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香港的学生压力很大。我们作为成年人,也经常觉得在生活上、工作上压力很大。其实我们对「压力」这个概念有多了解呢?
压力是当我们要面对转变、困难或挑战时所产生的心理及生理反应。压力的感觉在于我们要面对的事情本身,及我们自身的内在因素。
“ 事情本身 + 内在因素 = 压力 ”
这条「方程式」中,引起压力的「事情本身」较客观,例如是考试、大量的功课、和朋友的关系、转工、财政问题等。不过,很多人也忽略了好事也会为我们带来压力,例如结婚、升职、去旅行等。「方程式」的「内在因素」是指我们对该件事情的主观看法和反应,这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我们的性格、思想模式、面对事情的态度、自我放松的能力等。
有压力一定是坏事吗?其实小量的压力能够帮助我们表现更好。压力能驱使人集中精神,在最佳的状态下应付困难;但当压力过大或长期受压,表现就会适得其反,身心亦会受到影响。这样说来,要保持身心健康,我们真该减减压。大家不要误会减压就只是做运动(当然,做运动可以减压,是提升自我放松能力的一种方法),其实还有很多「思想工作」可帮你应付压力。
根据上述「方程式」,要减压,一是减去事情本身,一是改变内在因素。事情往往是较难改变的,有时已是既定事实,例如明天是派成绩表的日子,你倍感压力,但试已经考完了,你得到的成绩已经是不变的事实。而有时事情根本不在我们掌握之中,例如面对大量的功课。
相反,内在因素则存在很多变数。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往往受思想模式影响,而我们的思想模式可能存在不少陷阱。举例,中六同学面对DSE放榜当然感到压力很大,某同学有这样的想法:明天放榜了,我一定考得很差,哪我将来怎么办呢?读书不成将来一定找不到工作。我真是无用,我是一个废人!
堕思想陷阱徒添压力
这个同学的想法存在几个思想陷阱:
1.未卜先知——负面地预测将来,认定事情会变坏:明天才放榜,同学已经预测自己的成绩「一定」很差,并为此非常担心。
2.灾难性思想——扩大事情的严重程度至一个灾难性的地步,认为自己会得出一个无法承受的结果:同学先预测自己成绩很差,然后一步登天地想到将来一定找不到工作。
3.以偏概全——基于一次经验或一方面的不足,便广泛地为大部分其他的事情赋予相同的负面标签:同学认为自己成绩不好就是无用,是废人一个。难道人有用与否就只取决于学业成绩吗?
在这个情况,「事情本身」是放榜,作为学生当然会紧张担心,但是如果我们的主观看法堕入了思想陷阱,那压力就会倍增。所以想减压,就得改变自己的思想模式。
■ 做一做
同学不妨做一做本会的压力测试:
http:///index.php/pressuretesting/
若得分16分或以上表示你精神压力偏高,应反省一下压力来源和寻求解决办法。
撰文:本会出版小组委员会委员 连凯欣医生 (精神科专科)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