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心理
十年口碑经营
下载APP
匿名
2021-01-22 15:57:57
抱抱TA
女,30岁,我们当前的教育却面临着棘手的困境,社会环境变化巨大,不管家长愿不愿意孩子都会被周围的世界影响,价值观、成熟度、见识度相比较上一代有非常明显的进步。 父母老师等教育者则都是年纪较大思想比较保守的人群,他们的思维和外部世界呈现出来的思维不一样,不一样就会产生冲突,而冲突会导致痛苦,可这个痛苦的承担者很不幸,是我们的孩子。 青少年教育专家陈默老师,经过20年的大量观察,总结为一句话:中国的孩子已经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没跟上。 过去,我们的努力和目标,是为了生存。只要能吃饱穿暖,就会觉得满足和快乐。 可是,00后的孩子从出生起,就不再需要为了生存而担忧。 按照马斯洛的经典层次需求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也就是说,如今的孩子,早就跨越了最低的生理、安全需求,发展成了对爱和归属、尊重、和自我价值的需求。 中国孩子变在这三点,家长需要多注意 ①当代儿童面临更多孤独 80年代起,中国独生子政策,一家只有一个孩子,那么每个孩子就面临着6个大人的爱,与曾经多子女的家庭结构完全相反了,现在孩子的特征就像笼子里的小鸡,每天有人好吃好喝的喂养,可是两周后,小鸡莫名其妙的死了,就是因为小鸡太孤独了。 ②孩子更独立,表达需求很高 以前一个家庭有好几个孩子,孩子们互相之间有说不完的话,所以当大人说话的时候,就算不让孩子插嘴,他们也不会觉得哪里不对劲。 但是在现在的家庭里,孩子身边几乎都没有兄弟姐妹,三口之家是标配,要是对孩子说“大人说话,你插什么嘴”,孩子会觉得非常难以理解——凭什么你们说话,我不能说? 这种变化同样来源于现在的社会变化,
亲子
之间的沟通交流更需要平等的地位,孩子的话语权要求很高。 但孩子毕竟年龄较小,有时候思维不够成熟,这种对话语权的强烈要求,在大人眼里就像是在顶嘴,在叛逆。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孩子就应该是听话的,顺从的。 ③更加容易变得
焦虑
孩子在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以前,其实非常看重父母的情绪和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如果父母时刻处在
焦虑
中,那孩子必定会疲惫不堪。 过度
焦虑
、疲惫就很容易犯错,导致父母和孩子用过多的资源去解决当下的问题,无法长远规划。 就像有的家长,孩子如果考得好就很开心,并给予孩子爱和奖励;如果考得不好,则给予冷漠和惩罚,这种方式会给孩子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
21
13
491
获得公益心:
王金波
您好
心语❤️
你好
匿名
你好
法律心理咨询
[微笑]
爱尚·家༒源铭
你好
林芳
你好,老师和家长需要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才可以真正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王金波
您好!刚刚看完您所有的描述,孩子最初的老师就是家长,就是父母! 所以每个人的启蒙老师不是别人,就是父母。
王金霞
您好,感知家人的爱与生活的美好,生活才会充满阳光,感受到温暖,保持这样的状态!
王薇
你好
王薇
家长更应该注重孩子内心的饱满。而不是只看成绩
上善若水
你好
金月玲
您好
魏巍
你好
心灵救赎
[爱心]
梓曌
倾听者,就像是风拂过少年的脸;雨滋润过大地,润物细无声;又像是一座电话亭,为人群中的你暂避风雨。雨过天晴,仿佛从来不曾相识!
