比
168服务人数
600咨询时价
20费率/分钟
1057咨询时
301公益心
5.36个案率
45.5W 积分
27原创文章
432粉丝

服务范围

压力疏导 家庭矛盾 情绪管理 婚姻恋爱

服务评价

9.97分
好评(123) 中评(1) 差评(1)
10分 第15续单
2024-06-14 19:50
¥180
老师很好,很有耐心,很照顾来访者
10分 第5续单
2024-04-21 17:51
¥288
超级完美的!\n
10分 首单
2023-07-16 11:54
¥288
未填写评价内容
10分 第4续单
2023-06-14 21:18
¥288
未填写评价内容
10分 第3续单
2023-06-05 14:01
¥288
未填写评价内容
查看更多

专家详情

陈国民,男,博士,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业技术大校退役军官。从事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科学研究、心理成长训练20多年,累积大量咨询案例,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深厚,熟练掌握各种心理咨询技术,如精神分析疗法、人本主义疗法、认知疗法、催眠疗法、意象对话疗法、沙盘游戏疗法、萨提亚流派、聚焦技术、叙事疗法、危机干预、家庭系统排列(家排)、快速眼动疗法(emdr)、焦点解决短程疗法、格式塔(完形)疗法等。专长:1.亲子关系、子女教育。关系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有些孩子到了中学大学,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轻者与家长对抗、对立、冲突;重者不上学;更严重者抑郁、自残、自杀,还有的孩子在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出现问题,诸如学习消极被动、作业拖拉、不愿意上学、害怕上学、被同学欺负或欺负同学等。孩子出现的所有问题,“症状”表现在孩子身上,“病根”往往出现在家长身上。家长不是不爱孩子,而是爱的方式不对。家长教练就是解决家长爱孩子的方式,帮助家长学会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帮助孩子成长为最好的自己。2.青少年成长。解决青少年迷茫无助、胆小害怕、内向敏感、社交困难、受人欺负、爱哭口吃、上学恐惧、不爱学习、考试焦虑、沉溺游戏、叛逆打架、暴躁易怒、磨叽拖拉以及学业规划、职业发展等问题。3.婚恋家庭、亲密关系。解决纠结男女朋友选择、夫妻不睦、亲密关系矛盾冲突、外遇、相互伤害、幸福指数低、指责抱怨、家庭暴力、婆媳关系、两性关系、爱无力、对婚姻失望绝望等问题。4.广泛的压力及情绪管理。解决焦虑、抑郁、强迫、紧张、恐惧、过度担心、情绪不稳,安全感差、脆弱、易激惹、心境低落、对所有事物兴趣减少、无力应付等各种心理困扰。5.创伤治疗。化解失恋、外遇、小三、出轨、家暴、离婚、强奸、亲人离世、丧偶、失独、校园霸凌、破产、车祸、外伤、事故、癌症等重大事件造成的心理创伤、心理阴影,帮您打开心结,重新恢复正常生活。6.睡眠问题及失眠调节。人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质量好坏不仅影响夜间的睡眠状态,还影响白天的情绪、生活和工作,如果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疲乏、白天困倦,还可引起焦虑、抑郁、恐惧,导致做事效率低下,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等。我将通过谈话沟通、心理测试、放松指导、录音指导、躯体扫描、聚焦、正念等多种可靠、有效、无任何副作用的方法助您解决各种睡眠问题,彻底帮助您摆脱失眠的困扰。7.心理成长,人格完善。解决成长过程中造成的创伤、阴影、心结、受害者角色,社交困难、害怕、恐惧、暴躁、易怒、气场不足、努力得不到回报、无精神、无力量、无热情、无活力、内向压抑、皮肤暗淡、缺乏做事动力、办公室矛盾等问题。同时我也真诚的提醒您,心理咨询不是直接教您如何做,而是通过咨询师的陪伴、理解、接纳和共情,深入您的内心,给您滋养和关爱,让您内在获得力量,从而使您能够独立自主的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咨询过程,常常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完成的,有的需要3~5次,有的需要7~10次,有的需要10~20次。如果经济条件好,希望自我成长和人格完善,可能需要3~6个月,甚至1~2年,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就如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上升一样,心理问题的解决也是如此,信任度越高,内在的心理动力就会越强,咨询效果就会越好。所以,愿您信任我、选择我!我定会倾尽全力,助您活出更好的自己!服务理念:让天下没有难教育的孩子!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专栏文章

