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洛夫特斯 (Elizabeth Loftus)(1944-)是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她研究错误记忆和目击证词可靠性,强调暗示性影响。主要贡献包括对司法心理学应用。成就引发记忆准确性讨论。著作如《目击证词》、《记忆的神话》。(基于APA教材和实证研究)
核心标签:「记忆科学先驱」「目击者证词专家」「认知心理学革新者」
历史定位:洛夫特斯被《心理学史》评价为“重塑记忆可塑性认知的标杆人物,其研究彻底改变了法律与治疗领域的实践标准”。
时期 | 关键事件 | 学术影响 |
---|---|---|
1944-1960 | 生于洛杉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 | 奠定数学与心理学交叉基础 |
1965-1970 | 斯坦福大学博士(导师:Gordon Bower) | 受认知革命启发,聚焦记忆编码 |
1974 | 发表标志性论文《重构汽车事故记忆》 | 开创错误记忆实证研究,颠覆记忆固定性认知 |
1980s-1990s | 华盛顿大学教授,拓展目击者证词研究 | 影响全球法律系统,推动审讯改革 |
2000s至今 |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任教,持续虚假记忆探索 | 深化记忆可塑性理论,应用于数字时代 |
理论名称 | 颠覆性观点 | 实验验证 | 当代应用领域 |
---|---|---|---|
错误记忆植入 | 记忆非固定档案,可被暗示重构 | Loftus & Palmer (1974) 汽车事故实验(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 法律证据评估;虚假记忆鉴别支持 |
目击者证词可靠性 | 提问方式扭曲回忆准确性 [!争议] | Loftus (1975) 武器焦点研究(Law and Human Behavior) | 警察培训;法庭程序优化 |
源监控错误 | 混淆记忆来源导致虚假信念 | Loftus (1997) 迪士尼实验(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 教育记忆策略;数字信息验证工具 |
“记忆不是录像机,而是一个动态的维基百科页面——你可以编辑它,别人也可以添加内容。” —— 洛夫特斯 TED 演讲(2013)译注
今日练习:回忆一件童年事件,记录细节,然后思考:哪些部分可能被他人暗示影响? 根据错误记忆植入理论开发的自助练习,建议在日记中反思。
专业提示:本知识需在专业指导下深化练习,避免自我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