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心理
十年口碑经营
下载APP
私聊倾诉不免费
2021-07-02 13:02:36
抱抱TA
女,41岁,——《“存在感”能解决人所有的心理问题,“自如存在”能终止一切问题》—— 我和第二位咨询师聊过几次后,我体验到了一百分的父母的感觉,让我的大部分小我都得到了满足,但还有不满足的部分,让我感到失落无力,我仔细琢磨后发现,我是遇到了生命的终极问题——“我是谁”的哲学问题。然后我写了篇文章《心理问题的根源最终要追溯到“我是谁”的哲学问题》,让我的那位咨询大为惊讶。 我的第三位咨询师让我体验到了更加理想的父母,给了我很好的连接感,并给了我足够的耐心和包容,这让我缺爱的小我得到了很好的满足,我不再渴望被爱,但还是想要和他连接。 然后在他好兄弟突然离世,我与他深度共情后,产生了更深入的连接。我好想好好的爱他,我渴望付出爱,但又觉得自己无力去爱,越想爱,越无奈。。。想要给予爱的愿望受阻了,我变得虚弱无力,在无奈中挣扎。 我不想要这种感觉,于是决定抽出来,但抽出来难啊,于是寻找救援。庆幸遇到一位犀利威严的老师,将我从情绪中拔了出来。 拔出来之后,我以为我就真的出来了,但不是,第二天依然很想念他,想和他连接,并否定了自己之前的决定,和老师对症我问题的方法(治标不治本)。 我开始着重研究我想要和他连接的这种心理驱力。我发现,我想要和他连接是想要获得对自己的感知,即“我是否存在、如何存在”的感知。 然后我上网搜索相关词“渴望连接”,“存在”和“虚无”。发现真的能解释我心中的困惑,等我搜索完相关知识并把《存在与虚无》一书网购付款后,我发现,我不再渴望与他连接了,心里没有驿动了。 人的虚无感就像我们每天感受日出日落一样平常,虚无感藏在“孤独,失落,无聊,不满足”的情绪当中。 存在感缺失是生命动力不足的体现,价值感和意义感能帮助带来存在感,但这也只是存在感,而不是真正的存在。 所以心理问题是存在感的缺乏或低下,解决了存在感的问题,就解决了人的心理问题。 如果一切都将消失,那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追寻“我是谁”,就是追寻意义感和价值感,也是为了解决存在感的问题,但还不是真正的存在,真正的存在是没有对存在的疑惑和追寻的。 之前我一直在追寻“我是谁”,或许我可以尝试放弃对“我是谁”的追求,只是如实的存在。 但这一定很难,只是明白了方向肯定是对的。 欢迎补充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看截图) 《物演通论》读书笔记之“孤独,存在”
21
6
484
获得公益心:
私聊倾诉不免费
私聊倾诉不免费
王金波
您好
泉韵姐姐
[强][强][强]寻找存在感的同时,也许可以去探索一下资格感,有资格让自己活好吗?既使还做不到,我有资格允许自己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吗?
私聊倾诉不免费
泉韵姐姐。您好,感谢您的阅读。但您还没太理解我说的。——我说的是,我不再去寻找存在感,只是存在,如实的存在。
冰欣
对啊,当寻找如实的存在,就活在了当下,就有了力量
冰欣
存在感是虚无的,存在才是如实的
王 宇
你好
李祥福
你好
冰欣
把注意力拉回到每一个当下,只有当下最有力量,只有当下能决定未来,其他皆是虚无,皆是幻想。
冰欣
[强][强]
毛慧颖
你好
龙凤
你好
张寨花
你好,如实即是实相
私聊倾诉不免费
成长不是一步步的获得和实现,而是一步步的觉悟和放下
私聊倾诉不免费
真的放下,就是成长。而不是压抑克制,假装放下。
仟寻
还不够,不过已经很好啦,有思想的女人,给你点赞,加油
张庆仪
您好
念念老师
面对接受学习放下,人生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着。学习成长很重要。
宋老师❤
你好
泉韵姐姐
我思,故我在!存在即是意义!
