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人眼球的假新闻利用人类的分享本能得以迅速传播,认知偏误让读者选择相信的是立场而不是事实,甚至有时候,人们坚持的只是“坚持原则”的姿态,而不是“原则”本身。
图|公共领域
作者|唐义诚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
编辑|龙浩高佩雯
从以往到现在,“假新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从媒体对该问题的广泛报道,到政府成立专门的调查委员会,都一再显示了消除假新闻的决心。但事实上,假新闻一直屡禁不止。
比如2014年马航370客机失联事件发生时,各类媒体信息乱飞,花样百出的阴谋论让人莫衷一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有人用5G基站传播病毒”“新冠病毒为人造”等荒诞不经的假新闻也曾风靡一时,引发群体性的混乱与恐慌。
假新闻一经发布就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开来。但为什么如此错漏百出的假新闻,也可以传播如此之快?人们为什么总爱看假新闻呢?这就要从人的心理学规律说起了。
真正意义上的假新闻
假新闻指的是“假借新闻报道形式传播的错误虚假、耸人听闻的信息”,其内容常常具有煽动性。它经由人们的分享行为而呈病毒式传播,造成较大的社会危害。
事实上,分享新闻是人类的本能。在信息化的社会中,人们通过交换有价值的信息,与他人产生链接,获得一种身份认同感。没有分享,社会网络就不存在,因为我们是通过信息的不断互通形成一个整体的。
一些人的分享是一种利他行为,将消息转给需要的人会让自己产生奉献感,有一种“我属于某个群体”的感觉;还有一些人是“炫耀型分享者”,把新闻作为社交货币,树立一种自己消息灵通的群体印象。
分享新闻是人类的本能|unsplash
假新闻常会利用人类的分享本能得以传播自身,这一方面是因为假新闻内容抓人眼球,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某些认知偏误让我们难以辨别新闻的真伪。
欲罢不能:细节越多,假新闻就越“可信”
合取谬误(conjunctionfallacy)让我们容易被假新闻欺骗。合取谬误指出,如果虚假的故事是精心编纂的且富有细节,那么我们就更容易相信假消息。一则消息里包含的细节越多,就越是令人感觉合理可信,尽管实际上这事的可能性变得更小而非更大了。
举一个例子,想象一位虚构的女士叫做“琳达”,琳达今年31岁,单身未婚,性格直爽,聪明智慧,主修哲学。学生时代,她特别关注性别歧视和社会正义问题,并积极参与反核示威活动。
下面两个选项哪个更有可能是准确的描述?
1.琳达是一名银行出纳员。
2.琳达是一名积极参加女权主义运动的银行出纳员。
第二条听起来似乎更可信,因为它的内容与背景介绍一致,使得整个故事看起来更连贯充实。尽管如此,但其实第一条发生的概率更高。原因很简单:第一条的情况是包含第二条的。
推而广之,对任意论述A、B和C,A为真的概率总是大于A、B、C全为真的概率,因为如果A、B、C均为真时A肯定为真,反之却不然。
当两件事情可以单独或联合发生时,两件事情联合发生的概率不可能高于任何一件事情单独发生的概率。这个简单道理谁都懂,但是在看新闻时,人们总是本能地认为具有更多细节的事情发生率更高。
事实上,事情越具体,发生的可能性反而更低。在网上,虚假故事都是经过精心编造,并且富有丰富细节。由于充满了细节,我们很容易相信这样的假消息是真实的。
细节越多,新闻越“可信”,但越不可能发生|unsplash
确认偏误:立场有时会盖过事实
立场也会影响我们对新闻的判断。《石板》(Slate)杂志做过一项实验,向读者展示真实事件的照片以及五张随机选择的伪造照片。结果发现,平均每张假照片都会给至少15%的人植入错误的记忆。而总体来看,有将近一半的参与者相信,假照片里描绘的事件的确发生过。
洛杉矶加州心理学家StevenFrenda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人们更愿意相信符合他们政治立场或者世界观的假照片,也就是说,符合你立场的假新闻,更容易被相信。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确认偏误”,指的是我们会用支持自己观点的方式来寻找和解释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屏蔽某些信息,仅去相信符合自身观点的信息,即使这个信息是虚假的。
前些日子,有消息传特朗普跟俄罗斯私下串通,操纵了美国的选举。说法很多,但都没有切实的证据。这里就有“确认偏误”的表现:
你会发现,媒体上每一次有特朗普通俄的新“爆料”出来,特朗普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会把这个爆料当成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
反对特朗普的人说这个爆料证明了特朗普通俄;支持特朗普的人说这里根本就没有实际证据,你们拿一个没有实证的东西来说特朗普,恰恰说明特朗普是无辜的!