查看更多
微博 更多
  • 陈国民
    陈国民咨询师
    4天前
    关注

    每个人的内心,都犹如宇宙一般,既浩瀚无垠,又神秘莫测,还能量无穷。唯有不断探索,方能发现其美轮美奂,唯有不断体验,方能发挥其无限力量。

    每个人的内心,都犹如宇宙一般,既浩瀚无垠,又神秘莫测,还能量无穷。唯有不断探索,方能发现其美轮美奂,唯有不断体验,方能发挥其无限力量。

    0 3
    21349063 21312464
  • 陈国民
    陈国民咨询师
    11天前
    关注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以某种方式运行的"神秘宇宙"。只有不断接近、靠近,才能看清、看透,才能发现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0 2
    21350736 21349063
  • 陈国民
    陈国民咨询师
    15天前
    关注

    “第二只小鸡”源自美国科恩博士在《游戏力2》中的实验。实验发现,受惊的小鸡会通过身旁第二只小鸡来判断环境是否安全,若旁边有只镇定的小鸡,受惊吓的小鸡能更快复原。 在孩子教育中,这一概念被用来比喻父母的角色。孩子在成长中会遇挫折、挑战和创伤,父母若能有足够心力和心量面对,像那只镇定的“第二只小鸡”,就能更好地安抚孩子,激发孩子的力量和勇气。比如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而情绪不佳时,父母如果能保持冷静、平和,给予孩子理解、支持和鼓励,不焦虑、不抓狂,孩子就会从父母的情绪状态中获得安全感,从而更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困难。所以,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应该努力成为孩子身边的“第二只小鸡”,为孩子营造一个稳定、安全的心理环境,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第二只小鸡”源自美国科恩博士在《游戏力2》中的实验。实验发现,受惊的小鸡会通过身旁第二只小鸡来判断环境是否安全,若旁边有只镇定的小鸡,受惊吓的小鸡能更快复原。
 
在孩子教育中,这一概念被用来比喻父母的角色。孩子在成长中会遇挫折、挑战和创伤,父母若能有足够心力和心量面对,像那只镇定的“第二只小鸡”,就能更好地安抚孩子,激发孩子的力量和勇气。比如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而情绪不佳时,父母如果能保持冷静、平和,给予孩子理解、支持和鼓励,不焦虑、不抓狂,孩子就会从父母的情绪状态中获得安全感,从而更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困难。所以,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应该努力成为孩子身边的“第二只小鸡”,为孩子营造一个稳定、安全的心理环境,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第二只小鸡”源自美国科恩博士在《游戏力2》中的实验。实验发现,受惊的小鸡会通过身旁第二只小鸡来判断环境是否安全,若旁边有只镇定的小鸡,受惊吓的小鸡能更快复原。
 
在孩子教育中,这一概念被用来比喻父母的角色。孩子在成长中会遇挫折、挑战和创伤,父母若能有足够心力和心量面对,像那只镇定的“第二只小鸡”,就能更好地安抚孩子,激发孩子的力量和勇气。比如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而情绪不佳时,父母如果能保持冷静、平和,给予孩子理解、支持和鼓励,不焦虑、不抓狂,孩子就会从父母的情绪状态中获得安全感,从而更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困难。所以,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应该努力成为孩子身边的“第二只小鸡”,为孩子营造一个稳定、安全的心理环境,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第二只小鸡”源自美国科恩博士在《游戏力2》中的实验。实验发现,受惊的小鸡会通过身旁第二只小鸡来判断环境是否安全,若旁边有只镇定的小鸡,受惊吓的小鸡能更快复原。
 
在孩子教育中,这一概念被用来比喻父母的角色。孩子在成长中会遇挫折、挑战和创伤,父母若能有足够心力和心量面对,像那只镇定的“第二只小鸡”,就能更好地安抚孩子,激发孩子的力量和勇气。比如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而情绪不佳时,父母如果能保持冷静、平和,给予孩子理解、支持和鼓励,不焦虑、不抓狂,孩子就会从父母的情绪状态中获得安全感,从而更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困难。所以,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应该努力成为孩子身边的“第二只小鸡”,为孩子营造一个稳定、安全的心理环境,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0 5
    21347517 21346984 21348423 21349063 21349896
  • 陈国民
    陈国民咨询师
    15天前
    关注

    “牵着蜗牛去散步”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 故事内容是上帝给了人一个任务,叫人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蜗牛已经尽力在爬,但每次只能挪动一点点。人拉它、催它、吓唬它、责备它,甚至踢它,蜗牛仍然不紧不慢地往前爬。人在极端疲惫、懊恼之余,开始向上帝抱怨。后来人无奈只得任由蜗牛慢慢向前爬,却忽然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听到悦耳的鸟鸣,看到晶莹的露珠在树叶和草茎上闪烁。这时他才明白,原来不是他牵着蜗牛散步,而是蜗牛牵着他去欣赏美丽的风景。 这个故事常被用于教育领域,寓意着孩子就像那只蜗牛,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家长和老师应该放慢脚步,耐心陪伴孩子成长,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发展速度,与孩子一起感受成长过程中的美好。同时,它也提醒人们在生活中不要过于匆忙和焦虑,要学会放慢节奏,用心去感受身边被忽略的美好事物,体会生活的真谛。

