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去世后,回想起以前与老伴在一起的快乐幸福时光,75岁的吴阿伯常感孤独悲伤。在老伴去世49天(闽南风俗“ 七七” )的日子,他留下遗书,从9楼跳下,追随亡妻而去。
昨晨7时许,这悲情的一幕发生在泉州市区丰泽一小区。晨练的居民发现吴阿伯倒在地上身亡,随后报警。丰泽警方初步认定死者为自杀。
衣着整齐9楼跳下
吴阿伯是泉州文化部门退休干部,有3个儿子。他生前住在一栋9层高住宅的5楼,有个儿子住在7楼。最早发现吴阿伯出事的,是晨练归来的邻居吴先生。
吴先生说,昨晨7时许他晨练回来时,见楼下过道仰躺着一名阿伯,眼睛紧闭像在睡觉,衣着光鲜整齐,脚穿皮鞋,戴一双手套,两手向后,浑身不见有明显血迹,只有两手腕处流血但不多。他当时以为是阿伯晨练摔伤昏厥过去或者血压高,不知阿伯是生是死,忙报警,并拨打120。医生赶到后确认阿伯已经身亡,8点多,住在7楼的儿子吴某闻讯下楼,才知父亲已逝。
留遗书随亡妻而去
丰泽派出所民警随后在吴阿伯房间里找到一份遗书,遗书大致写了三块内容:一是妻子仙逝快2个月,想起以前夫妻之间的恩爱日子,心中感觉失落孤单,决定跳楼自杀追随亡妻,跳楼地址选在楼顶一水塔边上;二是交代钱、存折所放之处;三是一些亲人逝世的纪念日。
吴阿伯走了,邻居们说很是可惜。一名邻居说,吴阿伯面容光鲜,再活10年不成问题,而且又有一笔不菲的退休金,3个儿子也很孝顺,儿孙满堂,生活很幸福。
还有邻居回忆说,吴阿伯退休后,很少跟小区的老年人接触,不喜欢玩纸牌(老人牌)、麻将之类的活动,但常看到他骑着自行车载着妻子出去,或与妻子牵着一只狗在小区散心,两人有说有笑,很是恩爱,见到邻居也会含笑打招呼。妻子过世后,邻居们就很少看见吴某出门,人也比以前消瘦多了。
昨天刚好是他妻子过世49天,大家猜测吴阿伯可能是心中悲痛、失落,度不过丧偶这道“ 坎” 。[NextPage]
丧偶老人心理问题突出
厦门大学社会系教授朱冬亮分析认为,吴阿伯把妻子放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妻子突然离世,他的精神支柱一下子没了,导致心情悲痛如刀割,焦虑不安、疲惫、忧郁。俗话说“ 少年夫妻老来伴” ,几十年恩恩爱爱,已心心相印。他对老伴有很强的依赖性。
还有,夫妻长年相处感情很好,心理活动处于平衡状态,一方突然离世,活者失去心理支撑和依托,导致退缩、忧愁等心理不平衡表现。朱教授说,虽然老人儿孙满堂,但老人可能考虑到孩子各有各的家,心理自闭,不愿意经常到儿女、亲朋家,更不想参加其他社交活动,经常面对老伴遗像、遗物,触景生情。
朱教授表示,丧偶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已越来越突出。现在的人生存压力大,子女大多工作较忙,不能常伴老人。但作为子女应“ 常回家看看” ,及时给予老人心理、生理上的关心,转移老人的注意力,并及时让老人接受丧偶的现实。作为老人本身,也应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融入周边老年人的生活,转移注意力,让自己“ 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社会也应多关注“ 空巢老人” ,社区、老龄委等要多安排老年人活动节目,及早对丧偶老人进行心理干预。
为人子女,请给老人一碗心灵鸡汤
相依为命大半生的老伴突然离去,悲痛、失落、孤独等将一并袭向独活于世的另一半,是逼向老人的“ 勾魂使者” 。
专家的这一说法,无疑给人们敲响警钟:老年丧偶,儿女子孙们该如何帮老人度过这一道坎?
“ 常回家看看” 这首歌曾经红遍大江南北,感动了一个时代。但现如今,人们是如此前所未有地为生计而竭力奔波,以致忽略了家庭的温馨。对老人,大部分人只知道悉心照顾吃住穿,而对于老人特别是丧偶老人的精神世界,却因工作繁忙等原因无暇顾及。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在孩子面前“小心说话” 很多人以为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因此在孩子面前讲话时非常不注意,就好像他根本不存在似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锐奇教授说:“孩子在出生一年内就能够体会和理解情感上的概念,在通常情况下,要比我们认为的时间要早得多,理解得也多得多。” 你要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