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心理
十年口碑经营
下载APP
匿名
2021-01-30 15:31:40
抱抱TA
女,29岁,「全球第一大癌」盯上了中国女性,我们该做些什么? 原创 张渊、小羊 丁香医生 前天 乳腺癌首次超过肺癌 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全球最新癌症数据。 数据显示,2020年,预测全球新增癌症人数共计1,929万人。其中,中国以23.7%的占比,成为全球癌症新增人数最多的国家。 大约每4名新增癌症患者中,就有1名发生在中国。  此外,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点是,在癌症分布类型上,乳腺癌新增人数达226万,约占新发癌症病例的11.7%。 这是乳腺癌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因为烟草的广泛使用,以及空气污染、油烟、燃料等问题,肺癌一直以来都高居癌症榜首,并且男女均可发病。 而乳腺癌患者超过99%为女性,也就是说,易感人群大约只占全球总人口的一半,但新发病人数居然与肺癌相当,这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 为什么有那么多女性患上了乳腺癌?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降低乳腺癌风险呢? 发展中国家 乳腺癌发病率在快速上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数据,全球有226万新发的乳腺癌患者,其中19%在中国。 虽然在中国的数据中,乳腺癌还没有到达「第一」,但它的发病率确实在过去十几年中快速上升。  不同国家,乳腺癌的发病情况有明显不同。 发达国家,例如英国、美国、瑞典等,乳腺癌的发病率普遍较高,它们的快速增长主要发生在1980到2000年代,目前进入了「稳定状态」。 我们的邻居日本,作为老牌发达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在快速增长后,出现放缓或回落。 发展中国家,虽然乳腺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些年出现了明显的快速上升。 除了中国以外,其他发展中国家,例如越南、印度、巴西等,乳腺癌的发病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12
9
629
获得公益心:
匿名
乳腺癌发病人数快速增加只是一个结果,它的背后包含了遗传、环境、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危险因素增加导致乳腺癌发病增多乳腺癌的发生和各种危险因素关系密切,可以大致分为「不可控的」和「可控的」两大类。➊不可控的因素年龄增长,是所有癌症的重要原因,乳腺癌也不例外。过去几十年来中国老龄化日益严重,这或许会增加中国乳腺癌发病人数。而具有乳腺癌易感基因,以及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更高。图片此外,致密乳腺组织的女性有更高的乳腺癌风险,也使得乳腺癌更不容易被发现。在中国,大约有一半的女性乳腺组织为致密乳腺组织,尤其要重视乳腺癌风险。(乳房由纤维腺体组织和脂肪组织组成。脂肪少、腺体多的乳腺属于致密型腺体。)图片在乳房X光检查中,乳房密度百分比越高,患乳腺癌的风险也越高图源:dceg.cancer.gov➋可控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埋下了乳腺癌的隐患。最常见的可控因素有:超重或肥胖。目前,接近一半的中国人群存在超重和肥胖问题,而高脂肪类饮食、运动量过少等不良的生活方式,让肥胖问题愈加严重。烟草和饮酒。烟草和酒精,都是明确的一类致癌物。即使是被动吸烟的中国女性,也可能比在无烟环境中生活的女性,增加30%~60%的乳腺癌发病风险。精神压力。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给很多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精神压力可能导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间接影响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此外,使用特定药物(例如激素替代疗法)、生育史(无生育或晚于三十岁)等,也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老龄化、肥胖、吸烟饮酒、生育推后……各种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因素综合起来,让中国乳腺癌的发病人数越来越多。
匿名
筛查的普及让更多乳腺癌患者被发现乳腺癌患者数量增加背后,除了上述可控或不可控的风险外,还有一个好因素:中国的癌症筛查率提高了。在2008年之前,我国并没有全国范围的乳腺癌筛查项目。到目前,在我国已有约五分之一的女性接受了乳腺癌筛查。筛查带来的癌症发病数字增加,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筛查可以使得乳腺癌在相对更早的时期就被发现,这样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使一些患者免于遭受必须切除乳房的治疗方式。有数据显示,与不筛查者相比,女性在50岁之前接受规律筛查,可以将因乳腺癌导致的死亡风险降低8~12%。同时,规律筛查者,2A期及更晚期的乳腺癌诊断率可降低12%,并且减少了14%的化疗治疗。不过,虽然比起十多年前,我国的筛查率已有了明显提升,但如果和癌症筛查更为普及的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例如美国,接近70%的女性接受了乳腺癌筛查。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面对可怕的癌症,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远离乳腺癌,每位女性都要做一件事乳腺癌对于女性的威胁越来越大,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发病和死亡风险呢?