    “牵着蜗牛去散步”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
 
故事内容是上帝给了人一个任务,叫人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蜗牛已经尽力在爬,但每次只能挪动一点点。人拉它、催它、吓唬它、责备它,甚至踢它,蜗牛仍然不紧不慢地往前爬。人在极端疲惫、懊恼之余,开始向上帝抱怨。后来人无奈只得任由蜗牛慢慢向前爬,却忽然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听到悦耳的鸟鸣,看到晶莹的露珠在树叶和草茎上闪烁。这时他才明白,原来不是他牵着蜗牛散步,而是蜗牛牵着他去欣赏美丽的风景。
 
这个故事常被用于教育领域,寓意着孩子就像那只蜗牛,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家长和老师应该放慢脚步,耐心陪伴孩子成长,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发展速度,与孩子一起感受成长过程中的美好。同时,它也提醒人们在生活中不要过于匆忙和焦虑,要学会放慢节奏,用心去感受身边被忽略的美好事物,体会生活的真谛。 “牵着蜗牛去散步”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
 
故事内容是上帝给了人一个任务,叫人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蜗牛已经尽力在爬,但每次只能挪动一点点。人拉它、催它、吓唬它、责备它,甚至踢它,蜗牛仍然不紧不慢地往前爬。人在极端疲惫、懊恼之余,开始向上帝抱怨。后来人无奈只得任由蜗牛慢慢向前爬,却忽然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听到悦耳的鸟鸣,看到晶莹的露珠在树叶和草茎上闪烁。这时他才明白,原来不是他牵着蜗牛散步,而是蜗牛牵着他去欣赏美丽的风景。
 
这个故事常被用于教育领域,寓意着孩子就像那只蜗牛,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家长和老师应该放慢脚步,耐心陪伴孩子成长,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发展速度,与孩子一起感受成长过程中的美好。同时,它也提醒人们在生活中不要过于匆忙和焦虑,要学会放慢节奏,用心去感受身边被忽略的美好事物,体会生活的真谛。 “牵着蜗牛去散步”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
 
故事内容是上帝给了人一个任务,叫人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蜗牛已经尽力在爬,但每次只能挪动一点点。人拉它、催它、吓唬它、责备它,甚至踢它,蜗牛仍然不紧不慢地往前爬。人在极端疲惫、懊恼之余,开始向上帝抱怨。后来人无奈只得任由蜗牛慢慢向前爬,却忽然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听到悦耳的鸟鸣,看到晶莹的露珠在树叶和草茎上闪烁。这时他才明白,原来不是他牵着蜗牛散步,而是蜗牛牵着他去欣赏美丽的风景。
 
这个故事常被用于教育领域,寓意着孩子就像那只蜗牛,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家长和老师应该放慢脚步,耐心陪伴孩子成长,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发展速度,与孩子一起感受成长过程中的美好。同时,它也提醒人们在生活中不要过于匆忙和焦虑,要学会放慢节奏,用心去感受身边被忽略的美好事物,体会生活的真谛。

    0 2
    21349063 21346984
  • 陈国民
    陈国民咨询师
    108天前
    关注

    心理成长犹如登泰山,当你达到中天门的时候,你看见从天街下来的人们,只能看出他们的那种感觉,但你无法想象得到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而当你跨过南天门,登上天街的时候,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会油然而生,令人感动。 心理成长亦如是,非亲身经历则无以言表,而经历过的人们则感受至深,以至于深信不疑,而后变得笃定、安定、淡定。

    心理成长犹如登泰山,当你达到中天门的时候,你看见从天街下来的人们,只能看出他们的那种感觉,但你无法想象得到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而当你跨过南天门,登上天街的时候,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会油然而生,令人感动。