宋老师❤
你好
香雪解忧
说的有理
王 宇
你好
刘彦庆
您好!一切心理现象的背后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解心语
你好,说得很对谢谢你的分享,涨知识了,[强]
龙凤
你好
更多内容 APP查看
男,42岁,看到不少孩子与父母沟通困难,孩子自私,青春期叛逆严重,可能这是这个时代,孩子的共性。现在的孩子,出生后就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宠爱中成长,生活条件的优越,在家被宠爱的地位,其实是我们家长从小教孩子自私。长大后就会认为全世界都应该像爸爸妈妈一样疼他爱他,稍微不如意就会抑郁,寻死觅活。 我们家长应该反思,这样我们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三十年前,都会说谁谁家有钱,看把孩子给惯的。现在好像反过来了,越是有钱人家,越是会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反而是普通家庭却在培养富二代。
女,《为孩子们发声之“反传统反孝道”》(四年前的文章) 我对把孩子当作”养老工具”的现象,感到非常悲哀,对一些粗暴的教育方式深恶痛绝! 比如:父母气急败坏的说“你这么不听话,我养你有什么用?”,“我当初为什么要生你?”,“你这个白眼狼,我算是白养你了!” 那么当初为什么要”生你”呢? 因为人类有对死亡和衰老的终极恐惧,为了减少恐惧,而有计划的生育,以保证有人养老,和让生命得到延续。 人是趋乐避苦的,并没有什么意愿去做很多事情。选择生育孩子,事实上是给自己找了个大麻烦,但恐惧是最大的推动力,所以生儿育女成了人们最重要的人生大事。 ★★★ 说到这,我需要解释一下,我反对的只是教育方式,而不是生儿育女这个行为。 绝大部分人都是在为人父母后,体会到了自己父母当初的不容易,而我正相反,是在为人母后,体会到了孩子的不容易,和父母们在利益推动下的急功近利和心口不一。 为了保证(养老)工具的正常运转和不断增值,养育者们是煞费苦心,但常常适得其反。 他们擅长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的自由,折断孩子的翅膀,试图让孩子丧失自由独立意志,按自己的完美设想去生活,以减少“工具”失控的可能性。 在孩子还未独立之前,父母就是他们人生中遭遇的第一个不可抗力。 在传统家庭中,父母只能保证孩子的肉体生存,却难以给孩子心灵上的滋养,甚至是对孩子心灵摧残。 残酷的现实是,孩子的心灵被摧残了,父母们根本意识不到,不会轻易放弃不恰当的制约行为,只会不遗余力的继续朝”目标”迈进。 而心灵被摧残的结果是: 没有安全感,过得不快乐,甚至内心非常痛苦,会做出很多让别人痛苦的事,甚至是毁灭性的行为。 ★★ 那些总抱怨孩子不听话的人,我也能理解。因为: ☞听话的孩子,是他们内心秩序的”守护者”,是感到舒适安宁的一个前提。 ☞不听话的孩子,是他们内心秩序的破坏者,会让他们感觉到将要被恐惧吞噬的”恐惧“。 在恐惧的推动下,人吃人都是有可能的,又何况绑架孩子自由的这种功利而粗暴的教育方式呢。 我其实很理解这种现象,但还是想要为孩子们发声一下,至于发声效果如何,我不去想象和期待。 最后我想许个愿:愿亲人之间不再互相伤害!
(匿名)
女,1岁,《有感于“中国教育”》 2020-7-311:39 一开始我(孩子)很爱这世界,想要知道十万个为什么,你说你忙你累你心情不好,给了我十万次敷衍。 一开始我是很自信很勇敢的,想要得到你们的肯定,但我得到的几乎全是否定。 你说我这不好那不对,这不行那又错了,这点讨嫌那点讨厌,这点糟糕那点简直该死。 丰衣足食有何用? 一切还是那么艰难! 锦衣玉食有何用? 人生还是那么灰暗! 拼博真的管用吗?幸福到底是什么? ——孩子们真的太难了! 你们折断了我的翅膀,又催促我飞翔。 我努力了,却飞不起来,你们说我没用,废物-个。 我尝试了,却不肯继续努力,你们说我没志气,不像个人。 我知道我飞不起来,连尝试都不敢了,你们说我无用至极,不配活着。 这或许就是青春期孩子的感受。 青春期的孩子太难了!但是很勇敢! 人生没有几次勇敢,青春期过后,或许人将不再勇敢。 人活着的最低动力是为肉身这个有机体负责,为了活下去,人会妥协,不再勇敢,变成为别人谋"幸福”的机器,而长久的忘记了自己的“幸福”是什么。 或许幸福就是用毕生努力去成全“别人的幸福”。 这就是成人对孩子的期待,这就是成人世界对孩子的征服。
(匿名)
