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心理
十年口碑经营
下载APP
匿名
2020-09-02 00:22:17
抱抱TA
男,大家都常说,狗不嫌家贫,我从小生活在市区但是消费却又是农村水平,我的家不知道怎么描述,城市的户口,农村的消费水平,我甚至觉得农村的消费水平比我家的还有高,毕竟我市的的某县城里的某村有几座山头种水果收入便是年收入十几万,相比我父母在城市里两个人月总收入共4800,这还要供我上高消费的大学,这样富贫差距导致我心理不平衡,我同学穿好吃好用好玩好家里却被评为贫困户,身上的名牌都顶好几套衣服裤子,而我作为一个城市户口的人仅仅只是能满足日常开销,若要是节假日出去游玩开销基本开软件套现支撑,我现在感觉在这种环境下生活消费,我十分压抑,倘若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我想不仅能接受这样的生活还能去适应这样生活,现在我在消费较高的环境下生活,每个周只有家里的生活费,没有什么零花钱,只要不是问家里要生活费,家里都不给什么闲钱,我现在20岁,单单只靠生活费度过同样的一天又一天,没有什么娱乐,生活也太没有激情了,这样的生活,仅仅只因为我是一个在校的大学生吗
7
2
516
王 宇
你好
曹春艳
你好,我猜想你的父母较为宠爱你。面对家庭这样的情况,你是否想过自己勤工俭学呢?
七友
可以兼职
匿名
首先在校兼职现在对我来说是在浪费时间,因为我现在是一个大三毕业生,因为需要做毕业设计还要做毕业准备的材料和企业的面试材料,其次是我们学校的兼职是一个小时6块钱工钱,一天做8小时还不到50,这是我为什么不做兼职的原因,还有就是我的父母,基本都不怎么跟我对话联系,唯独星期天或者周一的时候转生活费给我,之前也尝试与父母沟通联系,我爸总是自己讲完话就挂电话完全不在听我讲,我妈在电话里总是和我莫名其妙吵架,其实家穷也就算了,家里人带给我价值观和三观也有问题
太阳花
家里的环境那是你父母的事。你长大了可以创你自己的家庭环境
太阳花
再说人没办法选择出身,但是有办法创造自己的人生
龙凤
你好
更多内容 APP查看
男,17岁,说实话,我觉得如果没有钱,没有人看得上你,没有天上掉馅儿饼的好事如果有,那好事儿也不掉在你的脸上我们只有拼命的挣钱,拼命的去挣钱。就这样拼命的去挣钱,也供不上花呀去个医院都需要一万多块钱平时不病不疼还好说,生活费啦也没多少。一个月生活下来也就几千块钱。最多也再加上生活费,水费,电费,房费,书本费,杂费,还有平时吃,喝,拉,撒,睡,都需要钱。说实话,就是没有钱在这世界上什么都不是这个家庭,你只能用钱去衡量。这个社会,你也只能用钱去衡量。国家你也是必须用钱去衡量。我发现我们到处都需要钱。坐公交需要钱。坐地铁需要钱。坐救护车需要钱。回老家需要钱。房屋需要钱。吃也需要钱。睡也需要钱。拉也需要钱。我这个人缺少自信。但是最害怕别人说我坏话。可能我想的太多了。但是生活中处处都需要钱。没有钱什么都不是。所以普通人只能到处挣钱。就像我们一样,因为做了生意年年没有回家。在我们不做生意之前,我们是每到过年,每到中秋节,每到春节,每到生日的时候,每到劳动节的时候回一次。每到国庆节的时候回一次。有的时候,说不定国庆节回不去。说不定中秋节回不去。说不定暑假也回不去。总之,我们的邯郸待了十几年。总之,回家过年的次数还没有锅里的米多呢有的时候想在家住吧但是住不成。人家都是为了做生意。所以只能在邯郸租房子。人生活不易。但是他处处都需要钱。打官司需要钱。做份凉皮儿都需要钱。吃个米线都需要钱。从支援做生意的,难道人家都没有回家吗?可能做烟酒的不回去。因为一到过年,他就忙起来了。就跟我们一样打气球。每到过年,每到节日的时候忙起来喽去年疫情咱就不说了,疫情没法回去,但是进了好多货。最后一听说疫情全都放家啦!气球也没卖出去,父母本来说今年没人打球了就回去谁知今年来了个疫情。