心理成长亦如是,非亲身经历则无以言表,而经历过的人们则感受至深,以至于深信不疑,而后变得笃定、安定、淡定。

    0 0
  • 陈国民
    陈国民咨询师
    112天前
    关注

    在今天的孵化器课堂上,有同学分享了一个咨询案例,一个小学生,生活中有多个压力源,虽然每次咨询都能进入咨询状态,但每次来访者处理的压力源都不同,目前已咨询了4次,现实层面未见明显好转。疑惑是:这样咨询行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讨论后认为:这样咨询就行,应该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对于每一个压力源,理论上讲都需要咨询3∽5次甚至更多,特别是对于来自家庭成员的压力源,往往需要多次才能逐渐好转。像这样有4、5个压力源的,20次甚至30次能有较彻底的改变,就已经很不错了。 因为心理咨询是一个来访者疗愈、成长的过程,不像讲道理那样一、二个小时就能让来访者明白。当然讲道理固然容易让人明白道理,要想让人做到往往很难。 所以,选择心理咨询,就要像选择孵化鸡蛋一样,孵化条件再适宜,也得孵化19~21天,要想1~2个小时孵化出小鸡是不可能的。心理咨询亦然!

    在今天的孵化器课堂上,有同学分享了一个咨询案例,一个小学生,生活中有多个压力源,虽然每次咨询都能进入咨询状态,但每次来访者处理的压力源都不同,目前已咨询了4次,现实层面未见明显好转。疑惑是:这样咨询行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讨论后认为:这样咨询就行,应该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对于每一个压力源,理论上讲都需要咨询3∽5次甚至更多,特别是对于来自家庭成员的压力源,往往需要多次才能逐渐好转。像这样有4、5个压力源的,20次甚至30次能有较彻底的改变,就已经很不错了。

因为心理咨询是一个来访者疗愈、成长的过程,不像讲道理那样一、二个小时就能让来访者明白。当然讲道理固然容易让人明白道理,要想让人做到往往很难。

所以,选择心理咨询,就要像选择孵化鸡蛋一样,孵化条件再适宜,也得孵化19~21天,要想1~2个小时孵化出小鸡是不可能的。心理咨询亦然!

    0 2
    21339031 21297491
  • 陈国民
    陈国民咨询师
    123天前
    关注

    心理咨询时,咨询师要提供一个温暖、尊重、共情的心理环境,这应该是几乎所有心理咨询师的共识。与此同时,咨询师是耐心等待静待花开?还是主动出击促使来访者向更深层次探索? 在今天的孵化器课堂上,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了这个问题。 最后的答案是:既要耐心等待静待花开,又要不失时机地主动出击引导来访者向更深层次探索。 因为如果咨询师做不到前者,来访者就感受不到温暖、理解和支持,这当然不利于来访者成长。同时,如果完全不做后者,来访者可能"错失"一些成长的契机,导致成长速度过慢。

    心理咨询时,咨询师要提供一个温暖、尊重、共情的心理环境,这应该是几乎所有心理咨询师的共识。与此同时,咨询师是耐心等待静待花开?还是主动出击促使来访者向更深层次探索?

在今天的孵化器课堂上,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了这个问题。

最后的答案是:既要耐心等待静待花开,又要不失时机地主动出击引导来访者向更深层次探索。

因为如果咨询师做不到前者,来访者就感受不到温暖、理解和支持,这当然不利于来访者成长。同时,如果完全不做后者,来访者可能"错失"一些成长的契机,导致成长速度过慢。

    0 0
  • 陈国民
    陈国民咨询师
    133天前
    关注

    很多学习心理学的人,经常把接纳挂在嘴边,经常要求自己要接纳自己,经常劝别人要接纳自己。给人的感觉好像接纳是灵丹妙药,不管任何事情只要接纳就万事大吉了。 那么,接纳到底好不好呢?到底要不要接纳自己呢? 接纳当然好了。不仅好,而且不是一般的好,而是很好,极好。那么,要不要接纳自己呢? 问题恐怕不是要不要接纳自己,问题是能不能接纳自己。 其实,接纳自己,是一条艰辛的心路历程。这个心路历程是这样的:不接纳-接纳,然后下一个不接纳-接纳,接着再下一个不接纳-接纳,…,如此循环往复,很多个这样的不接纳-接纳,最终实现完全的、真正的、彻底的接纳! 那么,在这个心路历程上,是做到接纳更难?还是发现不接纳更难? 表面上看是做到接纳更难,其实是发现不接纳更难!! 在今天的孵化器课堂上,有同学在模拟咨询练习后反馈:咨询中发现原来自己还有不接纳的自己。 对于发现不接纳的自己,没有经历过心理咨询的人,往往会觉得是件不好的事情,但对于已经在心理成长道路上探索很多的人,则会觉得是件很好的事情。 因为,毕竟,只有真切地发现不接纳,才有可能真正地走向接纳! 在孵化器课堂上,这样的不接纳在学员身上不断地轮流出现,当然,跨过不接纳后的深深地接纳,也轮番登场。每一次接纳,都是一次突破,而每一次发现新的不接纳,则是又一次突破的开始。

    很多学习心理学的人,经常把接纳挂在嘴边,经常要求自己要接纳自己,经常劝别人要接纳自己。给人的感觉好像接纳是灵丹妙药,不管任何事情只要接纳就万事大吉了。

那么,接纳到底好不好呢?到底要不要接纳自己呢?