女,20岁,家庭对一个孩子的性格形成影响真的太强大了,以至于20岁的我还是没有办法摆脱。9岁,爸妈吵架吵得很凶,我在旁边哭得撕心裂肺,20岁的我碰到爸妈吵架的时候,条件反射一样眼泪还是会先流出来,不知所措,慌张又害怕,只想结束这一切。由于总是生活在气氛时好时坏的环境里,我特别没有安全感,很小的事情也会让我慌张,纠结,没有承受变动和灾难的能力,尤其是在处理家庭关系问题的时候,20岁的我和9岁的我没有区别。所以我在择偶的时候,觉得对方对我好就行了,没有别的要求,只想要一段稳定的被爱的关系。我知道我不是唯一一个,世界上一定还有很多人和我这样,所以说为人父母的啊,不是让孩子衣食无忧就算合格吧?如果我以后有孩子,我一定不会让他承受这些痛苦,哪怕单亲家庭我也不会让他缺爱。
(匿名)
女,14岁,我是一个懒人,什么都懒,感觉五分钟离开床就不舒服。但是也去医院查过了,医生说什么问题也没有。那或许是我的心理作用吧,每次做作业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身体一阵阵的不舒服。有的时候,我懒得对生活有什么想法。但是又会突然想想,要是我死了,是不是就不用为这些忧心了? 我是太阳星座双鱼月亮星座狮子上升星座处女,可能有的人会觉得星座根本不准。但我觉得,千人千色吧。我多愁善感胆子小,会幻想构建自己心中的世界。我控制欲很强,希望做领头的那个,但是我又很害怕后果,有的时候遇上强硬的人也会退缩。我很容易哭,不是我乐意的那种哭,是控制不住的,但我又很爱面子,把打了之后罚站的时候又会有很多客人来,我就会觉得细节很丢脸。我有洁癖,但相当于来说比较轻。但是每一件事情我都要做最好的,如果不行,我就不会去做。我会恶意揣测别人的一言一行,任何事情都会先往坏处想。我渴望做一个自由潇洒的恶魔,但我又总为世间万般苦难伤心 小的时候,家里人总是秉持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想法三天两头找理由打我。我以为别人也是这样过来的,直到上小学,我才知道别人的女儿都是捧在手心里的。 有的时候觉得自己与生俱来的自卑很可笑,幼儿园的时候觉得自己长得很难看所以被同学欺负了也不敢说。比我小两岁的小朋友已经会认字,而我的父母从来不教我,自己的名字是在上小学之后才会写的。幼儿园家长都是天黑了还不来借我,有时候先打了招呼院长会留我的饭,忙过头忘记了我只能饿着肚子等着。小学书包用的是别人送的男款书包。一年去公园的次数一只手指就数得过来,去了也只是给我拿十块钱坐旋转木马。五块钱的玩具不舍得给我买,说我只会拆玩具保护不好,而弟弟则是一周就添个新玩具,即使弄坏了弄不见了也没说什么。 这只是幼儿园时的一小部分的事情,长大后想起来却还是觉得委屈。 父母的陪伴只能说是让我知道我身边还有人的存在。还记得家在店铺对面二楼,四岁的我醒来的时候家里空无一人,我知道怎么去店里的路,但我却被反锁在家里,我记得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但我连座机的没有,更别谈找他们了。年幼的我在门口哭了好久,是邻居回家了的时候看见我隔着铁门在哭才联系我妈。 小的时候脑子有时候会突然断线,牛奶拿在手上下一秒就会掉在地上,拿东西的时候碰到花瓶碎了转头就会看到爸爸阴沉的脸,而他的铁棍下一秒就抽了出来…… 觉得没什么好觉得人生没意思的,那是因为想法不同,家庭不同,经历不同。 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活着的理由
(匿名)
我先说一下我的背景,就是我爸他是有点残疾,然后我们家也不是特别的宽阔,我也是一个很小的孩子,然后三岁的时候爸跟我妈离婚了,然后那时候我们家里面只有我和我爸爸 。我爸爸他,反正我觉得他很辛苦啊,他要养我还要养整个家的,然后,那时候我很疼我爸,很爱我爸,然后觉得我干什么都要以亲情为目的,亲情是我这一生中最最重要的东西,然后把我所有的感情都投入到这里面。 后来我爸给我灌输一种思想,就是说人在这个社会上面,就是要很强大,然后要好好学习,什么都不用干,然后那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 我上小学的时候是在城市里上的,我们家在农村,然后我爸供我上学很不容易,我也深深的知道这一点。但是,那时候我爸没有跟我讲那种思想,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觉得,学校没有什么,然后,就是小学的时候,我考的成绩很差,那时候跟班级里面同学差距拉开了,然后我就开始有点努力,努力起来,然后成绩又上去了,然后在这个班的中上游那种,然后就觉得我是一个成绩特别好的孩子,我就觉得我对成绩有义务。 小时候我还知道要孝敬我爸。