弄的人们鸡飞狗跳。前后也没有回老家过年可能生日的时候,回去过一次。他又回来了,但是回不去了。我们正在挣钱,虽然挣钱很辛苦,但是爸爸妈妈还是给足了我们,但是呢,挣钱呀有很多种,但是过年的时候呢我们回不去家,[流泪][流泪][流泪]人呀处处都需要花钱,比如吃喝拉撒睡,他都需要花钱,还有房费,书费,电费,生活费,平时,这些年来我们只回老家过年的时候也没有几年,剩下的时间我们都在想办法挣钱,有一天,我的爸爸问我,咱们啥时候能盖一个房子,我说那我们只有攒钱了,把不该花的就省下来,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啥好的注意来,有一年我们家为了我花了不少钱
女 爸爸,为什么我们那么努力还这么穷? 电视剧《黑冰》里,王志文饰演的郭小鹏说: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他们残酷地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最高层的人,可以最大程度的享受物质和精神的供应。 随着层次逐渐递减,最底层的人所拥有的物质能量,通常只能勉强维持他们的生存,精神供应几乎为零。” 有人呼风唤雨,享尽荣华富贵;有人贫病交迫,尝遍人间冷暖。 这就是贫富差距。 13年前,我刚上大一。 一个周末,我和几个女同学约好去东湖磨山游玩,我正研究怎么倒公交车时,一个家在本地的同学说,不用查了,等下我爸爸的司机会来接我们。 不一会儿,一辆黑色广本轿车停在我们宿舍楼下,同学轻车熟路地招呼我们上车,她的表情恬淡而自然,毫无炫耀的意思。 这是我19岁生命里第一次坐小轿车。 那一瞬,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贫富差距。 我老家是红安,在外我们喜欢说是黄冈人,因为黄冈名气响亮些。2005年时,我家还没有一个亲戚有私家车。 从我们村去镇上,我都是步行,20多分钟,从镇上去县城,坐班车,5块钱,从镇上到武汉,坐大巴车,25块钱左右。 到武汉上大学,平时出行都是公交车,从不敢打出租车,虽然那时候起步价还是3块钱。在东湖游玩后,同学带我们逛街买衣服。 她们对艾格、美特斯邦威、以纯这些品牌如数家珍,我却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局促不安。 同学喊我试衣服,我赶紧摆摆手,“你们试吧,我帮大家看着包。”后来,我们又去kfc。同学们买了薯条、汉堡、鸡块、可乐等。我什么都没买,默默地从包里拿出早上买的一个馒头。 这里的东西太贵了,我一个月只有300块钱生活费,可得省着花。那个同学看我啃干馒头,就不动声色地从包里拿出一瓶雪碧,悄悄地递给我。那年,她只有18岁,能这么体贴、顾及别人感受,实属不易。 她家境优越,父亲是高知,母亲从商,良好的家庭背景让她自信爽朗,充满阳光。在我眼里,她就像盆栽里一朵娇艳的玫瑰花,明媚动人。而我呢,就像生长在野地里的一株狗尾巴草,灰头土脸。 物质的匮乏、生活的贫穷让我异常节俭、极度自卑。当宿舍同学用mp3练习英语听力时,我只能利用没课的时间去机房练习,因为一个mp3要200块钱,买了mp3我就要饿肚子了。 当同学们计划暑假去新东方培训英语四六级、雅思、小语种时,我默默地整理好行李,倒两次公交车去餐厅打工,虽然一个月工资只有600块,却可以维持我两个月的基本生活。 当同学们积极投身各种协会开阔眼界,锻炼口才,积累人脉资源时,我在用高考的劲头准备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我每学期都必须拼命考专业第一,只有这样才能拿到最高奖学金,才不用为下一年的学费发愁。 8000块钱,对于有些城里孩子来说,也许只是一次出国旅行、一台笔记本电脑,但对于我来说,它是八九千斤稻谷,码起来是八九十蛇皮袋,堆起来是高高的一堵墙。 