接纳当然好了。不仅好,而且不是一般的好,而是很好,极好。那么,要不要接纳自己呢?

问题恐怕不是要不要接纳自己,问题是能不能接纳自己。

其实,接纳自己,是一条艰辛的心路历程。这个心路历程是这样的:不接纳-接纳,然后下一个不接纳-接纳,接着再下一个不接纳-接纳,…,如此循环往复,很多个这样的不接纳-接纳,最终实现完全的、真正的、彻底的接纳!

那么,在这个心路历程上,是做到接纳更难?还是发现不接纳更难?

表面上看是做到接纳更难,其实是发现不接纳更难!!

在今天的孵化器课堂上,有同学在模拟咨询练习后反馈:咨询中发现原来自己还有不接纳的自己。

对于发现不接纳的自己,没有经历过心理咨询的人,往往会觉得是件不好的事情,但对于已经在心理成长道路上探索很多的人,则会觉得是件很好的事情。

因为,毕竟,只有真切地发现不接纳,才有可能真正地走向接纳!

在孵化器课堂上,这样的不接纳在学员身上不断地轮流出现,当然,跨过不接纳后的深深地接纳,也轮番登场。每一次接纳,都是一次突破,而每一次发现新的不接纳,则是又一次突破的开始。

    0 1
    21297491
  • 陈国民
    陈国民咨询师
    137天前
    关注

    有人问:在心理咨询中,当来访者流泪时,是不是就一定在疗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首先弄清楚什么是疗愈?疗愈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疗愈在心理学中是指个体在情感、心理或精神层面的创伤、困扰等得到缓解、修复,恢复心理健康的过程。 疗愈发生的条件至少有以下两点。首先是个体要有自我疗愈的意愿,愿意面对和处理自己的问题。比如一个经历过创伤事件的人,只有他自己想要走出来,疗愈才可能开始。其次是需要一个安全、信任的环境,让人能够放心地表达情绪。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在心理咨询中来访者流泪了,是不是就一定在疗愈呢?那就要看是否满足上面的两个条件了。如果满足,则完全有理由相信有疗愈在发生着,如果不满足,则不一定有疗愈。

    有人问:在心理咨询中,当来访者流泪时,是不是就一定在疗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首先弄清楚什么是疗愈?疗愈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疗愈在心理学中是指个体在情感、心理或精神层面的创伤、困扰等得到缓解、修复,恢复心理健康的过程。
 
疗愈发生的条件至少有以下两点。首先是个体要有自我疗愈的意愿,愿意面对和处理自己的问题。比如一个经历过创伤事件的人,只有他自己想要走出来,疗愈才可能开始。其次是需要一个安全、信任的环境,让人能够放心地表达情绪。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在心理咨询中来访者流泪了,是不是就一定在疗愈呢?那就要看是否满足上面的两个条件了。如果满足,则完全有理由相信有疗愈在发生着,如果不满足,则不一定有疗愈。

    0 0
  • 陈国民
    陈国民咨询师
    140天前
    关注

    在心理咨询中,疗愈是在过程中发生的呢?还是在关键节点发生的呢? 其实心理咨询的效果,类似于踢足球的进球。表面上看,进球的关键在于最后那一脚,其实我们也都承认这一脚之前的那几十分钟,也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心理咨询也是如此,在关键节点的领悟固然让我们兴奋甚至欣喜若狂,但更多的疗愈则发生于每次咨询的时时刻刻的感受、体验的过程之中。 所以,对于心理咨询,不论是咨询师,还是来访者,都要以平常心对待,只管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只要过程是对的是好的,结果一定不会差。

    在心理咨询中,疗愈是在过程中发生的呢?还是在关键节点发生的呢?

其实心理咨询的效果,类似于踢足球的进球。表面上看,进球的关键在于最后那一脚,其实我们也都承认这一脚之前的那几十分钟,也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心理咨询也是如此,在关键节点的领悟固然让我们兴奋甚至欣喜若狂,但更多的疗愈则发生于每次咨询的时时刻刻的感受、体验的过程之中。

所以,对于心理咨询,不论是咨询师,还是来访者,都要以平常心对待,只管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只要过程是对的是好的,结果一定不会差。

    0 0

顶部
私聊 语音呼叫
扫码下载APP
iOS版APP下载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