我会那种,就是会在那里许愿,让我爸一直健康然后又,永到百岁的,但是后来我爸给我买了电脑,然后就一直打电脑,废寝忘室的打电脑,然后记忆力下降了,学习的一种关注了也下去了。其实小时候还是蛮正常的小孩子。我爸不在家,然后就会看电视,我又没有很多安全感,我就会跟别人玩一下,然后去获得一下自己跟朋友的好玩的那种感觉,我看电视会去扮演里面的人啊什么的,然后我爸那时候就觉得我这人有点奇怪。 就像是小孩子扮演一下电视里面的人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我的扮演就是,我会把门锁上饶吧,小伙伴们叫进来了,然后在那里装扮,让外面那些大人都看着,因为那门是有点透明的,他们可以看见,然后我就在那里,就装作仙女一样啊那样子。 我买了电脑之后啊,然后一直在打电脑,然后看小说写小说,然后我语文也蛮好的,到了初中之后,我的成绩也不是特别好,就是到了八年级成绩上去了。 我八年级期末的时候考了班级前七,然后就跟我爸说,我说我考的多好多好的,然后我爸让我谦虚点,然后我不要,因为那时候就是有种年纪轻,然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种感觉。我八年级期末的时候考了班级前七,然后就跟我爸说,我说我考的多好多好的,然后我爸让我谦虚点,然后我不要,因为那时候就是有种年纪轻,然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种感觉。后来到了九年级,然后我也是说我成绩很好,很好,然后老师很多都换了,只剩下一个老师没换,然后那时候,就是有种重新开始的感觉,九年级的时侯,我的成绩就是在第一次考试的时候突然落下去了,落到他们后面,根本没有八年级的那种超越的感觉,然后我就觉得我这个人很自卑,然后很不好,就是很讨厌我自己,然后就会觉得很想去死一死那种,然后就很讨厌学习。 非常的不好,然后那时候,我就是很讨厌我自己,很想要死,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思,现在我觉得,那种感觉其实很不好,就是,太注重学习了。但是我又知道,我觉得学习特别重要,我觉得学习是一个人在社会立足的根本,所以我很想学习,很想考的很好,但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学着学着就整个社交能力都不好了。 我不知道,我从小都不知道,别人为什么会有思想?为什么别人会有他们那种说话语气,为什么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我小时候觉得每个人的性格都一样啊,为什么长大之后就不一样?为什么我对待别人这样子,为什么他们对待我是那样子? 我不知道该怎么社交,我不知道跟别人怎么相处,我觉得别人说话为什么要那个样子,为什么要那样子惹我生气,为什么我总是想要对他们说的有些话发火,我觉得他们戳中了我的弱点,他们说的有些话,虽然他们听过去没有什么感觉,但是我听过去就是很痛苦。 我可以伪装成很有社交,很有头脑很智慧的感觉,但是其实我没有,我并不知道怎么跟别人相处,我只能,我只能来扮演一个很开心的角色,然后跟他们相处,我找不到我自己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 有时候,我总会莫名其妙的发火,我控制不住我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做?然后,我跟我爸一起的时候,我觉得是青春期,就是我跟我爸说话的时候,我总会想要反驳他,然后他只要有点教导我的意思,我就想反驳他,然后就会很气愤,然后跟他老是吵来吵去。 有时候我总是做了很错误的决定,虽然我知道那是错的,然后我爸告诉我要怎么做,但是,我就是,不想说他是错的,不想承认错误,不想跟别人低头,然后我就会一直坚持他,我就坚持他是对的。 我爸跟我妈很早就离婚了,然后后来我就是变得很不孝顺,很让我爸生气,然后我爸就会经常说我跟我妈一样,因为在我的观念里面我妈她是一个抛弃家庭的人,她是一个很坏的人,然后我爸就因为那些小事情,然后说我跟我妈一样,然后我就会觉得我爸很过分。 刚开始呢。我觉得我应该忍一忍,毕竟是我对我爸语气不好,到了后来,我就觉得我爸是我的仇人,我就觉得跟他没有什么好相处的,这个家庭是支离破碎的,我根本没有家的这种感觉。我想知道怎么社交。
(匿名)