每一颗稻谷,从播种、移栽、除草、施肥,收割到脱粒,都浸润了家人的血汗。当同学在股市投入2万块钱试水时,我在毕业前夕,用国家奖学金还了国家助学贷款。 同样是学经济学出身,哪怕我成绩比他好很多,理论知识比他掌握得更牢固,但是,那一刻,我知道: 在未来,他会把我狠狠地抛下,因为贫穷限制了我的思维和胆量,我没有拿钱去赌的资格。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一名在校大学生借高利贷炒数字货币期货,负债十几万,最后被迫辍学,被债主逼债,亡命天涯。 这个故事让我震惊,也让我反思,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要形成怎样的金钱观,才能不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迷失? 老话说,小富靠勤,大富靠命。 小时候,我问爸爸,为什么我们家这么辛苦种这么多田地,却仍然贫困,而邻居家似乎不种庄稼,靠赌博、搞些副业,却经常有肉吃? 爸爸回答说,虾有虾路,蟹有蟹路。 每个人都有自己谋生的本领,我赚不了那些轻松钱,只知道种地卖苦力,做一点,得一点,穷人输不起,但是只要勤快肯干,我们不会一直穷下去。 20多年过去了,“穷人输不起”这个观念在我脑海里根深蒂固,形成了我朴素的价值观:要脚踏实地,不可投机取巧赚快钱,也形成了我保守的金钱观:我可以不赢,但是我不能输。 于是,几乎一切有风险的投资行为都被我自动过滤屏蔽掉,小到买2块钱的彩票,大到买股票、基金等理财产品。我知道,我的保守决定了我们不会大富大贵,但是也同样规避了风险。 2014年股票大涨时,老公想拿我们仅有的几万块钱积蓄去炒股,我死活不同意。那段时间,他天天念叨着他的同事们今天赚了多少,明天又赚了多少,十分惋惜自己没能进入股市。 后来,股灾来临,他好几个同事不仅把赚的钱输进去了,还把本钱也蚀了,有一个同事还卖了房炒股,最后血本无归,妻离子散。后来,老公说,幸好我坚持不让他炒股,才压制住他赌徒的心理。 我说,我们靠着工资过活,得钱不容易,不能指望钱生钱,发大财,但我们输不起,一旦输了,我们可能明天就要露宿街头,孩子的奶粉,父母的医药费就都没有着落了,我们不能冒这个险。 为什么最近裸贷、借高利贷炒币、赌博的事情层出不穷,上演了一场场悲剧故事? 也许,就是年轻人的金钱观、贫富
(匿名)
女 想起我小时候,老师开玩笑跟我说你不要总分考第一,你要每门功课第一,让我爸给我买双名牌鞋。现在觉得那时候自己太不懂事了,我知道我爸肯定买得起,但我爸一分零花钱不给我和弟弟,那时候我爸收入很可观的!上高中时我爸告诉我自己一个月才挣八百,要我不要乱花钱,那时候我同学妈妈当保姆都挣1500,同学同情我可怜我,经常帮助我,我还自卑了,现在觉得名牌鞋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自己能消费得起多少就消费多少的,孩子也不能惯。自己舒坦心里也能接受。
(匿名)
男 我出身普通家庭,在大西北,刚工作不久,收入微薄,从小到大都没钱的原因,导致现在花钱很细微,买东西总要货比三家,找性价比最高的买,有时候为买一个东西会犹豫不决,有时候为了一时快活把钱花了,之后就很后悔,很难受,舍不得为自己花钱,改怎么去改变
(匿名)
女,29岁,我有时候想想我爸爸也挺节省的,一个人供完了两套房车弟弟和自己的。还供着一个上高中的妹妹,一个人兼职几个学校跑干了整整十年,退休了还准备干份兼职把工资攒起来给弟弟。奶奶经常说我花钱大手大脚,弟弟一个男孩子很抠门。舍不得花钱。我奶奶更是一年能做到不支出一分钱,想到这些就觉得他们绝了,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我是消费扩大内需给国家做贡献了!