也许生育、年龄、家族遗传等因素很难改变,但控制体重、戒烟戒酒、适量运动、均衡饮食……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从今天、当下,就可以做起来。还有一件事,每个女性都要知道,如果符合要求一定要去做,那就是:乳腺癌筛查。乳腺癌筛查的人群:40岁以上的女性;有乳腺癌家族史;带有乳腺癌易感基因;如果你不清楚自己和家人的具体状况,可以去正规的医院,找乳腺科医生讨论是否需要进行筛查或者进一步检查。特别提醒的是,一般的单位或社区体检很可能是不包括乳腺癌筛查的,处于高风险年龄段的妈妈们,需要特别注意。作为女性的第一大癌症,乳腺癌切切实实威胁着每一位女性的健康。如果你周围有生活方式不太健康的女性,请提醒她好好爱自己。如果你周围有40岁以上,但却没有做过筛查的女性长辈,请提醒她一定要去做相关检查。
王金波
您好
匿名
你好
王金波
您好!刚刚看完您所有的描述,保持良好的心态是促进健康的基石
龙凤
你好
王薇
你好
王 宇
你好
苏禾【情感导师】
你好有什么可以帮助到你的么可以大胆说出来私聊
毛慧颖
你好
解心语
你好,看到你在普及医学常识,让更多人注意健康,感谢你的分享。
宫学礼
你好
更多内容 APP查看
女,血肉淋漓味足珍, 多般苦痛怨难伸, 设身处地扪心想, 谁愿将刀割自身?中国新发癌症病例和死亡人数全球第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近日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中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癌症大国”。 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其中男性248万例,女性209万例,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病例300万例,其中男性182万例,女性118万例。 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癌症新发人数远超世界其他国家。 身心健康是一切快乐的根本。 饮食是健康的根基。病从口入。 各种疾病频发。糖尿病、脑血栓、癌症等。 过度肉食带来了很多疾病 我国进入慢性疾病频发期 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86.6%,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79.4%。 我国慢性病患者中,单是高血压患病人群已超过3亿人。 总体看,2019年慢病患病人数合计为8.45亿人。2019年我国慢病人群在5-6亿左右,患病率约为35%-45%。
(匿名)
女,30岁,2017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有221万人死于癌症,占全国所有死亡的24.85%,也就是4个人中就有1个死于癌症。 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2019年发表了一篇中国群体大样本数据,试图去分析哪些生活方式、饮食和感染因素会影响癌症死亡风险。 这是国内第一次采用如此规模的统计大数据:涵盖全中国31个省份,囊括了2014年的103万癌症死亡病例。 让人震惊的是,中国女性可控的致癌因素排名第一居然是: 水果摄入不足!
(匿名)
女,29岁,降低得癌风险。以下几点很简单也很重要: ➊远离烟草 烟草中被证明的致癌物高达69种,有30%的癌症和吸烟相关。 戒烟,从此刻开始还不晚。 ➋减少酒精摄入 酒精是明确的1类致癌物,和消化道癌症、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有相关性。 防癌,从戒酒做起。 ➌健康饮食 少吃腌制、熏烤食物(咸菜、腊肠、熏鱼等); 每周红肉(猪肉、羊肉、牛肉等)总摄入量不超过1斤; 少吃油腻食物; 少吃糖; 限制盐(钠)的摄入:每天不超过1瓶盖。 ➍ 规律运动 肥胖和多种癌症挂钩。每天适量做些运动,控制体重,可以有效防癌。 ➎ 了解家族病史和自己的身体状况 ➏ 定期体检并合理进行癌症筛查 这些小贴士其实都不难做到,一点点改变,就可以让癌症离你远一些。 防癌抗癌,快行动起来吧。
(匿名)
女,25岁,2012年,全球有820万人因癌症死亡:159万人死于肺癌,74.5万人死于肝癌,72.3万人死于胃癌,40万人死于食道癌…… 这些数字看着都可怕。而目前医学界对于癌症的共识是:相对于治疗,预防的意义更重大。 生活中,哪些细节能帮助预防癌症呢?丁香医生为大家整理了这首三字经,希望大家牢记: 多果蔬,低糖脂;防霉变,少腌制 莫贪烫,温着好;远煎炸,亲炖炒 戒烟早,酒喝少;控体重,心情好 下面,丁香医生再为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么做。 多果蔬,低糖脂 每天都要吃水果蔬菜,注意少糖少油。 每天吃适量的水果、蔬菜对身体好是毋庸置疑的,要保证每天至少吃2份水果、3份蔬菜(点击蓝色字体查看具体怎么吃)。 而奶油千层等高糖高油的甜点一定要限量,不然容易长胖。肥胖也是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防霉变,少腌制 不吃霉变的食物,少吃咸菜等腌制食品。 黄曲霉素属于有明确致癌作用的物质,而发霉的花生、玉米、坚果等食物中容易出现黄曲霉素。知道很多中老年朋友节俭,但是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吃霉变食物,是很不划算的。 腌制不当的咸菜中,亚硝酸盐容易超标。虽然亚硝酸盐本身并不会导致癌症的发生,但是对于有胃肠疾病或胃酸不足的人群,大量的亚硝酸盐进到胃以后,就容易与肉食中较多的胺类发生反应,生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莫贪烫,温着好 烫嘴的食物不要急着下咽,尽量吃温热的。 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每年约15万人因食管癌死亡。