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1/11/2021

女大学生在校做「独行侠」 患社交焦虑症上学不与人交谈

阿怡今年22岁,刚刚升读大学一年级。由于阿怡中学时期成绩未如理想,经过几番转折,重读自修,最终考上大学,阿怡自觉年纪比同届的一年级学生大,因此感到自己是个「老学生」。

阿怡自小便是个较为内向寡言的孩子,加上阿怡由小学开始变得体型较为肥胖,手脚动作也不太灵活,令她经常成为同学们取笑和排挤的对象,直至升上中学初期,亦没有几个知心的朋友,这些经历令阿怡的自尊自信非常低落。即使现在的她已经没有那么肥胖,亦算有一、两个谈得来的朋友,她仍然感到自己很多方面也比别人差。

升上大学之后,阿怡很害怕和其他同学相处,新学期时每天上学也会担心和其他学生接触时,让人觉得她「很怪」,因此阿怡在校园里经常独来独往,不会主动和任何人交流。上课时需要分享讨论的时候,阿怡也会紧张得心跳手震,脑海一片空白,每次只能以简单句子回应,过后便默不作声,这些情况亦令阿怡十分难堪。

渐渐地,阿怡开始逃避需要和其他人交谈的情况,每次遇到需要讨论交流的课堂时,阿怡便会借故「走堂」缺课,直至每天上学阿怡也不会和任何人谈上半句说话。阿怡感到问题已变得越来越严重,也很担心会影响学业成绩,便主动向学生辅导中心求助,最后阿怡得知自己患上了「社交焦虑症」。

辅导员与阿怡倾谈,并建议她学习多些欣赏自己,重建自信心。辅导员亦鼓励阿怡以较为正面及理智的想法去评估她自己在社交情况下的状态,减低焦虑的情绪,再慢慢尝试和别人作一些简短交流,一步一步重拾信心,增加和别人的接触。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后,阿怡渐渐开始有勇气和其他同学交流了。

何谓社交焦虑症

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对社交场合持续感到恐惧的情绪病。患者害怕在人前出错或引起尴尬,而无法进行正常社交活动,因而严重影响自信及日常生活。心理辅导和药物是常用的治疗社交焦虑症方法。

心理辅导方面,可以「认知行为治疗法」帮助患者有系统地减低对社交场合的恐忂。

药物治疗方面,血清素和抗焦虑药对社交焦虑症的疗效也很显著。

撰文:蒋君香博士 香港心理卫生会注册临床心理学家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