梓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灯,时间久了,便蒙上了灰尘,渐渐失去了光明;每个人心中都有个火把,只是在风雨交加时,就被熄灭了。光明和温暖依然存在于我们的内心,只是少了勇气去擦拭那盏灯,缺少动力去重新点亮即将熄灭的火把。暖心倾听,真诚陪伴,能让您找回面对的勇气,重拾光明和温暖!
倾听时刻
你好
更多内容 APP查看
男 为什么我会感到自己没有存在感以及时常感到孤独空虚
男 为什么,我感觉不到我的存在感,为什么我感觉周围的人都觉得我是一个不好的人,而我真的什么都没做
(匿名)
男 有时我努力想自己存在这个世界,我通过各种自己亲身经历来感知自己的存在,我就通过这个过程,自己越想越真实,但到一定程度时我便害怕起来,就不敢往下继续想下去,就把自己拉回到原点。就没有一点那种真实感,我不知道这咋回事?
男,感觉自己没有存在的必要每个人好像都不需要我
(匿名)
女,心理平台有太多连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的人,却举着个牌子见人就问“你需要什么帮助吗” 如果你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又怎会见人就问,都形成条件反射了。 我想问,您此举是缺价值感还是缺存在感啊? 您急切的需要别人的认可来获得存在感和价值感,您知道吗?(不论你是收费还是免费。) 我也需要提升存在感和价值感。但看到一群存在感和价值感都低的人,举着个牌子在到处乱窜,想以给别人医病的方式来给自己医病。你们这种求认同的方式,让我好不容易淡忘的存在感和价值感的问题又浮现出来了。 我觉得不是我需不需要帮助的问题,也不是你能不能帮助我的问题,而是你和我相比,谁病得更重的问题。 咱们共勉,好吗? 特别提醒——在说你能帮助我之前,请仔细照一照镜子。
(匿名)
男 我现在唯一有所牵挂的是,在平台我才有存在,至少对我来说是有回应,,,有且,,或许不就我就这个也不需要-_-||
找不到存在感,不管在哪儿,都是可有可无…………
女,颓废又振作,迷茫又分明,焦虑又镇定,抑郁又轻松。抑郁的人沉在海底,正常人浮在海面,而我沉浮中间,理智不让我沉下去,生活不让我上来。我幻想身边有人,因为我孤独。我希望身边没人,因为存在于我身边的人让我烦躁不堪。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进退两难。想做个坏人善心把我牵制住,想善良点我痛恨他们的心就会涌现出来,坏的不够彻底,善的不够纯粹。脑袋空空,整天无所事事。我的心情像春草,割了再长,长了再割
女,13岁,我是个女生,可我又不像女生,我内心是不爱打扮的,两件衣服轮流换洗可以穿几年,可是吧,如果我真的这样班里的女生一定会说我,所以有时我会买衣服,但其实我根本不想买,我想用来买小说。我吧,不像大部分女生,不喜欢jk不喜欢渔网,不爱自拍,也不会选衣服,永远只买黑色的。永远只喜欢带有动漫衣服。 我不会打扮,连化妆品都认不全。我学不来那些温柔的女生的语气,在再和不熟的人说话时情商智商直接下降几百米。不喜欢女生那些粉嫩的头像,喜欢用男生的,名字从不取可爱的。 我融入不了班级里的女生,她们都是爱打扮,爱追星的女生。每天都是粉嫩嫩的,我呢,永远一身黑。她们的快递永远都是衣服,化妆品,护肤品,我就永远是关于小说或者动漫的周边。 真的天差地别,她们每天刷视频都是那些符合女孩子刷的,我就永远是动漫是小说。小说这方面她们有些人也看吧,但看的都是言情,霸总文,我相反嘛,武侠,修仙,耽美,恐怖,就是不爱看言情 房间也不一样,她们哪个房间不是仙气飘飘,啥都备上了。好嘛,我的就一墙的海报,一张床,一张桌,一个柜子,一个书架和书就是我的天地,屋里还真没有粉色的东西 挺矛盾的,我对现在也很满足的,但我不想让我在众女生内显得太土(我们班像我这样的就被定义为土)每天被人说我也不开心,没面子。