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的家长都会有一段很头疼的时间,孩子三四岁时是最调皮的时候,这时候的孩子喜欢搞一些恶作剧,让大人感到愤怒,但是自己又心疼孩子,不舍得打孩子,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其实家长在教育喜欢恶作剧的孩子时有一些原则。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
1、要从品德培养的高度来认识孩子的恶作剧行为。恶作剧行为往往是孩子无意间偶然的灵机一动,并不是其品德意识直接而真实的反映。但不重视它,任其发展,也将养成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是处理这类问题的立足点。
2、要积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恶作剧的后果,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意识。恶作剧是一种非理智行为,其后果总是事与愿违。家长要向孩子讲明其危险,引导孩子认识这种行为不光对孩子自身有一定的危险,而且给他人也带来一定的损害,从而教育孩子从小树立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
3、要认真分析恶作剧的动机,注意区别对待。孩子恶作剧的动机有所不同,有的是对家长未满足其要求的报复,有的是出于对事物的好奇,也有的是认识上的局限,等等。因此,不可一概而论,而要区别对待,该批评的要批评,该引导的要引导,该教育的要教育。
4、发现孩子恶作剧时要及时处理,抓住时机,趁热打铁;同时要讲究场合,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乐于接受。
首选,大家要认识到恶作剧关系到孩子的品德,要帮孩子改正过来。其次,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恶作剧的后果,让孩子感到后悔。每个孩子恶作剧动机都不同,家长要针对不同的动机确定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最后,大家在发现孩子恶作剧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处理,但是要注意场合,不要让孩子难堪。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独立性、成人感出现的同时,自觉性和自制性也得到了加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他们主观上希望自己能随时自觉地遵守规则,力尽义务,但客观上又往往难以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时会鲁莽行事,使自己陷入既想自制,但又易冲动的矛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