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症 · 11/09/2021

家长如何对孩子解释死亡?

“我什么时候会死?”、“人为什么会死?”、“妈妈,你会不会死?”,五六岁的小朋友问你这些问题,你会如何回答呢?还好,这些问题不如“爸爸妈妈是怎么把我生出来的”这么尴尬,但总是怕答得不好,孩子懂了一半,又留着害怕和误解。的确如此,要回答得巧妙又清晰,还真得参考下面心理的意见。

从3岁起,小朋友就有对死亡的意识了,当他们问起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时,这是孩子成长中正常的好奇和对未知事物的担心,作为家长来说,给孩子明确而又温和的答案,就相当必要了。

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会问

一般来说,孩子是不会无缘无故问关于死亡的问题的,特别是关于自己的死亡,比如,我会不会死?在9岁以下的孩子中很少见。因此,要回答孩子关于死亡的问题,就要先弄清楚,他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

最好辨别的情况是家中有亲人或宠物死去,孩子发现曾经熟悉的人离开了,自然开始对死亡有想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在3岁以下,解释不必过多,告诉他以后都不会再看到那位亲人或小动物在身边,等他大一些,再向他说明更详细的情况。

而3岁以上的孩子,则要明确地告诉他,人死是不能复生的,我们可以郑重地向死去的亲人或小动物告别,还可以向孩子解释,他们为什么会死去。

另外一些让孩子感觉到死亡的情况,很多时候是因为孩子看的电影、书籍中,有关于死亡的内容。这种情况下孩子对死亡的看法不够全面,懵懵懂懂的知道有死亡这回事,但没有切身的体会。这时候不妨向他详细地说明人从生到死的自然过程,每个年龄段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变化,而如果遇到、意外,人可能会死去,到时,每个人都会自然的死亡。

不要骗他

有不少家长会担心,跟孩子说得太明白,会让他感到害怕,于是常常对孩子说,“他去了天堂”,对此中山三院心理科王相兰说,向孩子解释时,没有必要把人死后要去的地方说得太美好,重要的是告诉孩子死亡是人生一种不可逆转的状态,最好不要说,他要离开一段时间这样误导孩子的话。

如果孩子因为亲人的离去而害怕这样的事会发生在自己或父母身上,我们需要向他讲明白,亲人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所以突然离开了,而这样的事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在他身上。在电影《阳光小》(littlemisssunshine)中,就有这样的一件事。一家人出门旅行,外公在旅馆中突然去世了,小女孩大概只有六七岁,她的妈妈在里抱住她,对她说,“外公去世了,我们以后都不会再见到他,但你知道吗,他很爱你。”这样的解释,也能很好地安抚孩子的情绪。

注意平时的用词

除了回答孩子的问题,家长平时的情绪和言语,也会影响孩子对死亡的看法。有一位妈妈在经历离婚的那段时间里,心情非常差,抱着女儿哭时不经意地说,”这么辛苦,不如死了算了。”这样的话,特别是在离异、夫妻闹矛盾,或心情绪低落的时候,很容易随口就说出来。但年龄小的孩子听了这样的话,极容易内疚,以为是自己做了错事,才让身边的人觉得痛苦或死去。

当然,遭遇不顺利的事,心情不好是难免的,王医生建议,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对死亡的悲观,更不要随便说死。这些烦心的事可以找朋友或家里人说,而对着孩子,就要尽量克制。

各年龄段孩子对死亡的认识

3岁以下:没有明确的概念,以为会动的就是生,不动的就是死。

3岁~7岁:知道死亡的人或动物不能吃、不能说话,但以为死亡是可逆的,死去的人会活过来,不是永久的消失;

不知道死亡会发生在自己和身边人身上,若看到亲人去世,会有分离焦虑,担心没有人照顾自己。

9~1岁:对死亡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知道人死不能复生。

给家长的参考书

在一些有关孩子心理发展的书籍中,比如学前儿童心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都能找到如何教导孩子生命教育的内容。家长不妨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多了解那个年龄段对死亡的心态,参考书中的做法。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请发信至。com,或编辑短信“YJG#短信内容”至165732342,我们将请专家解答。

妈妈,我什么时候会死啊?

这个……

(责任编辑:zxwq)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推荐: 儿童孤僻症的药物治疗

首先谈对症治疗或药物治疗,并不是因为它能改变孤独症的病程、结局,也不是说它对孤独症患儿一定是必需的,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控制严重的行为和语言障碍,对孤独症来讲疗效更佳的行为矫治和教育训练的实施起到保证作用,也就是说,对症治疗可能是对一些有行为问题儿童治疗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