虽然,喜欢烫食不是食管癌的唯一元凶,但确是重要原因。 有试验证实:超过70℃的食物就会烫伤食管,如果长年累月吃烫食,就会引起食管黏膜的慢性创伤和炎症,最终就可能导致食管癌的发生。 所以,喜欢喝烫汤、吃烫食的朋友,一定要改掉这坏习惯,等食物温度低一点再吃。 远煎炸,亲炖炒 注意烹饪方式,少用油炸,多用炖煮、蒸、快炒、焖。 在高温油炸的过程中,食物容易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如果非得油炸,请在保证做熟和能接受的口感前提下,注意使用做少的油、最低的油温和最短的加热时间。 而炖煮、蒸、快炒、焖等烹饪方式既能减少用油,也能减少致癌物的可能。 戒烟早,酒喝少 早点把烟戒了,酒要少喝,尽量不喝。 烟草、酒精是明确有致癌作用的物质,吸烟与肺癌、膀胱癌、胰腺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有关,而酗酒和肝癌、食道癌等有关。 所以,吸烟的朋友现在就把烟戒了吧,为自己也为家人。
(匿名)
男,22岁,癌症发生的前期,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症状,等到被检查出来就已经是中晚期了,尤其是晚期癌症,是无法治愈的,只能保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续患者的生命时间,癌症实在是太可怕了,活在当下,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开开心心的过好快快乐乐每一天!最后希望大家每年都能按时体检一次身体!发现病变,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
(匿名)
女,43岁,我现在21,我妈妈44了,前年因为一次检查,我妈被查出来得了乳腺癌,我感觉天要塌下来了,花了一年的时间终于看好了,,可是因为上个星期我妈妈和亲戚玩,聊天的时候。亲戚说叫我妈不要多做事,老家有个女的得了乳腺癌因此死了
女,右侧乳房下方肋骨疼。一按就疼,咳嗽也疼,深呼吸也疼,不动不疼!会不会是癌症。每次身体不舒服就会觉得自己得了癌症!
(匿名)
女,29岁,生活中,预防癌症的14条建议: 尽可能减轻体重,但不要让自己体重过轻。 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千万别久坐。 限制饮用含糖饮料,限制食用能量密集型食物(尤其是含糖高或纤维素量低或高脂肪的加工食品)。 多吃各种蔬菜、水果、全谷和豆类食品,每餐有2/3的植物性食品。 少吃红肉(如牛肉、猪肉和羊肉),避免食用加工肉。 少喝酒,戒酒。 限制盐分(钠)摄入。 不要用补品防癌,所谓的补品,就是各类所谓的「防癌食品」和「抗癌保健品」。 母乳喂养,让妈妈和孩子更健康。 癌症康复者要遵循专业的癌症健康生活指导。 不吸烟。 避免太多阳光照射。 接种HPV疫苗。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匿名)
女,30岁,中国患病人数第一,被忽视的结直肠癌可能正缠上你爸妈。
(匿名)
我不知道如何表达,大概意思就是我在与别人交流时出现分歧时如何化解?还有我看不清别人正真的意思
首页
心理咨询
倾诉热线
论坛
心理测试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问题索引
|
文章索引
|
微博索引
|
资讯文章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问题列表
/
2021
/
0130
问
女,29岁,「全球第一大癌」盯上了中国女性,我们该做些什么? 原创 张渊、小羊 丁香医生 前天 乳腺癌首次超过肺癌 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全球最新癌症数据。 数据显示,2020年,预测全球新增癌症人数共计1,929万人。其中,中国以23.7%的占比,成为全球癌症新增人数最多的国家。 大约每4名新增癌症患者中,就有1名发生在中国。  此外,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点是,在癌症分布类型上,乳腺癌新增人数达226万,约占新发癌症病例的11.7%。 这是乳腺癌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因为烟草的广泛使用,以及空气污染、油烟、燃料等问题,肺癌一直以来都高居癌症榜首,并且男女均可发病。 而乳腺癌患者超过99%为女性,也就是说,易感人群大约只占全球总人口的一半,但新发病人数居然与肺癌相当,这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 为什么有那么多女性患上了乳腺癌?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降低乳腺癌风险呢? 发展中国家 乳腺癌发病率在快速上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数据,全球有226万新发的乳腺癌患者,其中19%在中国。 虽然在中国的数据中,乳腺癌还没有到达「第一」,但它的发病率确实在过去十几年中快速上升。  不同国家,乳腺癌的发病情况有明显不同。 发达国家,例如英国、美国、瑞典等,乳腺癌的发病率普遍较高,它们的快速增长主要发生在1980到2000年代,目前进入了「稳定状态」。 我们的邻居日本,作为老牌发达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在快速增长后,出现放缓或回落。 发展中国家,虽然乳腺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些年出现了明显的快速上升。 除了中国以外,其他发展中国家,例如越南、印度、巴西等,乳腺癌的发病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给力心理APP
免费公益心理咨询平台
长沙给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4006375号-3
×
举报
涉黄举报
涉政举报
涉恐举报
扫码下载APP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