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12/04/2021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适:不要让贫困压倒你

  

对有些大学生来说,贫困就好像是一座山,重重的压在心上,久而久之,痛苦的情绪无法排解,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出现,如焦虑、抑郁、偏激、自我认同感差等等。那么仅仅是因为贫困就使这些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吗?分析其原因,还有以下几种:

  1、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各级各类学校长期以来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导致一些贫困生心理上的先天不足;

  2、学生之间贫富对比,学生消费水平相对悬殊,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增添了许多烦恼;

  3、社会上一些善意的举动实施不当或失误造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失衡,导致一些贫困生虽然在经济上得到了救助,但心灵上却遭受了挫伤,感到在接受“ 施舍” ” 的同时,又使原来脆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从而加重了心理压力;

  4、社会文化的不良因素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困扰。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使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加强了贫困大学生对金钱的渴望,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导致心理失衡;

  5、新的就业制度加剧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贫困大学生既没有父母可以依赖,也没有金钱可作后盾,加之自身在风度、言谈、气质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因而面临就业压力更大,心理上便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问题。

  看完这些造就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后,再来了解一下像这样的大学生要如何调适心理,将消极情绪转化成向上的动力:

  首先,贫困生应正视贫困,面对现实,自信、自立、自强,把贫困导致的压力转化为学习和生活的动力,贫困的境遇是暂时的,可改变的,任何外界的支持和帮助都是有限的,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

  其次可通过注意转移法,把注意力从消极情绪上转移开来,向可以信任的人倾诉、宣泄心中的郁闷,缓解心理压力;要善于运用积极的情绪,把学生积极成功的情绪体验加以适度的褒扬,在集体中适度扩散,变成贫困生鼓励和进取的动力。

》》点击免费咨询,与心理健康专家在线交流《《

  最后,尽可能地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敢于走出校园,多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交往,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增强认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强自信心,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孩子不听话背后的心理原因

  路路越来越“不听话”   大家都夸两岁的路路聪明可爱,可妈妈最近在抱怨:路路真是越大越不听话了,早上我急着去就上班。他就急着跟我捣乱,我这边帮他穿上鞋了,他那边趁你不注意就脱下亲……平时在家里越是不让他做的事他偏要做,种花我要去他也会用丢捏一招;沙发套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