(匿名)
女,18岁,家里没房没车,然后我的高中学校也是那种很偏僻的地方,我们老师经常说我们,因为我们这些学生大多都穷,他说我们大部分家里都有一套房子,但是我家什么都没有,而且我家也挺穷的,就是买什么东西,买拼夕夕十几块东西都要掂量一下那种,我从小都没见过什么世面,第一次是小学的时候去同学家做客,她家就是那种很普通的城里的一套房子我却觉得特别豪华,然后我住过乡下那种烂房子,具体我已经记不清了,因为现在政府资助刷了白漆,以前是那种烂墙,然后我记得小时候还喜欢在墙上刻字,后来去城里就一直住出租屋,然后我性格一直都很敏感内向,也尽量不去在乎穷什么的,然后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老师总是吐槽我们家里穷,说我们父母都没出息难道我们也要没出息影响下一代吗,他说我们会像我们的父母一样给不起孩子更好的资源和生活,说我们很难做到翻身什么的,然后跟我们说他们给孩子到处旅行花的钱,培养孩子花的钱,还有给孩子存的买房子钱……一是让我觉得卑微抬不起头(父母被骂没出息我们还必须点头承认,而且受到的教育告诉我们确实是这样)二是我本身就没见过太多没什么目标(我去过大城市,只觉得害怕陌生,觉得光鲜亮丽的人太多,而我连和他们在同样的地方生活的资格也没有),对我们这些穷人家的孩子来说,网络就是我们的精神世界,好像只需要吃饱有住的地方就满足快乐了。至于孩子,我真的没有哪个阶段是快乐的,我怕我的孩子也这样痛苦,因为我什么也给不了t,还有就是,我自认我小时候是个乖孩子,胆小怕事安安静静,但是现在所有人都说内向不好,觉得是性格缺陷,表面上不会这样说,但是都会迂回地表示:虽然说内向没什么,但我还是觉得外向好,不要太内向要不然你怎么和别人交往呢
(匿名)
男 我消费比较高,家人和身边人对我都有看法,可我一直都这样也改变不了,我没有钱,但,一直收入多少钱就消费多少钱,家人不需要我的钱,我的烟,酒,茶穿的啥都得好的,我这么做也不知对错,我身边的人比我有钱人多的多他们生活太一般。望老师给指点。
女,30岁,姑姑家姑姑姑父退休一年15万有,两个哥哥年收入20万有大嫂20万有全家年收入75万这样的家庭在中国少见了应该。我觉得大多数人还是我家这种的。可是有钱也是那样过一天,没钱也是那样过一天。人都不能活200岁啊
(匿名)
男,28岁,请帮忙看一下严重吗,提问内容不少于二十个字真烦人
(匿名)
男人本色,真的吗?心里憋着好多事,压力挺大的,唉
(匿名)
首页
心理咨询
倾诉热线
论坛
心理测试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问题索引
|
文章索引
|
微博索引
|
资讯文章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问题列表
/
2020
/
0902
问
男,大家都常说,狗不嫌家贫,我从小生活在市区但是消费却又是农村水平,我的家不知道怎么描述,城市的户口,农村的消费水平,我甚至觉得农村的消费水平比我家的还有高,毕竟我市的的某县城里的某村有几座山头种水果收入便是年收入十几万,相比我父母在城市里两个人月总收入共4800,这还要供我上高消费的大学,这样富贫差距导致我心理不平衡,我同学穿好吃好用好玩好家里却被评为贫困户,身上的名牌都顶好几套衣服裤子,而我作为一个城市户口的人仅仅只是能满足日常开销,若要是节假日出去游玩开销基本开软件套现支撑,我现在感觉在这种环境下生活消费,我十分压抑,倘若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我想不仅能接受这样的生活还能去适应这样生活,现在我在消费较高的环境下生活,每个周只有家里的生活费,没有什么零花钱,只要不是问家里要生活费,家里都不给什么闲钱,我现在20岁,单单只靠生活费度过同样的一天又一天,没有什么娱乐,生活也太没有激情了,这样的生活,仅仅只因为我是一个在校的大学生吗
给力心理APP
免费公益心理咨询平台
长沙给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4006375号-3
×
举报
涉黄举报
涉政举报
涉恐举报
扫码下载APP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