女,人不能活在当下,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现在家里孩子2岁3个月了。在过去的两年多里,我感觉没有真正地关注到孩子的需求。因为有很多时候,我都是沉浸在自己的忧虑里,不能很好地排解自己的情绪。而且我本身的性格也是比较忧郁的那种。有的时候,就会不停地回想以前发生的、不开心的事情。有的时候,就担心未来会怎样……脑子里不停地为某些东西所困扰。还有的时候,有心无力,身体比较疲乏,没那么大精力为孩子付出。总之,就是自己活得不开心。这样的后果是:没办法真正地给予孩子。我印象深刻的时候有两次——有一次,我自己站在床边看手机八卦,孩子那时差不多6个月左右,她用那种渴望关注的眼神看着我。我的眼睛虽然看手机,但是余光也能捕捉到一部分,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继续选择看那些手机上吸引人眼球的、无聊的东西。过了一会儿,孩子眼看求我无望,无奈之下,自己含着手指睡着了。还有一次,孩子在公园里,那时有一岁多,手里捡了一个东西,她就仰着头,嘴里“呜呜”的,拿给我看。但是我当时就有些迟钝,我眼睛看向别处,完全没反应过来。倒是旁边的一个孩子她妈笑着说:“你妈妈不理你啊”。我也不知道是因为我天生感情淡漠、不够敏感?还是因为自己身体不好、没精力?去年一年,我自己带孩子,有很多不周到的地方。年底的时候,因为一些家事,我郁闷了一个月之久。那时候,我都失神极了,孩子在婴儿车里不停地召唤我,我沉浸在自己的忧虑里,视而不见。今年春节期间,孩子爸爸正式跟我开战,我更是自身难保,几乎没跟孩子互动过。今年上半年,孩子爸失业在家,心情不好,跟我也合不来,我们之间很多次冲突,很多次,孩子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好几次大哭。有的时候,闲下来,我就容易对那些手机短视频、娱乐八卦、电视剧片段上瘾,没去关注孩子。直到现在,我还是不能很好地处理心中的很多困扰。头一个,就是一直为某些往事伤心、烦恼。还有就是情感上比较缺乏,不但得不到想要的男人的爱,甚至连丈夫的爱,也……还有,主要是自己的原因,很容易不快乐,不能很好地活在当下,对生活、生命没有热情和动力,悲观、厌世,感受不到生命的美。容易沉浸在手机娱乐文章和电视剧视频里无法自拔。还有去年年底的时候,跟网友诉说心事,不停地打字聊天,也耽误看孩子了。孩子困了,没哄她睡觉,孩子独自走到床底下,坐在地下睡着了。还有一些类似的事情,现在想来,因为感觉自己没有给她足够的爱,所以现在心里很后悔。总是对自己现状不满
(匿名)
女 我的家庭是一个原生家庭,我今年12岁,但我觉得,我真的快撑不下去了,我的爸妈一点也不理解我,没有人能理解我,我在这个家里感受不到快乐。我和他们经常吵架,我们家庭也经常吵架,爸爸和妈妈吵,爷爷和奶奶吵,妈妈和奶奶吵,我和他们吵。我的父母……一点也不讲理,经常骗我,偏袒哥哥,我是个女孩,他们的三观简直,女孩子就应该做家务,男孩子就不能做吗?明明种种细节都能看出来,他们就是不承认,说不过我就说我顶嘴,仿佛自己有什么优越感,他们一点也不会做父母。我天天被骂,天天被骂,我真的快要疯了,我都已经绝望的,失望的看着他们了,他们还觉得我是在犯浑,我抓狂啊,我大叫啊,抓头发,结果得来的只有我爸的打,让我跪在地上,我没办法,我无能为力。每次吵架后,他们若无其事,我一个人躲在房间的角落里哭,他们甚至不让我在他们面前哭,我躲在窗帘后面,妈妈问我为什么窗帘后面有纸。我写了很多东西在备忘录里,就算他们看见了,只会把我骂一顿,虽然感觉道德绑架这个词不太合适,但我想不出来其他形容他们的词了,我无法用语言表达。后来我慢慢发现,其实我是一个自卑的人,甚至还有社恐。不知道我为什么装得那么像,我自己都信了,但是每次上课老师点名我心总会跳得很快,脸也会涨得很红,虽然那题我会,我不喜欢自我介绍,做公交车不敢喊停,不敢讲价,不敢麻烦别人做事。有时候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就像身体被什么压住了,但又总感觉自己很高,这件事经常发生在上课,还有眼睛有时会突然,怎么也睁不开,一睁开就感觉想要闭上。从小他们就觉得我是个乖孩子,我注定会学习好,但我不快乐,我开心不起来,我只好从手机中寻找快乐,但是他们却总想剥夺我唯一的快乐,我从小学玩到现在的朋友,他们不让我和他玩了,原因是看到她和一个男的走在一起,其实我感觉我唯一的朋友就是她了。我在网上不过打游戏刷视频,每次我一拿手机就说我在打游戏,总会夸张的告诉老师,总想让我丢脸,把我的糟糕事说出去,给他人取笑。我爸,感觉他不会做人一样,有时候真的恶心,表里不一。我喜欢晚上坐在窗户前,有时候会坐在窗户边,想跳,不敢,我拿过刀,走在马路中间,不敢,我怕我奶奶。我真的已经绝望了,他说什么我都觉得烦,我忍不住抓狂,但我又有什么办法,这些长篇大论我该说给谁听,谁愿意听,。