因为我很她们截然相反,我们关注的也不同,就根本没有话题,什么衣服包包耳环鞋子什么的聊起来我一点都没兴趣。跟男生玩吧,都聊游戏,我又不玩游戏。聊不来,就只有班里那么一两个男生是和我一样喜欢看动漫的,就和他们聊得来 虽然我在班里看起来是和女生玩,到我就是个小跟班的职业,友谊也很虚假,相反我还不如和跟我又同爱好的男生玩,我倒觉得跟他们聊动漫我更开心一些,可这又显得我另类了,班里又有女生说我只和男生玩,唉
首页
心理咨询
倾诉热线
论坛
心理测试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问题索引
|
文章索引
|
微博索引
|
资讯文章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问题列表
/
2021
/
0702
问
女,41岁,——《“存在感”能解决人所有的心理问题,“自如存在”能终止一切问题》—— 我和第二位咨询师聊过几次后,我体验到了一百分的父母的感觉,让我的大部分小我都得到了满足,但还有不满足的部分,让我感到失落无力,我仔细琢磨后发现,我是遇到了生命的终极问题——“我是谁”的哲学问题。然后我写了篇文章《心理问题的根源最终要追溯到“我是谁”的哲学问题》,让我的那位咨询大为惊讶。 我的第三位咨询师让我体验到了更加理想的父母,给了我很好的连接感,并给了我足够的耐心和包容,这让我缺爱的小我得到了很好的满足,我不再渴望被爱,但还是想要和他连接。 然后在他好兄弟突然离世,我与他深度共情后,产生了更深入的连接。我好想好好的爱他,我渴望付出爱,但又觉得自己无力去爱,越想爱,越无奈。。。想要给予爱的愿望受阻了,我变得虚弱无力,在无奈中挣扎。 我不想要这种感觉,于是决定抽出来,但抽出来难啊,于是寻找救援。庆幸遇到一位犀利威严的老师,将我从情绪中拔了出来。 拔出来之后,我以为我就真的出来了,但不是,第二天依然很想念他,想和他连接,并否定了自己之前的决定,和老师对症我问题的方法(治标不治本)。 我开始着重研究我想要和他连接的这种心理驱力。我发现,我想要和他连接是想要获得对自己的感知,即“我是否存在、如何存在”的感知。 然后我上网搜索相关词“渴望连接”,“存在”和“虚无”。发现真的能解释我心中的困惑,等我搜索完相关知识并把《存在与虚无》一书网购付款后,我发现,我不再渴望与他连接了,心里没有驿动了。 人的虚无感就像我们每天感受日出日落一样平常,虚无感藏在“孤独,失落,无聊,不满足”的情绪当中。 存在感缺失是生命动力不足的体现,价值感和意义感能帮助带来存在感,但这也只是存在感,而不是真正的存在。 所以心理问题是存在感的缺乏或低下,解决了存在感的问题,就解决了人的心理问题。 如果一切都将消失,那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追寻“我是谁”,就是追寻意义感和价值感,也是为了解决存在感的问题,但还不是真正的存在,真正的存在是没有对存在的疑惑和追寻的。 之前我一直在追寻“我是谁”,或许我可以尝试放弃对“我是谁”的追求,只是如实的存在。 但这一定很难,只是明白了方向肯定是对的。 欢迎补充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看截图) 《物演通论》读书笔记之“孤独,存在”
给力心理APP
免费公益心理咨询平台
长沙给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4006375号-3
×
举报
涉黄举报
涉政举报
涉恐举报
扫码下载APP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