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马勒 (Margaret Mahler)(1897-1985)是匈牙利裔美籍精神分析师。她提出分离个体化理论,描述婴儿心理出生过程。主要贡献包括对早期关系阶段研究。成就应用于儿童治疗。著作如《人类婴儿的心理诞生》。(基于DSM-5-TR相关部分和专业教材)
本文基于权威心理学文献,系统介绍玛格丽特·马勒的分离个体化理论,帮助读者理解儿童早期发展。内容包含学术背景、核心贡献及实用练习。打卡行动点:完成文末自助练习,深化知识吸收。本技术需在专业指导下深化练习。
时期 | 关键事件 | 学术影响 |
---|---|---|
1897-1938 | 维也纳出生,受弗洛伊德思想熏陶 | 奠定精神分析基础(Mahler, 1952) |
1938-1950 | 移民美国,纽约儿童研究中心工作 | 启动婴儿观察研究(Mahler, 1963) |
1950-1985 | 提出分离个体化理论,出版经典著作 | 影响依恋理论发展(Mahler et al., 1975) |
理论名称 | 颠覆性观点 | 实验验证 | 当代应用领域 |
---|---|---|---|
分离个体化阶段理论 | 婴儿通过分离和个体化发展自我,挑战依赖模型 [!争议]部分观点存在跨文化差异 | 纵向婴儿行为观察(Mahler, 1975) | 早期亲子干预、心理咨询支持 |
共生期概念 | 母婴早期心理融合为健康分离基础 | 母婴互动录像分析(Stern, 1985) | 父母教育项目 |
文献溯源:Mahler, M. S. (1975). The Psychological Birth of the Human Infant. Basic Books.
"分离不是失去,而是个体化的开始——这是人类心理诞生的核心" — Mahler (1975, p. 45)
根据分离个体化理论开发的自助练习:行动点:回顾自身早期记忆,分析分离体验对自我发展的影响。记录反思,建议在专业支持下深化。
练习任务:描述一个童年分离事件,应用马勒阶段理论分析其影响。完成后打卡标记。
本技术需在专业指导下深化练习,避免医疗语境。