特朗普和普京“亲密会晤”|Kremlin.ru
事实上,我们一直都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扭曲的。
有研究进一步指出,当人们受到确认偏误的影响,错信了假新闻时,甚至会歪曲自己的记忆。换句话说,人们常常会把自己的谎言变成记忆的一部分。
2018年,美国布兰迪斯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相信自己瞎编的谎言只需要45分钟。该研究一共有42名参与者,其中一半是老年人(60~92岁),另一半为千禧一代(18~24岁)。所有人都拿到一份有102个问题的表格,表格中是关于他们前一天做了些什么的日常问题。
研究人员随机选择了一半问题,要求受试者撒谎。45分钟后,受访者回答了同样的问卷。这一次,研究人员让他们如实回答所有问题,但结果显示,“有些谎言改变了记忆,它为实际上并没有发生的事情创造了新的记忆。”当然,跟年轻人相比,老人更容易被错误信息误导。
看来,我们不仅很容易被网络上的假新闻误导而引发虚假记忆,而且会自己给自己提供错误信息。也就是说,说谎也会篡改人们的记忆。
选择失明:其实……立场也是浮云
刚才提到,人们更愿意相信论证了自身立场的假新闻,“屁股决定脑袋”是一种人性!然而,接下来的两个实验会告诉你,即使是立场,也是不靠谱的!
2005年,几个瑞典研究者偶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心理学效应,叫做“选择失明(choiceblindness)”,意思是人们常常记不住自己的选择。
在实验中,研究者给受试者看两张照片,让受试者选哪张照片上的人长得更好看,更有吸引力。受试者选好之后,研究者把两张照片收起来,就好像洗牌一样摆弄摆弄,然后把其中一张照片再拿出来摆在受试者面前,说:“你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觉得这个人更有吸引力呢?”
这个实验的关键在于,研究者后来拿出来的这张,并不是当初受试者选定的那张,而是被他否定、落选的那一张。但实验的结果是,大部分受试者居然没发现。
“选择失明”这个效应后来又被重复验证了好几次。比如一项2013年的研究让受试者选择了几个基金做投资,然后马上在屏幕上打出来这几个基金,说这是你选的,你能不能说说为什么要这么选?而超过60%的受试者,都没有发现屏幕上的一个基金被换过了。
“选择失明”现象最有意思的特点是,人们不但忘了自己的选择,而且还都能对着被换过的那个选择侃侃而谈,说我为什么要这么选——就好像真的是他选的一样。
选择失明,让人罔顾立场,并为自己的“选择”辩护。|pixabay
“选择失明”现象提醒我们,面对一些有关公共事务的观点时,如果无关乎自身利益,其实我们的立场是摇摆不定的,甚至很多时候,我们根本就不记得自己的立场。人们坚持的只是“坚持原则”的姿态,而不是“原则”本身的内容。
而面对蜂拥而至的新闻资讯时,人们最在意的经常不是新闻的真假,甚至也不是新闻是否符合立场,而是自己能否在论战中获得胜利。虚假的新闻,善变的立场,让网络成为认知偏误的重灾区。
谁在转发假新闻?
在“人人都可发声”的时代,互联网成为了假新闻的温床。一方面,网络缺乏“把关人”,信息没有编辑审核,导致海量信息泥沙俱下,真假难辨;另一方面,自媒体的兴起,让新闻生产更加容易,新闻的传播速度也一路飞升,这就造成了假新闻的泛滥。
那究竟是哪些人在转发假新闻,以及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点呢?