还有,他们总喜欢偷看我隐私,总觉得我做了什么对不起他们的事,一副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的样子。 我觉得自己没什么用,现在上这个网课,对于我这么不自律的人,学习跟不上,作业一大堆,全抄答案,还有12天就要开学了,作业还什么都没写。他们一点也不关心,因为他们什么也不知道。我能在我妈面前光明正大的摆拍体育,抄答案,抄听写,他们不懂,找他们签字也不问为什么,我懒得找他们听写。现在班上的,感觉没什么可以交的朋友,都是在有事的时候找我。没人理解我,甚至我戳我痛处,而我总是很善良,或许这是自卑。 我,不想在这里。
(匿名)
男,17岁,17岁我上八年级我打工警察会警报吗????
(匿名)
女,15岁,我已经很努力的在改变了,挥之不去的仍然在 我能很明显的感觉到我的心理问题 已经伴随我很久了…
(匿名)
首页
心理咨询
倾诉热线
论坛
心理测试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问题索引
|
文章索引
|
微博索引
|
资讯文章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问题列表
/
2021
/
0122
问
女,30岁,我们当前的教育却面临着棘手的困境,社会环境变化巨大,不管家长愿不愿意孩子都会被周围的世界影响,价值观、成熟度、见识度相比较上一代有非常明显的进步。 父母老师等教育者则都是年纪较大思想比较保守的人群,他们的思维和外部世界呈现出来的思维不一样,不一样就会产生冲突,而冲突会导致痛苦,可这个痛苦的承担者很不幸,是我们的孩子。 青少年教育专家陈默老师,经过20年的大量观察,总结为一句话:中国的孩子已经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没跟上。 过去,我们的努力和目标,是为了生存。只要能吃饱穿暖,就会觉得满足和快乐。 可是,00后的孩子从出生起,就不再需要为了生存而担忧。 按照马斯洛的经典层次需求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也就是说,如今的孩子,早就跨越了最低的生理、安全需求,发展成了对爱和归属、尊重、和自我价值的需求。 中国孩子变在这三点,家长需要多注意 ①当代儿童面临更多孤独 80年代起,中国独生子政策,一家只有一个孩子,那么每个孩子就面临着6个大人的爱,与曾经多子女的家庭结构完全相反了,现在孩子的特征就像笼子里的小鸡,每天有人好吃好喝的喂养,可是两周后,小鸡莫名其妙的死了,就是因为小鸡太孤独了。 ②孩子更独立,表达需求很高 以前一个家庭有好几个孩子,孩子们互相之间有说不完的话,所以当大人说话的时候,就算不让孩子插嘴,他们也不会觉得哪里不对劲。 但是在现在的家庭里,孩子身边几乎都没有兄弟姐妹,三口之家是标配,要是对孩子说“大人说话,你插什么嘴”,孩子会觉得非常难以理解——凭什么你们说话,我不能说? 这种变化同样来源于现在的社会变化,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更需要平等的地位,孩子的话语权要求很高。 但孩子毕竟年龄较小,有时候思维不够成熟,这种对话语权的强烈要求,在大人眼里就像是在顶嘴,在叛逆。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孩子就应该是听话的,顺从的。 ③更加容易变得焦虑 孩子在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以前,其实非常看重父母的情绪和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如果父母时刻处在焦虑中,那孩子必定会疲惫不堪。 过度焦虑、疲惫就很容易犯错,导致父母和孩子用过多的资源去解决当下的问题,无法长远规划。 就像有的家长,孩子如果考得好就很开心,并给予孩子爱和奖励;如果考得不好,则给予冷漠和惩罚,这种方式会给孩子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
给力心理APP
免费公益心理咨询平台
长沙给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4006375号-3
×
举报
涉黄举报
涉政举报
涉恐举报
扫码下载APP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