在2016年美国大选前后,纽约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300人进行了追踪研究,发现年龄或许是判断分享假新闻人群的最佳指标。其中,65岁以上的用户中有11%分享了虚假新闻链接,而18至29岁的用户中只有3%的用户进行了分享。从分享假新闻的数量上来看,65岁以上的人是18至29岁人群的近7倍。
由此可见,老年人是传播假新闻的主力。
这一方面是因为老年人缺乏判断网络新闻真实性所必需的数字媒体素养,更重要的是,从认知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衰老对认知和记忆有负面影响。
这个理论认为,随着年龄增长,记忆会变差,这让老年人很难抵抗“虚幻的真实效应”,也就是说,当他们不断反复接触某一类信息之后,就愿意相信这些信息是正确的。在评估真相的时候,他们更愿意根据自己的熟悉程度来判断,而不是进行理性分析。因此,信息环境越复杂,错误信息越流行,这种效应就越严重。
互联网成为假新闻的温床,老年人更是重灾区|Pixabay
如何防御假新闻
要想抵御假新闻的影响,学会思考数字的合理性是第一步。
许多新闻会用数字来论证观点,比如,有一则新闻提到:加州吸食大麻的人口35年来每年增加两倍。这里的数字就有问题,假设35年前,加州只有1个人吸大麻,这个数字每年增加两倍,35年后就会超过170亿。只消简单的推算就能验证数据的可靠性。
同时,需要警惕专家的意见。专家一般来说是对的,但也会犯错。糟糕的是,人们很容易误以为专家永远是正确的,就因为他们是专家,他们德高望重、知识渊博。在现有领域尝试新事物时尤其如此,人们往往认为懂得多的人好像说话更有说服力。
举个例子,物理学家戈顿·肖曾提出,每天听20分钟莫札扎特的音乐能短暂地提高智商。后来这个观点受到质疑,因为这位物理学家并不是人类心智研究领域的权威。而且在他的实验中,有一组人听莫扎特,对照组则什么都不做,实验给对照组的安排不严谨,因为无聊与停滞,也会让智商反应暂时下降。所以,专家也会犯错。
最后,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前面反复提到的“确认偏误”。“确认偏误”会让人们专挑那些对自己有利的资料和信息。比如,你认为摄取太多维他命D会造成身体不适,于是当支持这个结论的证据出现时,你就会毫不犹豫地认同,忽略了信息本身是否属实。所以,当你获得一种观点时,要同时检视这个观点正反两方的信息,避免得出偏误的结论。
与“确认偏误”相似的是一种认知偏误“动机性推理”,指的是当我们有强烈的动机得出某个特定结论时,所体验的情绪唤起会干扰我们的推理方式,从而让我们失去对新闻的判断力。
譬如,假设你对美国某个政治人物极度反感,当看到关于这个政治人物的负面消息时,就会不假思索地相信,而不会去思考新闻的真实性。
此前就有一款可以撰写假新闻的AI,叫Grover,它可以针对任何主题写一些天马行空的假新闻,比如围绕争议人物特朗普写的《为什么川普一天要做100个俯卧撑》的怪诞文章。看起来颇像那么回事:
这个啼笑皆非的新闻主题,因为加上了AI对川普的性格和言论的把握,真的可能会蒙骗不少人——尤其是对川普有负面印象的人。
当然这只是一则玩笑,但是一想到连AI都可以自己写假新闻了,下次再转发某个新闻的时候,你是不是要再多考虑1~2秒呢。
文章由“十点科学”(ID:Science_10)公众号发布,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近年来,充值办卡、消费打折现象在商业零售、住宿餐饮、教育培训、休闲娱乐等服务行业较为普遍,并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这种营销模式在便利支付、促进消费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商家不履行承诺、退卡难等诸多消费隐患。加之目前法律对储值、预付卡行为没有明确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